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3篇
内科学   32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32篇
中国医学   13篇
肿瘤学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1978年   2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01.
2005年1月-2006年7月,我们使用高氧液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3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2.
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慢性心衰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是各种病因所致心脏病的终末阶段,病情常恶化迅速,预后极差,严重损害患者的身心健康,目前仍是内科治疗领域一大难题。现代治疗目的重点在于防止和延缓CHF的发生和发展,同时降低病死率。我们选择40例CHF患者给予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以观察其疗效。  相似文献   
103.
104.
目的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单用或合用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动员急性心肌梗死大鼠自体骨髓干细胞,观察梗死区心肌和血管再生状况。方法 液氮冷冻法制备心肌梗死模型。动物随机分为正常动员组(N,n=8)、假手术组(SO,n=6)、梗死组(MI,n=8)、G—CSF治疗组(G,n=8)、rhGH治疗组(GH,n=8)和G—CSF+rhGH治疗组(GG,n=8)。计数动员前后白细胞计数(WBC)及单个核细胞百分比(MNC%);术后4周处死动物,取心脏称重,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①N组及G组动员后WBC和MNC%较动员前均明显增加(P均〈0.01)。MI组动员后WBC明显高于动员前(P〈0.01),但MNC%与动员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G组动员后WBC和MNC%均显著高于MI组动员后(P均〈0.05)。②MI、G、GH、GG4组间梗死面积无明显差别(P〉0.05)。③GH、GG组动物处死时体重和心脏重量均明显高于SO、MI和G组(P均〈0.05)。GG组心脏重量/体重比高于SO、MI和G组(P〈0.05)。①G、GH和GG组毛细血管计数明显多于MI、SO组,GG组多于G、GH组(P均〈0.01)。⑤G、GH和GG组均可见BrdU(+)新生细胞,部分形成新生毛细血管;G、GG组还可见新生心肌样细胞。结论 ①G—CSF可动员正常和心肌梗死后大鼠自体骨髓干细胞到外周血循环并进入梗死区,使大鼠梗死区心肌样细胞及毛细血管再生。②rhGH可促进梗死区毛细血管新生,但不再生心肌样细胞。③G—CSF联合rhGH治疗使大鼠梗死区毛细血管密度明显增加,提示两药合用有相加作用。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讨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对冠心病患者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将156例行冠脉造影的患者分为冠心病组和对照组,根据冠脉损害严重程度用Gensini评分方法进行评分。采用多因素分析方法探讨冠心病及Gemini积分与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等因素的相关性。结果冠心病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吸烟、年龄、LDL和LP-PLA2与冠心病独立相关,其中LP—PLA2的OR值及95%CI为1.08(1.04~1.13);性别、TC等其他指标与冠心病相关无统计学意义。冠脉Gensini积分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吸烟、LP(a)、LDL和LP—PLA2与冠脉积分独立相关,其中LP-PLA,最为显著(t=2.68,P〈0.05)。结论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为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且与冠心病严重程度独立相关。  相似文献   
106.
目的 探讨成人漏斗胸微创矫形后胸廓骨的重塑变化与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漏斗胸患者82例,男67例,女15例,年龄18~57(23.5±6.1)岁,对称型(I型)37例,非对称型(Ⅱ型)45例,漏斗胸指数(HI)3.2 ~ 11.8(3.98±2.96).所有患者均在全麻下行两侧腋中线切口,胸腔镜监视下将制备好的支撑杆置入胸骨后(1根60例,2根22例).术前和术后1周行胸部CT扫描三维重建胸廓影像,在矢状位上以胸椎体中心线为切线位,测量胸骨与胸椎体前缘之间的距离,并观察心脏移位情况.结果 使用l根矫形杆矫形后胸骨体中部及下端分别前移8.69、15.69mm,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胸骨体上端及胸骨柄上、下端分别前移2.39、-2.38、1.44mm,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使用2根矫形杆矫形后胸骨柄下端及胸骨体上端、中部、下端分别前移10.8、12.45、17.61、20.62mm,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胸骨柄上端前移2.34mm,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T扫描显示矫形后心脏恢复正常位置.使用2根矫形杆者胸廓外观优于使用1根者.结论 微创矫治成人漏斗胸时矫形杆的支撑力可使胸骨重塑成形;使用1根或2根矫形杆时胸骨的重塑变化规律及力学作用不同.  相似文献   
107.
目的观察氟伐他汀动员急性心肌梗死(AMI)大鼠内皮祖细胞(EPCs),促进梗死心肌血管新生,减小梗死面积的效果。方法①成年Wistar大鼠左前降支结扎造模,随机分为空白组(A组)、假手术组(B组)、AMI组(C组)和氟伐他汀治疗AMI组(D组)。②流式细胞技术检测不同时段大鼠外周静脉血EPC动态变化。③4周末处死大鼠,心肌切片Masson染色,左室心肌正中线弧长方法计算梗死面积。④CD31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法标记心肌新生血管内皮细胞并计算各组梗死、梗死周边及非梗死区新生血管数。结果①造模后第7天D组EPCs(37.13±3.44/2×10^5MNCs)显著高于A组(19.88±4.91/2×10^5MNCs)、B组(22.33±5.43/2×10^5MNCs)和C组(26.56±3.17/2×10^5MNC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较A组有少量增加(P〈0.05),B组较A组无明显升高(P〉0.05),B组和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后第14天D组EPCs(45.5-±4.99/2×10^5MNCs)同样显著高于A组(17.25±7.17/2×10^5MNCs)、B组(22.78±2.91/2×10^5MNCs)和C组(26.88±3.76/2×10^5MNCs)(P〈0.05);B组和C组较A组有少量增加(P〈0.05),B组和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7天和第14天各组变化比较,A、B、C三组EPCs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则明显增加(P〈0.05)。②D组梗死区新生血管计数(10.75±1.61/mm。)明显多于C组(5.09±2.33/mm。)(P〈0.01),梗死周边区新生血管计数D组(17.53±2.35/mm^2)同样明显多于C组(8.55±2.40/mm^2)(P〈0.01)。③D组梗死面积[(31.41±2.59)%]小于C组[(35.67±5.22)%](P〈0.01)。结论①氟伐他汀能动员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内皮祖细胞进入外周血循环,使其数量增加并促进梗死周边区血管新生。②心肌梗死后大鼠应用氟伐他汀可以限制梗死面积。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探讨改进微创技术治疗大龄鸡胸患者的可行性及近期结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9年7月至2011年7月北京军区总医院采用改进微创技术治疗16例大龄鸡胸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2例,女4例;年龄(19.8±4.7)岁.鸡胸指数(HI) 2.00±0.23.前胸壁凸起型10例,鸡胸漏斗胸混合型6例.患者仰卧位,在全身麻醉下施行手术.(1)胸骨沉降法:适宜前胸壁凸起型.取胸壁最凸点水平两侧腋中线做小切口,创出横行于前胸壁的胸肌下隧道,将已制备好的矫形板穿过肌下隧道,施压整形后矫形板两端用钢缆与肋骨固定;(2)胸骨抬举及沉降联合法:适宜混合型.用Nuss方法将矫形板置于胸骨最凹陷部位抬举;胸骨角处小切口胸骨截骨和畸形肋软骨切除成形沉降胸骨. 结果 无围术期死亡,16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65.0±7.8) min,失血量(20.0±4.2) ml,住院时间(5.0±1.8)d.术后胸廓外形恢复正常,HI 2.8±0.4.胸廓外形和胸部CT影像形状满意.随访16例,随访时间12~30个月,平均随访18个月.其中1例已取出矫形板.疗效优秀13例(81.2%),良好3例(18.8%). 结论 采用改进微创技术矫治大龄鸡胸患者,需要选择恰当的手术术式,可获得良好的近期效果.  相似文献   
109.
青霉素过敏反应在临床工作中十分常见 ,其中急发型过敏性休克易起重视 ,因抢救及时 ,大多预后良好。相比之下 ,青霉素迟发型过敏性反应较少见 ,不易观察 ,时有发生 ,因此更应引起临床工作者重视。笔者从 1998年至 2 0 0 2年共收集青霉素迟发型过敏性反应 12例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2例迟发型过敏性反应。男 7例 ,女 5例。年龄最小 2 5岁 ,最大 77岁。引起迟发型过敏性反应时间最短 4小时 ,最长 10 0小时。死亡例数 :12例中死亡 4例。其中肌注 4例 ,死亡 2例 ,静滴 8例 ,死亡 2例。另有 8例出现不同程度的皮疹、血管性水肿、药物热等临…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总结胸部肿瘤侵及上腔静脉(SVC)患者的临床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胸部肿瘤侵及SVC患者的临床资料,3例通过人工血管置换SVC及无名静脉,其余9例行血管直接缝合或自体心包补片修补SVC.结果 本组10例获得完全性切除,2例不完全性切除.围手术期无死亡.全组病例随访1~7年,有3例失访,余下9例中5例因肿瘤复发或转移死亡,中位生存时间8个月,另4例均生存,中位生存时间42个月.结论 胸部肿瘤侵犯SVC应力争手术治疗,切除肿瘤同时行SVC的重建,预后较保守治疗效果好.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提高,生存期延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