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72篇
  免费   303篇
  国内免费   119篇
耳鼻咽喉   62篇
儿科学   28篇
妇产科学   21篇
基础医学   323篇
口腔科学   84篇
临床医学   645篇
内科学   390篇
皮肤病学   17篇
神经病学   71篇
特种医学   151篇
外国民族医学   16篇
外科学   391篇
综合类   1402篇
预防医学   536篇
眼科学   18篇
药学   540篇
  1篇
中国医学   594篇
肿瘤学   104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91篇
  2022年   61篇
  2021年   65篇
  2020年   87篇
  2019年   100篇
  2018年   94篇
  2017年   72篇
  2016年   95篇
  2015年   92篇
  2014年   232篇
  2013年   173篇
  2012年   234篇
  2011年   308篇
  2010年   258篇
  2009年   209篇
  2008年   213篇
  2007年   270篇
  2006年   216篇
  2005年   251篇
  2004年   215篇
  2003年   195篇
  2002年   157篇
  2001年   173篇
  2000年   180篇
  1999年   138篇
  1998年   129篇
  1997年   106篇
  1996年   153篇
  1995年   127篇
  1994年   126篇
  1993年   103篇
  1992年   95篇
  1991年   77篇
  1990年   59篇
  1989年   56篇
  1988年   31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6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4篇
  1959年   3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31.
目的探讨有创颅内压监测在中重型颅脑创伤治疗过程中的指导作用和预后判断价值。方法溧水区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于2016年11月至2017年10月收治并行手术治疗的55例中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其中入院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在3~5分者22例,GCS评分6~8分者10例,GCS评分9分者23例;行脑室型ICP传感器置入8例,脑实质型ICP传感器置入47例。根据患者的预后分为预后良好组[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分4~5分]和预后不佳组(GOS评分1~3分),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有创颅内压监测值的波动情况及其对手术操作和预后的影响。结果本组患者中预后良好者(GOS评分5分)6例(11%),中残(GOS评分4分)15例(28%),重残(GOS评分3分)9例(17%),植物状态(GOS评分2分)7例(13%),死亡(GOS评分1分)18例(31%)。两组的颅内压数值在置入时初始、术后变化的均值,以及两组各步骤间颅内压波动变化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颅内压实时监测能够在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治疗过程中及时反映大脑顺应性变化及血流供应状况,有效指导阶梯治疗操作;同时也是患者预后评估的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2.
目的建立离子色谱法同时测定饮用水中三种消毒副产物(DBPs)亚氯酸盐(ClO_2~-),溴酸盐(BrO_3~-)和氯酸盐(ClO_3~-)的方法。方法采用IonPacAS19型分析柱离子色谱色谱法测定。结果本优化方法应用于测定饮用水中亚氯酸盐,溴酸盐和氯酸盐的标准曲线相关的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9,相对标准偏差1.0%~2.8%,亚氯酸盐,溴酸盐和氯酸盐的最低检出浓度分别为0.43μg/L,0.60μg/L,0.65μg/L,进样量100μL,实际样品的加标回收率在89.7%~104.5%。结论该方法灵敏度高,精密度好,回收率高,适合饮用水亚氯酸盐,溴酸盐和氯酸盐的测定。  相似文献   
133.
[目的]探讨四元联动模式在军队糖尿病病人延续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将医院、卫生队、家属、病人4个元素(简称四元)通过医院的联动小组联系起来,建立医院、卫生队共享的病人健康档案,评估延续护理需求,按流程开展延续护理,5条联动链随时自由联动。比较干预前及干预1年后延续护理测评量表(CTM)评分。[结果]干预1年后,病人一般自护准备、书面计划、医患管理、症状管理得分均高于干预前(P0.01)。[结论]"病人-家庭-卫生队-医院"的延续护理模式能够为病人提供专业化程度较高、连续性强、个性化鲜明的延续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134.
目的:探讨两种静脉留置针穿刺置管方法的临床效果,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方法:将216例手术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110例采用新方法穿刺置管,对照组106例采用传统方法穿刺置管,比较两组穿刺一次成功率。结果:试验组一次性成功率94.5%,对照组一次性成功率78.3%。结论:新方法穿刺置管成功率明显高于传统方法。  相似文献   
135.
目的探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hron ic lymphocytic leukemia,CLL)脊髓浸润延误诊断的原因。方法对1例CLL脊髓浸润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患者因四肢进行性瘫痪3个月,咳嗽、咳痰2周,左上腹部持续胀痛1 h入院。当地医院未明确诊断,仅给予理疗及中药治疗,效果差。病情渐加重,入我院后完善血常规、骨髓细胞学等检查。诊断为CLL。进一步检测免疫表型、脑脊液生化,腹部彩超、颅脑及脊椎MRI检查诊断为CCL脊髓浸润。结果确诊后转入血液肿瘤科,给予苯丁酸氮芥方案化疗2周,四肢肌力曾恢复到Ⅱ级。后因肺部感染严重停止化疗,予抗感染、输注丙种球蛋白及营养支持治疗,肺部感染控制后继续予苯丁酸氮芥化疗2周,再次出现重度肺部感染,最终死亡。结论 CLL临床表现多为非特异性,中枢神经系统浸润的发生率较低,易误诊。提示对于老年人出现无法解释的中枢神经系统表现时,应进一步行骨髓细胞学检查,若诊断提示CLL,需考虑CLL脊髓浸润可能。  相似文献   
136.
目的探讨蛇制剂联用青霉胺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疗效、安全性和免疫调节作用。方法采用双盲随机安慰剂对照试验,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给予蛇制剂和青霉胺,安慰剂和青霉胺治疗,疗程为12周。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测定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中白细胞介素(IL)-1!、IL-2、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水平。结果共有60例RA患者完成试验,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ACR20有效为80%,对照组ACR20有效为60%(P<0.05),ACR50和ACR70疗效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13%,对照组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明显降低RA患者TNF-"水平,但治疗组降低的程度要强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蛇制剂合用青霉胺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要优于单用青霉胺,并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37.
目的评价HepaSphere载药微球栓塞化疗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效果。方法选取原发性肝癌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应用碘化油+洛铂+吡柔比星形成混悬液进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实验组应用HepaSphere载药微球进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肝功能损害、术后并发症及短期生存率。结果随访6~24个月,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76.6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AST、ALT、总胆红素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24个月生存率83.33%,对照组为73.33%,实验组略高于对照组,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χ2=2.147,P=0.085)。结论 HepaSphere载药微球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可改善肝功能,24个月累积生存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8.
目的:了解槲皮素诱导人乳腺癌MCF-7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与Fas/Fas L通路的相关性。方法:建立槲皮素诱导的MCF-7细胞凋亡模型。采用透射电镜观察细胞核形态变化,Annexin V-FITC/PI和JC-1荧光标记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线粒体膜电位(Δψm)及Fas L中和抗体对细胞凋亡的阻断作用。采用免疫荧光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Fas/Fas L的表达。流式细胞术观察p38 MAPK抑制剂SB203580对细胞Fas/Fas L表达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p38 MAPK和p-p38 MAPK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80.0μmol/L槲皮素处理MCF-7细胞48h,透射电镜可见染色质浓缩及边缘化现象;处理24 h、48 h和72 h,Δψm分别下降17.4%、44.3%和68.9%,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0.2±3.3)%、(28.9±7.5)%和(39.2±8.9)%。Fas L中和抗体预处理细胞后,24 h、48 h和72 h的细胞凋亡率则分别为(8.2±2.8)%、(19.2±5.3)%和(22.5±6.9)%,细胞凋亡阻断率分别为19.6%、33.6%和42.6%。Fas/Fas L表达率随处理时间增加而升高,SB203580可显著抑制细胞Fas/Fas L的表达率。p38 MAPK的蛋白水平变化不大,而p-p38 MAPK的蛋白水平在48 h和72 h显著增高。结论:槲皮素可上调MCF-7细胞的Fas/Fas L表达,并经膜Fas/Fas L途径诱导MCF-7细胞凋亡,p-p38 MAPK可能是上调Fas/Fas L表达的重要信号分子。  相似文献   
139.
目的探讨脱嘌呤/脱嘧啶核酸内切酶1(APE1)T1349G基因多态性与膀胱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选取2013年1月至2017年1月诊治的膀胱癌患者297例为研究对象,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300例为对照组。采集各受试者外周静脉血并提取基因组DNA,采用两对引物-聚合酶链式反应(PCR-CTPP)检测APE1基因多态性并分析是否符合哈迪-温伯格平衡(HWE)定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APE1基因多态性与膀胱癌易感性之间的关系。结果 APE1在1349位点存在单核苷酸多态性,分别为野生型纯合子TT型、突变杂合子TG型、突变纯合子GG型。APE1 T1349G基因多态性基因型频率分布符合哈迪-温伯格平衡(HWE)定律。APE1 1349GG基因型发生膀胱癌的风险显著高于APE1 1349TT基因型(OR=2.18,95%CI=1.99~2.39,P0.05),APE1 1349TG基因型发生膀胱癌的风险高于APE1 1349TT基因型(OR=1.12,95%CI=0.95~1.32,P0.05);APE1 1349位点等位基因T颠换为G,发生膀胱癌的风险显著升高(OR=1.89,95%CI=1.69~2.11,P0.05)。APE1 T1349G多态性位点各基因型与膀胱癌患者的病理分级和TNM分期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APE1 T1349G基因多态性与膀胱癌发病有关,该基因位点GG基因型以及G等位基因可增加膀胱癌的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140.
正手术室是一个特殊的工作场所,医护人员每天都要频繁地与患者的血液、体液、呕吐物和排泄物等接触,被锋利的污染医疗器械(如手术刀、缝针等)刺伤、划伤的概率也较高,以上情况都对医护人员的健康构成威胁。调查表明,手术室医护人员的职业预防现状不尽如人意,医护人员对标准预防及相关预防知识掌握欠缺。约40%的医护人员不了解针刺伤后应立即报告[1-2],43%的护理人员不知道针刺伤后应采取哪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