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8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35篇
内科学   72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81篇
预防医学   19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5篇
中国医学   11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51.
肌下囊袋植入脉冲发生器的临床观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编者的话 起搏脉冲发生器常规置于锁骨下方的皮下组织与胸大肌浅筋膜之间。此处组织疏松 ,容易分离 ,手术出血少 ,是选择植入囊袋的理想部位。对于消瘦患者 ,其皮下组织少 ,起搏器植入该处可出现移位、囊袋坏死及皮肤磨破等并发症。受植入 ICD启发 ,将脉冲发生器置于胸大肌下 ,这对有些患者来说是一种选择。但值得提出的是肌间囊袋出血多 ,易并发感染 ,术后可能要植入引流条 (或管 ) ,并需要加强抗感染治疗。再者 ,肌间囊袋对下次起搏器更换增加了难度。对于消瘦者 ,除了本文报道所采用的部位外 ,也可选择颈部和腋窝部等。必须提出的是 ,随着技术的发展 ,起搏器会越来越小 ,因此本文报道的方法只适于极少数病例。  相似文献   
52.
目的:观察自行设计的倒立排石床与常规排石法治疗肾下盏结石的疗效差异。方法:选取符合治疗标准的患者160例,包括原位肾下盏结石50例和ESWL后残留肾下盏结石11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80例)分别接受倒立排石床和常规排石疗法的治疗,最长治疗时间为30d,观察结石排出肾下盏的排净率和排净时间。结果:倒立排石床治疗组80例中,56例ESWL后肾下盏残留结石全部排净,排净时间3-6d;24例原位下盏结石有12例排净,排净时间16-21d,12例治疗30d未能排出。常规排石治疗组80例中,54例ESWL肾下盏残留结石有28例排净,排净时间18-30d,26例治疗30d未能排净;26例原位肾盏结石有3例排净,排净时间16-30d,23例治疗30d未能排出。两组ESWL后肾下盏残留结石的排净率和排净时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原位肾下盏结石排净率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排净时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倒立排石床将倒立疗法器械化,能显著提高ESWL后残留肾下盏结石的排净率,缩短排净时间,从而减少ESWL后结石复发率,亦能提高原位肾下盏小结石的排净率。  相似文献   
53.
我院自1998年10月-2002年10月,共进行同种肾移植术26例,肾源均为尸体肾。至2002年止,移植患者存活23例,占全部病例的88.4%,26例肾移植手术后,共出现排异反应34例次,经过正确诊断和积极抢救,除2例因超急性排异反应、1例因急性排异反应导致被迫切除移植肾外,其余均人肾成活。现将我们对同种肾移植排异的观察和护理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54.
硬脊膜动静脉瘘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7年3月~1998年4月间,我们收治了3例硬脑膜动脉静脉瘘(spinal duralarteriovenous fistula,SD-AVF)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protrustion,LIVDP)而给予椎板减压,髓核切除,术后症状不缓解。现结合文献,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5.
近6年我们采用氯胺酮琥珀胆碱联合用于胸腹部创伤失血性休克麻醉100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83例,女17例,年龄5~56岁;其中5~10岁3例,17~56岁97例。1.2 伤情下腔静脉、心包破裂2例;心脏贯通伤1  相似文献   
56.
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血管内介入方法治疗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27例抗凝治疗无效的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行血管内介入治疗,其中19例行局部静脉窦溶栓及机械性破栓治疗,5例行局部静脉窦溶栓、机械性破栓及动脉溶栓治疗,3例行静脉窦支架置入术.结果 23例患者的症状、体征明显改善,其中头痛消失18例,视力改善12例;3例症状无改善,出院前22例患者测脑脊液压力正常,血管造影等检查证实21例患者静脉窦主干通畅,皮层静脉和深静脉恢复正常;3例部分再通,皮层静脉和深静脉部分代偿.结论 血管内介入治疗是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57.
微粒皮肤移植在切削痂创面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肉芽创面向上行微粒皮肤移植效果如何,本文总结我院1988~1998年31例肉芽创面行微粒皮肤移植、异体皮及死婴皮为覆盖物治疗大面积烧伤病人,从中发现只要创面处理得当,有效地控制感染,并及时覆盖创面同样可收到极其满意的效果。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31例中,男18例,女13例。年龄1-5~50岁。TBSA12%~78%,Ⅲ°TBSA11%~60%。平均TBSA/Ⅲ°TBSA为48-38±16-45%/32-06±13-97%。使用我院自行储存…  相似文献   
58.
倍他乐克注射液对快室率房颤伴心衰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倍他乐克注射液联合西地兰对房颤快速心室率伴心衰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房颤伴心衰的患者,先给以西地兰0.2mg稀释后缓慢静注,观测半小时,如心率仍>100次/分、血压≥100/60mmHg以上的患者,予倍他乐克注射液10mg稀释后经微泵静注1小时,当心率≤60次/分、血压<90/60mmHg时停止;微泵静注倍他乐克前、后,观察症状、体征、心率、血压、肺部音、无创血流动力学和BNP、ANP等指标。结果用倍他乐克后心室率平均减少了23.73次/分(P<0.01),收缩压降低5.69mmHg(P<0.05),舒张压降低5.26mmHg(P<0.05),使用倍他乐克前后SI、SV、VI、SVRI、SVR、LVET有明显改变(P<0.05),BNP、ANP无显著变化。结论倍他乐克注射液联合西地兰治疗快室率房颤伴心衰是有效和安全的。  相似文献   
59.
目的探讨起搏标测指导下射频消融器质性心脏病并发单形性室性心动过速(室速)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7例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包括肥厚型心肌病4例,扩张型心肌病1例,冠心病、陈旧性心肌梗死1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后1例。所有患者均为单形性室速。7例患者均在起搏标测下在室速折返环出口或病灶起源点行多靶点消融。以标测过程中出现与临床QRS波形态相同或相似的短阵室速或频发室性期前收缩为有效消融靶点。结果7例患者中4例为右室流入道室速,2例为左室流出道室速,1例为左室流入道室速。其中1例室速发生时血流动力学不稳定,1例程序刺激及药物不易诱发(术中仅记录到1次与临床发作相同的短阵室速)。7例患者分别完成消融3~10个靶点,其中2例手术失败。1例患者1周后再次行射频消融手术失败。所有患者术中、术后均无并发症发生。随访24~38(平均29.5)个月,其中6例患者在未服用抗心律失常药情况下(包括1例2次手术者)无室速复发。结论起搏标测指导下行多靶点消融能有效治疗器质性心脏病单形性室速;对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性室速或程序刺激及药物不易诱发的室速起搏标测更有其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0.
1病例介绍患者,男,23岁,因“胸部闷痛不适半年”入院。病人半年来久坐后即感胸部闷痛不适,活动后似可减轻。于当地医院就诊,心电图示“下壁及V4~V6导联ST段弓背上抬”,诊为“心肌炎”,予以营养心肌等治疗,效差,而转入我院。入院时查体:形体偏瘦,口唇无紫绀,颈静脉无怒张;背部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