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13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12篇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31.
为了解无锡市中学生牙颌畸形的患病情况,笔者于1996年10月~11月,对无锡市5所中学的4124名中学生进行了错牙合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对象与标准1.1对象无锡市4124名中学生。其中男性1997名,女性2127名。全体受检者年龄12~19岁,...  相似文献   
32.
灯盏细辛治疗75例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凌厉 《浙江预防医学》2003,15(10):8-9,11
目的 观察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急性脑梗死病人分两组 ,治疗组 75例以 13 5~ 180mg灯盏细辛 /天 ,静脉滴注 14天 ;对照组 75例以复方丹参注射液 2 0ml/天 ,静脉滴注 14天。于治疗前、后对两组病人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NDS)进行评分并测定 11项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91 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80 % (P <0 0 5 )。治疗前后的NDS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为 2 3 89± 11 2 7/9 83± 8 71和 2 4 0 1± 10 3 8/14 68± 9 16,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血液流变学的各项指标治疗组明显低于治疗前 (P <0 0 5或P <0 0 1)。结论 灯盏细辛治疗急性脑梗塞疗效优于丹参。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雷公藤多苷(TWP)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足细胞病变及肾皮质nephrin蛋白表达的影响,为糖尿病的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建立高脂饮食联合链脲佐菌素(STZ)诱导DN大鼠模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DN组13只,小剂量TWP组(每天8 mg/kg)13只和大剂量TWP组(每天16 mg/kg)14只,并以正常大鼠为对照组(n=15)。干预12周后检测大鼠24 h尿蛋白量、血肌酐值(SCr)、尿素氮(BUN)、血糖(Glu)、肾质量/体质量的变化,并以光学显微镜及电子显微镜观察肾脏组织病理改变;免疫荧光法检测肾皮质nephrin蛋白表达。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与对照组大鼠[(0.06±0.02)mg]比较,DN组大鼠24 h尿蛋白[(1.87±0.12)mg]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WP干预可显著减少糖尿病大鼠尿蛋白排泄,小剂量和大剂量TWP组尿蛋白分别为(0.98±0.21)、(0.33±0.11)mg,与DN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效应与TWP干预剂量相关,大剂量TWP组尿蛋白较小剂量TWP组下降更明显,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结果显示,DN组表现为肾小球体积增大,基底膜增厚,系膜基质显著增多,足细胞足突增宽、融合、细胞减少;TWP组大鼠肾小球、小管间质及足细胞病变明显减轻。免疫组化结果显示,DN组大鼠肾脏皮质nephrin蛋白表达[每个肾小球平均(2.35±1.75)个]较对照组大鼠肾脏皮质nephrin蛋白表达[每个肾小球平均(18.24±2.89)个]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TWP组大鼠肾脏皮质nephrin蛋白表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小剂量TWP组[每个肾小球平均(11.34±1.56)个]与大剂量TWP组[每个肾小球平均(15.27±2.03)个]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WP干预可缓解DN大鼠足细胞病变,肾皮质nephrin蛋白表达上调可能在该保护机制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34.
患儿女,生后因"少哭少动28min伴青紫"由产科转入。患儿系第3胎第2产,父亲36岁,母亲35岁,非近亲结婚,无异常家族史。患儿父母系农民工,长期租住在化工厂附近,第2胎不明原因流产,本次妊娠未作唐氏筛查。母孕36周因"胎儿宫  相似文献   
35.
黄慧  姚本栈凌厉 《口腔医学》2014,34(10):787-789
目的 通过调查孕妇牙周状况和分娩结局,探讨牙周感染与早产的关系。 方法 选择2012年在无锡市妇幼保健院进行孕检孕妇674名,进行临床牙周检查,记录简化口腔卫生指数(OHI-S)、龈沟出血指数(SBI)、探诊深度(PD)和临床附着丧失(CAL),追踪妊娠结局,运用卡方检验,t检验和Spearman检验的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 结果 ①早产组孕妇牙周炎患病率(36.1%)高于足月妊娠组(21.4%);②早产组孕妇牙周指标OHI-S、SBI、PD、CAL均高于足月妊娠组(P﹤0.05);③孕妇牙周指标OHI-S、PD、CAL与分娩孕周呈负相关关系(P﹤0.05)。 结论 孕妇牙周感染与早产之间存在着相关性,可能是早产的危险因素之一,应做好孕期口腔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36.
为了观察经口或鼻胃管服用复方嗜酸杆菌片有效预防早产儿真菌感染的临床效果,选择住院的早产儿,应用抗生素时间均长达7 d以上。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入院后给予常规防治感染及对症支持,于入院第15 d开始口服或鼻胃管鼻饲氟康唑直至出院。治疗组在早产儿入院开始使用抗生素时即给予口服复方嗜酸杆菌片,直至出院。结果显示对照组与治疗组新生儿在应用抗生素后7 d发生真菌感染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14 d发生真菌感染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治疗组新生儿在21 d发生真菌感染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8 d后发生真菌感染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1 500 g的新生儿在相同体重下口服益生菌后可降低真菌感染发病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益生菌有效预防早产儿真菌感染,同时能避免抗真菌药物所致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7.
38.
目的 研究根充材料对根尖诱导成形术疗效的作用及影响。方法 采用抗生素糊剂充填根管134颗牙,采用氢氧化钙糊剂充填根管120颗牙,术后每6个月复查1次,随访3年。在随访过程中,当充填氢氧化钙组X线片示根尖有明显硬组织形成时,即更换永久性根管充填。结果 采用抗生素糊剂治疗的有效率为91.8%,采用氢氧化钙糊剂治疗的有效率为82.5%,经统计学处理证明这两种糊剂治疗的疗效差异无显性。结论 年轻恒前牙根尖诱导成形术的成功率较高,保存效果良好,而治疗的关键是保护和保留未发育完全的、开放的根尖处结缔组织以及彻底清除根管内感染物质,在此基础上使用药物促使牙根尖的形成和封闭。氢氧化钙糊剂需要更换永久性根管充填,而抗生素糊剂是否需要更换,尚在继续观察之中。  相似文献   
39.
凌厉  王星南 《临床医学》2002,22(11):29-30
目的:探讨乳磨牙齿源性髓室底穿孔的保存治疗效果。方法:分别采用碘仿锌糊剂和氢氧化钙糊剂填充法,对84例乳磨牙龋源性髓室底穿孔的患牙进行临床对比性穿孔修补术的保守治疗,术后3个月,6个月及1年随访观察,结果:采用碘仿氧化锌糊剂治疗的成功率为84.85%,采用氢氧化钙糊剂治疗的成功率为83.87%,经统计两组材料治疗乳髓室底穿孔的成功率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彻底清除根管感染源及穿及穿孔处炎症组织是保证髓底修复成功的前提和关键。  相似文献   
40.
对270例牙髓治疗后出现纵折的恒磨牙进行修复性保存治疗,随访2年。结果:纵折前曾作根管治疗术组的患牙保存治疗成功率为91.96%,作干髓术组的患牙成功率为68.99%,经统计学处理,两组间差异非常显著(P<0.01)。提示纵折患牙保存治疗的效果与牙折前的牙髓病治疗方法有较明显的关系。完善的根管治疗是纵折磨牙保存治疗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