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2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27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0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39篇
内科学   91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17篇
特种医学   38篇
外科学   57篇
综合类   251篇
预防医学   135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05篇
中国医学   140篇
肿瘤学   19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95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70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8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4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01.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其药物预防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自 2 0 0 3年 1月发现第 1例SARS病例[1] ,截至 5月 3日 ,全世界已累计发现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SARS) 6 5 83例 ,在近30个国家和地区蔓延。截至 5月 6日 ,中国内地 4 4 0 9例 ,其中 ,医务人员被感染 883例 ,疑似病例 2 6 4 6例[2 ] 。波及 2 6个省、直辖市、自治区。预防“非典”的战斗成了当务之急 ,并已在全球范围内进行 ,我国成了主战场。党和政府高度重视 ,全国众志成城 ,动员人民群众和城乡、社区力量群防群控 ,已取得显著效果。为预防“非典”提供资料 ,现就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SARS)的病原体、流行病学特征和规律 ,药物预防的进展…  相似文献   
102.
目的评价外环下结扎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86例病人经外环下结扎29例,腹膜后结扎12例,腹股沟结扎45例。结果术后随访3个月~5年,外环下结扎组无1例复发,腹膜后结扎组1例复发,腹股沟结扎组5例复发;精子质量均有明显改善。结论经外环下治疗精索静脉曲张是一种简单可行、疗效确切的改良方法。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探讨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外侧端骨折的新方法、方法使用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10例,锁骨外侧端骨折8例。结果18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0个月,平均9个月,疗效优14例,良4例,肩锁关节无再脱位,锁骨骨折全部愈合,无并发症。结论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外侧端骨折,锁骨钩钢板是一种值得推荐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4.
血清骨钙素对佝偻病的诊断价值郭海,许书芹,肖占森,郭普贵,卢妙如,凌云骨钙素(BGP)是研究骨代谢的一个新的生化指标。本文测定了佝偻病患儿血清骨钙素水平,并进一步探讨其临床诊断价值。1.佝偻病组共50例,其中男37例,女13例,年龄2~26个月,均为...  相似文献   
105.
目的:了解西飞公司噪声作业工人听力损失及损伤情况,为噪声作业的治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西飞公司1197名噪声作业工人进行健康检查,包括一般情况、内科检查、心电图检查、听力检查、化验等,按照GB16152-1996《职业性噪声聋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进行诊断。结果:听力损失率为43.52%;听力损伤率为1.92%。结论:航空制造业噪声危害严重,应该加强噪声治理及安全防护。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讨CD200在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初诊的MM患者71例,利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MM细胞中CD200的表达,检测了其中40例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百分比。收集受试者临床资料,通过随访获取总生存期(OS),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CD200表达与MM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71例MM患者中,51例(71.8%)阳性表达CD200,20例(28.2%)不表达CD200。CD200+MM患者CD4+T百分比和CD4/CD8比值低于CD200-患者(P<0.05)。CD200-MM患者中位总生存期(OS)为26.0(95%CI 18.7~33.2)个月,CD200+患者中位OS时间未达到(χ2=4.210,P=0.040)。CD200+MM患者1年和2年的OS率为66.7%和42.5%,CD200-MM患者1年和2年的OS率为72.9%和60.6%。Cox回归风险模型分析结果显示MM患者年龄>65岁[HR=4.145(95%CI 1.252~13.728),P=0.020]、CD200阳性[HR=2.617(95%CI 1.044~6.561),P=0.040]是独立于其他临床指标的预后危险因素。结论:MM患者 CD200表达存在异质性,CD200阳性表达是MM患者OS的不良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107.
低心排综合征 (LCOS)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CABG)后主要并发症及死亡原因之一[1] 。我科自 1996年 2月~ 2 0 0 0年12月内共行CABG 2 6 8例 ,术后有 5 6例发生LCOS ,由于采用了目前较为先进的监护方法 ,为医护人员提供了有效指标 ,对及早发现和处理LCOS ,  相似文献   
108.
山莨菪碱预防神经源性肺水肿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山莨菪碱对神经源性肺水肿(NPE)的预防作用。方法9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山莨菪碱干预组(n=49)和对照组(n=49),比较两组患者呼吸频率、动脉血氧分压(PaO_2)、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氧合指数(PO_2/FiO_2)、中心静脉压、NPE发生率、心率、颅内压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GCS评分、颅内压、心率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山莨菪碱干预组在呼吸频率、血气分析、肺氧合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中心静脉压低于对照组。山莨菪碱干预组NPE的发生率为6.1%,明显低于对照组(20.4%,P<0.05)。结论山莨菪碱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NPE的发生有良好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探讨吗替麦考酚酯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狼疮性肾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开放多中心研究。所有人选患者均符合1997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CR)修订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诊断标准,同时伴有肾脏受累。患者服用国产吗替麦考酚酯(顺友)分散片,体重〉60kg者,2.0g/d;体重≤60kg者,1.5g/d,均分两次服用。泼尼松的起始剂量为1.0mg/(kg·d),共6周,以后每2周减量5%-10%,治疗第6个月时将泼尼松控制在维持剂量10~15mg/d;复发病例以及其他器官稳定但有肾炎活动的SLE患者维持原激素用量。观察指标包括狼疮活动指数(SLE-DAI)、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水平、肾功能、抗ds-DNA和补体C3、复发率、患者存活率、感染发生率及其他不良反应(包括胃肠道反应、白细胞减少、血小板下降、肝功能损害和脱发等)。结果人选27例患者治疗后SLE-DAI、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尿素氮及血沉(ESR)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改善程度与治疗时间呈正相关,差别有统计学意义。两药联合治疗3个月的缓解率为74.1%,6个月的缓解率为88.9%。7例(25.9%)患者发生12人次不良事件,不良反应大都轻微,继续服药可自行消失。27例患者均存活,存活率为100%。结论吗替麦考酚酯对SLE具有独特的疗效和良好的安全性,特别适用于难治性和不耐受传统细胞毒药物的狼疮性肾炎。  相似文献   
110.
遗传性分枝杆菌易感综合征(mendelian susceptibility to mycobacterial disease,MSMD)是一组以对微弱毒力的分枝杆菌(结核分枝杆菌、卡介苗、非典型的或非结核性的分枝杆菌)和沙门菌易感为特点的原发性免疫缺陷病(primary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s,PID),于1951年首次被报道[1]。自首例干扰素受体(IFN-GR)l 缺陷合并播散性卡介菌感染报道以来,在随后的20年间先后报道了9种不同基因和17类不同遗传缺陷所致的感染性疾病,并确立了 MSMD 的概念[2]。但 Filipe-Santos 等[3]指出,MSMD 这个命名易引起误解,“先天性 IL 12/23-γ干扰素循环通路障碍”更能精确描述此类疾病。MSMD 在 PID 中并不常见,但其发病机制复杂,涉及基因种类繁多,诊断困难,国外相关研究并不少见,目前已报道10种相关突变基因[4]。尽管 MSMD 患儿卡介苗相关的不良反应临床表现不尽相同[3],但预后均较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