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 毫秒
51.
冯庆  莫婧 《柳州医学》2008,21(1):36-38
弥漫性轴索损伤(DAI)是指头部外伤引起大脑半球、胼胝体、脑干等多处轴突的广泛损伤,主要原因是车祸,原因是由于头部在任何轴向突然旋转运动时,由于颅骨、脑膜、脑组织的灰质及白质和脑脊液的质量不同,彼此运动速度不均等,使各种组织之间相对移动,产生剪应力,从而撕裂神经细胞轴突、甚至小血管而造成损伤。DAI也可因打击导致的直线加速损伤造成[1]。早期CT表现不明显而临床症状多严重,较易漏诊,死亡率和致残率高。笔者对我院2005年9月至2007年5月经CT诊断为DAI且临床资料完整的25例患者CT表现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2.
我院1987年以来共收治食管癌、贲门癌376例,其中手术切除298例,探查78例,切除率为79.3%,并发急性肺栓塞及心肌梗塞各1例,均死亡,本组病人无吻合口瘘,无脓胸及肺脓肿,切口感染6例,经治疗痊愈出院。1.临床资料本组298例中,年龄31~76岁,平均年龄56.3岁。男性223例,女性75例,男:女比为3:1。其中食管癌105例,贲门癌193例。本组病例均采用左胸后外侧切口,关胸前用0.5%甲硝唑注射液冲洗胸腔。  相似文献   
53.
目的 研究出血性贲门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调查4 9例手术治疗的贲门癌病例的临床病理资料 ,其中 2 2例出血性贲门癌。对比分析出血性贲门癌的临床病理特征 ,探讨其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出血性贲门癌与普通的贲门癌相比较 ,肿瘤的浸润深度深、以浸润性生长为主、围手术期输血量大 (P <0 .0 5 ) ;术后生存时间短 (P <0 .0 5 ) ;进一步的研究显示胃近端切除术组的术后生存时间短于全胃切除术组 (P <0 .0 5 )。结论 出血性贲门癌具有更强的侵袭性 ,全胃切除术应该是首选术式 ,并且应该尽量减少输血量。  相似文献   
54.
邓丹  李远发  陈瑞红  冯庆  彭为 《安徽医药》2016,20(8):1536-1538
目的 探讨不同菌型幽门螺杆菌(Hp)感染消化性溃疡(PU)患者血清中T细胞亚群的变化以及白细胞介素(IL)-17、转化生长因子(TGF)-β的表达。方法 随机选择经胃镜检查确诊的PU患者共88例,14C或13C标记尿素呼气试验检测Hp感染状况,血清Hp CagA、VacA、UreB、UreA等4项基因免疫印迹法检测Ⅰ型Hp和Ⅱ型Hp感染情况;同期纳入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所有研究对象外周血T 淋巴细胞亚群和NK 细胞的活性;Elisa法测定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IL)-17、转化生长因子(TGF)-β含量。结果 Ⅰ型Hp组和Ⅱ型Hp组患者CD4 和IL-17水平明显高于Hp阴性组,而TGF-β水平明显低于Hp阴性组(P<0.01);Ⅱ型Hp组患者CD4 和IL-17水平明显低于Ⅰ型Hp组,TGF-β水平明显高于Ⅰ型Hp组(P<0.01);在Ⅰ型Hp感染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DU)患者的CD4 和IL-17表达水平明显高于胃溃疡(GU)患者,而TGF-β水平明显低于GU患者(P <0.01);在Ⅱ型Hp组,CD4 、IL-17和TGF-β水平在DU与GU间的表达水平差异无显著差异(P >0.05);结论 血清CD4 T细胞增高及其细胞因子IL-17和TGF-β的表达异常可能在Hp感染PU中发挥了重要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55.
目的:研究急性重症胆管炎患者发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 和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 的情况及两者之间的关系,从而为防治MODS、降低急性重症胆管炎患者死亡率提供治疗对策。方法:选择1989 年1 月~1998 年12 月间收治的104 例急性重症胆管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1991 年8 月ACCP和SCCM 会议的诊断标准,比较SIRS和MODS的发病率。结果:所有急性重症胆管炎患者都发生SIRS,发病率为100 % ,发生MODS41例,发病率为39-4 % ,死亡21 例,均发生MODS,死亡率为20-2 % 。结论:所有急性重症胆管炎患者均发生SIRS,SIRS至MODS是一个连续的发展过程,MODS有很高的死亡率,早期诊断SIRS,并积极调控机体炎症反应,可能是改善急性重症胆管炎患者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乳房外伤性脂肪坏死的临床特征、诊断要点、误诊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2012年收治的27例乳房外伤性脂肪坏死的临床资料。结果27例均以乳房肿块就诊,肿块质硬,边界欠清18例(66.67),可与皮肤粘连或伴有皮肤凹陷、乳头变形等,酷似乳腺癌。术前误诊19例(70.37%),误诊为乳腺癌或疑似癌7例(25.93%)。1例非手术治疗,26例手术治疗,全部治愈。结论乳房脂肪坏死易误诊,应重点与乳腺癌鉴别,术中宜做快速冰冻切片检查,手术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57.
将临床PACS和RIS系统应用于实验教学中,充分发挥其优势,增强了学生对医学影像的兴趣。通过演练典型临床病例,锻炼了独立思考能力,并灵活应用PACS和RIS系统进行课外科研活动,培养了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创造性设计的能力,影像实验教学效果明显提高,受到了学生的好评。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放疗联合紫杉醇化疗对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及不良反应,为其临床治疗提供可参考依据。方法连续收集80例入住我院诊断为局部晚期NSCLC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平均分为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给予三维适形放疗联合紫杉醇化疗治疗措施,对照组患者仅单独给予三维适形放疗治疗措施,观察两组患者的近期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62.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35.0%,两组间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比较常见的不良反应有白细胞降低、血小板降低、恶性呕吐、放射性食管炎、放射性肺炎等,观察组患者上述不良反应的比例高于对照组患者,但两组间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维适形放疗联合紫杉醇化疗对局部晚期NSCLC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以有效抑制患者病情的发展,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未有明显增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9.
目的探讨低辐射、低对比剂方案在肺动脉CT成像中的应用,评价两者的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方法使用西门子FLASH双源CT进行肺动脉血管成像,使用两种方式采集数据。低剂量组使用低辐射(70kV)、低对比剂方案设备参数,对比剂注射方案注射流率均为2.5~3.0ml/s,注射总量25ml对比剂+50ml0.9%氯化钠注射液。对照组对比剂注射流率均为3.5~4.5ml/s,注射总量60ml对比剂。结果两组肺动脉图像达到诊断要求,低剂量组肺动脉的CT值、图像标准差(standarddeviation,SD)高于对照组,信噪比(signalnoiseratio,SNR)和对比噪声比(contrastnoiseratio,CNR)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对照组Kappa=0.423,具有中等一致性;低剂量组Kappa=0.728,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对照组CTDIvol(9.12±1.16)高于低剂量组(1.93±0.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77.318,P<0.001);对照组DLP(255.71±42.52)高于低剂量组(50.68±8.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91.729,P<0.001)。结论70kV低辐射、低对比剂方案在肺动脉成像中是可行的,在低剂量研究中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0.
目的分析儿童膈疝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征,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儿童膈疝详实临床病史,记录临床过程、手术结果、影像学评估。结果所有病例在新生儿期都没有临床症状。儿童膈疝临床表现无症状5例,呼吸道症状4例,胃肠道症状7例。影像学表现膈肌异常膨隆6例,胸内异常肿块6例,胃肠或气体3例,心膈角肿块1例。其中1例胸内异常肿块辅以增强CT显示为疝入的腹膜脂肪及强化的血管。结论儿童膈疝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