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9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3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8篇
肿瘤学   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心电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不仅要求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还必须具备丰富的临床实践(阅图)能力。本研究以阅读心电图能力的提高为目标,引入游戏思维和游戏机制,进行教育游戏APP的功能设计并实现运行。内容结构包含学习模块、测试模块以及评价与反馈模块,能够实现自主探究、协作交流和测试挑战三大功能。是探究式医学教育游戏在移动终端上的开发和应用,可以为学习者提供自适应性、碎片化和游戏化的移动学习环境。  相似文献   
32.
目的 探讨丹红注射液联合硝酸甘油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及相关机制.方法 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硝酸甘油治疗,研究组在硝酸甘油基础上静脉注射丹红注射液.两组疗程均为7d.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细胞因子、MMP-9、BNP、左室功能变化情况及药物副反应.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90%)明显高于对照组(72%)(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hs-CRP和IL-10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研究组治疗后血清hs-CRP和IL-10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浆MMP-9和BN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研究组治疗后血浆MMP-9和BN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药物副反应.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丹红注射液联合硝酸甘油治疗效果明显,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hs-CRP和IL-10水平及血浆MMP-9和BNP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33.
目的 探讨电烧伤的治疗方法。方法2000年7月至今收治电烧伤患者36例,全部应用烧伤湿润暴露疗法治疗(简称MEBT)。结果最大烧伤面积22%体表面积(BSA),电接触伤6例,电弧烧伤(电火花)30例,合并呼吸道烧伤者8例、眼睑烧伤外翻4例、骨外露11例,全部治愈。创面愈合最长的67天,最短的8天,平均28.30天。1年后随访:3例(4指)功能受限,1例掌间肌、大小鱼际肌肉萎缩,功能欠佳,能自理个人生活和从事一般工作,6例有条索状瘢痕,不影响功能,其他全部恢复正常功能并参加正常工作。结论MEBT治疗电烧伤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奥曲肽在黏连性肠梗阻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科2005年3月-2011年3月收治的72例黏连性肠梗阻患者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给于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外,另给予奥曲肽静脉滴注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治疗后疗效、临床症状缓解时间、胃肠减压量、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4.7%、82.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胃肠减压量比对照组少(P<0.05),排气时间比对照组早(P<0.05),住院时间比对照组时间短(P<0.05)。结论对于黏连性肠梗阻,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奥曲肽治疗能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保守治疗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35.
关旭 《中国实用医药》2013,8(1):123-124
目的评价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pilon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于II、Ⅲ型pilon骨折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方法治疗,随访时间在术后6~18个月。结果疗效评价:优:18例,良:4例,差:2例。结论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是治疗Pilon骨折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究结直肠病房筛查新模式在结直肠肿瘤患者配偶筛查的有效性。 方法采用结直肠肿瘤风险问卷调查、粪便潜血免疫化学检测(FIT)以及粪便多靶点FIT-DNA检测对2019年10月至2021年7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结直肠外科就诊的结直肠癌及进展期腺瘤患者的配偶进行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将配偶的筛查风险以及肠镜检查推荐分为A、B、C、D四类,分析不同分类后配偶肠镜依从率与病变检出率。 结果共206名受试者被纳入本研究。总体配偶人群肠镜依从率为29.6%(61/206),肠镜病变检出率为9.8%(6/61);A类至D类推荐人群肠镜依从率分别为90.9%(10/11)、53.5%(23/43)、20.5%(23/112)和12.5%(5/40),肠镜病变检出率分别为30.0%(3/10)、8.7%(2/23)、4.3%(1/23)和0(0/5)。 结论三种筛查方法联合使用可以高效精准地区分配偶的筛查风险,此方案是一个可以在病房开展的有效可行的结直肠肿瘤患者配偶人群的伺机性筛查新模式。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套袖式吻合技术在腹腔镜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安全性、有效性及近期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2018年4月至2019年2月采用套袖式吻合技术完成的腹腔镜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并分析患者的临床特征、病理特征、手术和术后恢复情况、围手术期并发症及术后肛门功能等资料。 结果共有40例患者成功完成应用套袖式吻合技术的腹腔镜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2例患者术中因结肠残端血供较差行预防性回肠造口,其中21例(52.5%)患者术前行新辅助治疗,肿瘤距肛缘中位距离为4 cm,中位手术时间为166.5 min,中位术中出血量为20.0 mL。肿瘤中位长径为2.5 cm,中位近端切缘长度为10.3 cm,中位远端切缘长度为1.0 cm,中位淋巴结检出数目为13.10枚。患者术后中位下地时间、进食时间、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19.0 h、12.5 h、20.5 h和6.0 d,中位住院费用为47 646.0元。随访过程中,结肠残端回缩入盆腔的中位时间为12.0 d,其中4例(10%)患者术后出现吻合口漏,行临时性肠造口手术后逐渐好转,1例(2.5%)患者术后出现结肠残端出血,4例(10%)患者术后出现肛周粪水性皮炎,2例(5%)患者术后出现肛周疼痛,均予对症止处理后好转。术后3个月采用低前切除综合征(LARS)评分量表评估肛门功能,其中,8例(20%)无LARS,23例(57.5%)轻度LARS,9例(22.5%)重度LARS。随访期间无患者肿瘤复发或者转移。 结论应用套袖式吻合技术的腹腔镜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安全可行,避免了常规预防性造口,近期疗效较为满意,其远期疗效待进一步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38.
目的研究洛铂用于预防性结直肠癌术中腹腔灌洗化疗过程中的药代动力学变化规律,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将含有120 mg/L浓度的洛铂溶液,在结直肠癌手术结束时灌入患者盆腹腔中,采集不同时点静脉血及腹腔引流液,应用LC_MS/MS方法,测定洛铂在血液和腹腔引流液中各时点药物浓度。 结果11例患者灌注洛铂后0 h,0.5 h,l h,2 h,3 h,4 h,6 h,10 h,24 h,检测静脉血中洛铂的平均药物浓度分别为(333.50±333.00)ng/mL,(428.40±321.98)ng/mL,(425.90±347.70)ng/mL,(318.20±291.92)ng/mL,(198.90±196.85)ng/mL,(158.40±186.53)ng/mL,(68.90±66.06)ng/mL,(21.50±19.10)ng/mL,(6.70±0.00)ng/mL;腹腔引流液中洛铂的平均药物浓度分别为(62 940.20±29 786.14)ng/mL,(58 635.50±29 220.12)ng/mL,(50 559.60±27 661.24)ng/mL,(23 873.90±20 655.82)ng/mL,(15 440.80±19 075.12)ng/mL,(14 382.20±21 208.10)ng/mL,(12 929.70±20 245.06)ng/mL,(10 775.30±19 995.77)ng/mL,(64.00±111.93)ng/mL。洛铂在结直肠癌患者血浆中药动学符合二室模型拟合,各药动学参数分别为:最大血药浓度Cmax为(532.65±383.76)ng/mL,消除半衰期(t1/2z)为(1.84±0.32)h,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t)为(1 788.402±1 543.580)h?ng/mL;引流液中洛铂最大药物浓度Cmax为(69 055.0±27 587.55)ng/mL,消除半衰期(t1/2z)为(5.994±8.397)h;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t)为(257 421.876±288 148.148)h?ng/mL。 结论洛铂腹腔灌洗化疗在腹腔中可持久维持较高的有效药物浓度,且血液吸收少,从而副作用较少,安全可靠,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老年与非老年直肠黏液腺癌患者对于新辅助放疗、辅助放疗的受益情况,并分析影响直肠黏液腺癌患者预后的因素。 方法应用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的监测、流行病学和结果数据库(SEER),收集2000~2016年,病理诊断为直肠黏液腺癌的患者共3 997例,根据年龄分为老年组(≥60岁)和非老年组(<60岁),分析比较两组接受新辅助放疗联合手术、单纯手术和术后辅助放疗患者的预后情况,对两组患者的三种治疗方式分别进行倾向得分匹配,比较不同治疗方法对预后的影响,应用Kaplan-Meier法分别绘制生存曲线,应用Log-rank检验分析各组生存差异,应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影响直肠黏液腺癌患者预后的因素。 结果三种治疗方案的总生存率,新辅助放疗总生存率最高,其次为术后放疗,最后为单纯手术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117,22.541;P<0.05)。但三种治疗方案的肿瘤特异性生存,仅新辅助放疗显著高于术后放疗(χ2=4.023,P=0.045)。对各种治疗方案进行倾向得分匹配后,老年患者新辅助放疗的总体生存率显著高于单纯手术(χ2=4.874,P=0.027),非老年患者单纯手术的总体生存率(χ2=5.530,P=0.019)和肿瘤特异性生存率(χ2=4.825,P=0.028)均显著高于术后放疗。高龄(≥60岁)、男性、未化疗和高TNM分期是直肠黏液腺癌患者总生存率较差的影响因素,其HR分别为1.689(95% CI=1.524~1.871)、1.110(95% CI=1.007~1.223)和1.549(95% CI=1.338~1.792),Ⅱ期HR=2.675(95% CI=1.191~6.008),Ⅲ期HR=3.617(95% CI=1.612~8.115),Ⅳ期HR=10.835(95% CI=4.797~24.474);高龄(≥60岁)、未化疗和高TNM分期是直肠黏液腺癌患者肿瘤特异性生存率较差的影响因素,其HR分别为1.297(95% CI=1.156~1.456),1.344(95% CI=1.129~1.601),Ⅲ期HR=6.365(95% CI=1.582~25.614),Ⅳ期HR=20.957(95% CI=5.189~84.637)。 结论老年直肠黏液腺癌患者可能从新辅助放疗中获益,而对于非老年患者,放疗的预后并不优于单纯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影响老年直肠黏液腺癌(RMA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并构建可以预测总生存(OS)和肿瘤特异性生存(CSS)的列线图。 方法从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的监测、流行病学和结果数据库(SEER)中收集2010~2016年确诊并登记的、年龄在60岁及以上的RMAC患者共1 657例的临床病理资料,应用R软件按照7:3随机分为训练队列和验证队列。应用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并以此构建预测3年和5年总生存以及肿瘤特异性生存的列线图。用C指数评价列线图的预测效能。应用校正曲线在训练队列和验证队列中检查其预测精准度。 结果性别、年龄、婚姻状态、肿瘤组织学分级、TNM分期、放疗、辅助化疗、阳性淋巴结数量和肿瘤大小是影响老年RMAC患者OS的独立预后因素;而婚姻状态、种族、肿瘤组织学分级、TNM分期、辅助化疗、阳性淋巴结和肿瘤大小是影响老年RMAC患者CSS的独立预后因素。所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对OS和CSS预测的精准度分别为0.735和0.780。新辅助放疗联合辅助化疗可以提高患者的OS(χ2=7.682,P=0.006)和CSS(χ2=6.476,P=0.011)。 结论本研究发现了影响老年RMA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了评价预后的列线图模型。并发现新辅助放疗联合术后辅助化疗可能会改善这部分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