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6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10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检测hTERT、MDM2在宫颈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组织分级、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和患者生存率的关系。方法收集宫颈鳞状细胞癌标本78例,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hTERT、MDM2蛋白的表达。结果 (1)hTERT在宫颈鳞状细胞癌的阳性率为78.2%,在不同组织学分级的宫颈鳞状细胞癌中hTERT的阳性率分别为高分化46.7%,中分化83.0%,低分化93.4%(P>0.05)。MDM2在癌组织中的阳性率为82.1%,正常组织和癌旁组织不表达MDM2,在不同组织学分级的宫颈鳞状细胞癌中MDM2的阳性率分别为高分化60.0%,中分化85.1%,低分化93.4%(P>0.05)。(2)hTERT在有淋巴结转移组和无转移组的阳性率分别为84.6%和46.2%(P<0.05);MDM2在有转移组和无转移组的阳性率分别为87.7%和53.8%(P<0.05)。(3)hTERT阳性表达、阴性表达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41.9%和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DM2阳性表达、阴性表达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44.4%和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hTERT、MDM2蛋白表达与宫颈鳞状细胞癌的发生、组织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hTERT、MDM2阳性表达是肿瘤预后不良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42.
43.
目的:探讨 Y 盒结合蛋白1(YB-1)在宫颈癌中表达的临床病理意义及与上皮-间质转化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例标本,包括50例正常宫颈组织,10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52例鳞状细胞癌(SCC),进行 YB-1和上皮型-钙黏蛋白(E-cadherin)的免疫组织化学分析。结果 E-cadherin 在正常宫颈组及膜表达率为100%,CINⅡ~Ⅲ组为64%,SCC 组仅为3.85%,正常宫颈/ CINⅠ组比 CINⅡ~Ⅲ、正常/ CINⅠ比 SCC、CINⅡ~Ⅲ比 SCC 分别为χ2=40.909;χ2=119.088;χ2=25.274;均 P <0.05。E-cadherin阴性及畸形表达率在转移 SCC 组和非转移 SCC 组中分别为100.0%(20/20)和68.75%(22/32),连续性校正性χ2=5.857,P =0.016。YB-1在 SCC 病例胞质中表达为94.23%(49/52),CINⅡ~Ⅲ组表达率为10.00%(5/50),正常宫颈组和 CINⅠ组表达率为0(0/100),正常宫颈/ CINⅠ组比 CINⅡ~Ⅲ、正常/ CINⅠ比 SCC、CINⅡ~Ⅲ比 SCC 分别为χ2=72.591;χ2=139.059;χ2=5.857;均P <0.05。在宫颈癌的进展过程中,YB-1在早期 SCC 胞质表达率为60.71%(17/28),晚期 SCC 为91.67%(22/24),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03,P =0.01)。转移组和非转移组中分别为100.00%(20/20)和59.38%(19/32),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833,P =0.001)。结论 YB-1过表达和宫颈上皮的恶性转化、分期进展及转移能力相关,YB-1过表达也与 E-cadherin 低表达相关,可能是预测CIN 癌变和宫颈癌侵袭转移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液基细胞学(TCT)联合阴道镜检查对子宫颈病变筛查的可行性。方法时在我院妇科门诊及体检中心检查的2490例妇女行液基细胞学筛查,其中273例细胞学提示阳性和86例临床高度可疑的患者行阴道镜检查及镜下活组织病理检查。结果液基细胞学筛查所检出阳性涂片273例,其中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219例,鳞状上皮内低度病变(LSIL)36例.鳞状上皮内高度病变(HSIL)8例,鳞状细胞癌(SCC)2例,病变栓出率7857%。阴道镜检查发现异常图像248例,病变检出率86.90%。二者联合应用病变检出率96.43%。结论TCT和阴道镜联合应用,可明显提高对子宫颈病变诊断的准确性,能满足早期子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的需要。  相似文献   
45.
背景: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是一种人体软组织填充剂,主要用于注射隆乳,大量文献报道它会引起乳房硬结、感染、凝胶移位、乳房变形、乳腺增生甚至乳腺癌等并发症。 目的:观察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后乳腺的病理学改变。 方法:收集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后病例35例,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PAS和AB染色进行病理学观察。 结果与结论:35例注射隆乳后的病例,26例发生了异物肉芽肿,发生率为74%(26/35);3例发生了乳腺癌,发生率为9%(3/35)。病灶内见大小不等的囊腔,部分囊腔完全由组织细胞、异物巨细胞和纤维组织填充。病变处和周围乳腺组织、脂肪及横纹肌组织均可见变性坏死,部分呈凝固性坏死。部分病例病变周围乳腺导管部分呈增生性改变,表现为普通型增生、不典型增生、原位癌或浸润癌,提示聚丙烯酰胺水凝胶对人体组织有毒性作用,会导致组织的变性坏死和引起异物肉芽肿反应,其和乳腺癌的发生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经皮选择性肝脏隔离灌注化疗(PSIHP)的可行性及隔离效果。方法实验猪8头,利用介入放射学方法进行经皮选择性肝脏隔离灌注化疗结合血液灌流。化疗药物选用5-FU。比较灌注区域肝细胞形态和凋亡指数。结果灌注区域肝细胞损伤明显,肝细胞凋亡指数[(52.83±5.12)%]明显高于未灌注区域肝细胞凋亡指数[(3.52±0.96)%](P<0.01)。结论PSIHP是一种简单有效的肝脏隔离灌注化疗技术,隔离效果佳,对未灌注区域肝组织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7.
p53基因在骨肉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p53基因在骨肉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S-P法)测定p53蛋白在36例骨肉瘤和17例骨软骨瘤组织中的表达,并随访骨肉瘤患者生存时间。36例骨肉瘤中男19例,女17例,年龄平均19.9岁。Ennek ing分期Ⅱa3例,Ⅱb27例,Ⅲb6例,并发病理性骨折7例。结果:36例骨肉瘤随访时间平均3年6个月,其中存活3年及以上者13例,存活3年以下者23例,死亡病例均因骨肉瘤远处转移全身衰竭致死。36例骨肉瘤p53蛋白阳性表达率为52.8%,显著高于骨软骨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p53蛋白表达在不同Ennek ing外科分期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生存时间3年以上组及3年以下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p53基因突变对骨肉瘤的发病可能产生影响,对患者预后评估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48.
[目的]观察祛瘀消积颗粒治疗中医辨证属胃络瘀阻证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癌前病变患者的疗效。[方法]151例CAG癌前病变胃络瘀阻证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76例予祛瘀消积颗粒治疗,对照组75例予胃复春治疗,均治疗12周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的临床、胃镜和病理疗效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2组抗幽门螺杆菌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祛瘀消积颗粒对胃络瘀阻证CAG癌前病变患者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49.
目的总结脑室外中枢神经细胞瘤(EVN)的诊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l例跨中线额叶EVN病人的临床资料,行开颅手术切除肿瘤。结果术前误诊为少突细胞胶质瘤,术中肿瘤全切,术后病理证实为EVN,WHOⅡ级。随访1年,未见肿瘤复发。结论具有侵略性或恶性行为的EVN虽然罕见,但临床预后相对较差,清楚的界定和识别肿瘤可为后期的诊断及治疗提供正确的指导。  相似文献   
50.
星形细胞瘤中Mdm2、p53的表达及调控机制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不同组织病理分级的星形细胞瘤中Mdm2、p5 3的表达水平 ,并从蛋白质水平分析在肿瘤细胞中p5 3/Mdm2负反馈调节机制紊乱的原因。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 6 8例星形细胞瘤标本中Mdm2和 p5 3的表达水平。 结果 星形细胞瘤中Mdm2和 p5 3的表达率分别是4 1.2 %( 2 8/ 6 8)和 4 5 .6 % ( 31/ 6 8) ,随着肿瘤恶性程度的增加 ,Mdm2、p5 3的表达率呈上升趋势 ,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 ,Mdm2、p5 3的表达与肿瘤分级呈正相关。Mdm2表达和p5 3一致表达符合率达6 6 .2 %( 4 5 / 6 8) ,两者的表达密切相关 (P <0 .0 5 ) ,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Mdm2表达与 p5 3表达呈正相关 (P<0 .0 1)。结论 Mdm2、p5 3的表达与星形细胞瘤组织病理分级呈正相关。Mdm2的表达与 p5 3的表达存在一致性 ,两者的联合表达是肿瘤高度恶性的生物学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