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6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12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5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1.
缺血性脑血管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其主要病理基础是脑供血血管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胆固醇酯(CEs)在单核巨噬细胞内过度聚集形成泡沫细胞是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显著特征。胆固醇酯水解酶(CEH)能够将细胞内胆固醇酯水解为游离胆固醇而排出细胞,维持细胞内脂质的稳定,抑制单核巨噬细胞的泡沫化。国外研究发现,胆固醇酯水解酶(CEH)的表达水平同动脉粥样硬化的易感性呈负相关。目前国内对CEH在AS斑块形成中的作用研究甚少,本文就近年国外对胆固醇酯水解酶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中的作用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颅内动脉瘤是最常见的脑血管病之一,其发病率仅次于脑梗塞和高血压脑出血居第3位,是临床上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主要原因,其致残率、死亡率都很高。传统的治疗方法是开颅行动脉瘤夹闭手术,近年来随着各种技术的发展,自从用可脱乳胶球囊经血管内介入治疗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病例成功报道以来,颅内动脉瘤的介入治疗以其手术损伤小、疗效好、恢复快的特点在动脉瘤的治疗手段中占领了重要地位,同时由于消费高、复杂动脉瘤的介入治疗难度大等缺点也使患者只能行开颅夹闭术。本文就动脉瘤介入治疗的发展历程,治疗方法,治疗材料以及新手段新技术展开阐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白藜芦醇对胆固醇酯水解酶(carboxylic ester hydrolase,CEH)的调节作用及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影响。方法 8周龄ApoE-/-小鼠分为空白对照组、CEH siRNA组、白藜芦醇+CEH siRNA组及白藜芦醇组,高脂饲料同时给予白藜芦醇和(或)CEH siRNA干预,喂养10周后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取主动脉,常规HE染色,观察主动脉形态学变化;通过qRT-PCR和Western Blot观察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VCAM-1)和补体因子H(complement factor H,CFH)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白藜芦醇组LDL-C显著降低(P〈0.01),CEH siRNA组LDL-C显著升高(P〈0.01);与对照组比较,白藜芦醇组的内膜和中膜的厚度明显减轻(P〈0.01),而CEH siRNA组内膜厚度明显增厚(P〈0.01);qRT-PCR和Westernblot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白藜芦醇组VCAM-1的表达被抑制,CFH的表达增强,而CEH siRNA组VCAM-1的表达明显被增强,CFH的表达明显被抑制。结论白藜芦醇可能通过对CEH表达的调节抑制LDL-C的含量,减少内膜厚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大蒜素是否能够通过增强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的表达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方法构建表达TGF-β1 siRNA的载体、转染平滑肌细胞,通过RT-PCR和Western Blot观察TGF-β1的表达情况;通过MTT比色法检测空白组、TGF-β1 siRNA、大蒜素10μg/ml+TGF-β1 siRNA组和大蒜素10μg/ml组在24 h,48 h和72 h内对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通过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在48 h后TGF-β1、激活蛋白-1(AP1)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的表达情况;通过对细胞内活性氧簇(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生成的检测观察各组在作用48 h后血管壁氧化应激反应情况。结果 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TGF-β1 siRNA明显下调TGF-β1的表达;与其他组相比Allicin组细胞的生长显著降低(P〈0.05),并且随时间的延长抑制作用明显加大,抑制率分别为25.13%、33.12%和43.0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与其他组相比大蒜素组TGF-β1表达明显增强,而增殖相关基因AP1和PCNA的表达明显被抑制;作用48 h大蒜素组细胞内ROS为64,与其他组相比大蒜素组ROS生成明显降低。结论大蒜素可以通过增强TGF-β1的表达抑制平滑肌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15.
苗野  罗俊生  冯旭  关宁  霍小川 《山东医药》2011,51(42):31-32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的TPH-1巨噬细胞清道夫受体CD36和SR-AⅠ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TPH-1巨噬细胞,分三组置6孔培养板中。对照组为正常生长的TPH-1巨噬细胞;ox-LDL组加入100 mg/L的ox-LDL培养24 h,诱导巨噬细胞泡沫化;瑞舒伐他汀组加入100 mg/L的ox-LDL培养24 h,诱导巨噬细胞泡沫化,然后加入瑞舒伐他汀10μmol/L培养2 h。检测各组细胞内清道夫受体CD36、SR-AⅠ蛋白及其mRNA。结果与对照组相比,ox-LDL组CD36、SR-AⅠ蛋白及其mRNA表达增加(P均〈0.05);与ox-LDL组相比,瑞舒伐他汀组CD36、SR-AⅠ蛋白及mRNA表达明显降低(P均〈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可降低ox-LDL诱导的TPH-1巨噬细胞中清道夫受体CD36、SR-AⅠ的表达。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动脉瘤患者的Hunt-Hess分级、性别及年龄对介入治疗的并发症发生率及预后的影响,为动脉瘤介入治疗的进一步稳定发展提供理论及临床依据.方法 收集神经外科42例动脉瘤患者的资料,统计学分析动脉瘤患者的Hunt-Hess分级、性别及年龄与介入并发症发生率和预后的关系.结果 Hunt-Hess低分级与高分级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显著,男女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60岁患者与≥60岁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Hunt-Hess低分级及年龄<60岁患者的预后情况较好,性别对预后的影响不大.结论 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是一种安全、微创和有效的方法.术前Hunt-Hess分级与颅内动脉瘤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患者预后有关,老年患者分级较高而预后差.性别对介入并发症的发生率及预后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人胆固醇酯水解酶(hCEH)表达对泡沫细胞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 利用含hCEH的慢病毒转染RAW264.7小鼠单核巨噬细胞,转染成功后巨噬细胞泡沫化.油红O染色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hCEH对细胞内脂滴堆积情况及游离胆固醇含量变化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ATP结合盒转运蛋白A1(ABCA1)、ATP结合盒转运蛋白G1(ABCG1)的表达情况.结果 转染72 h后,荧光细胞数量最多,接近50%,hCEH在细胞内大量表达;随着时间的延长,油红O染色阳性细胞数逐渐减少,细胞内总胆固醇、游离胆固醇和胆固醇酯含量逐渐下降;Western blot显示在0~8 h,ABCA1和ABCG1表达逐渐增加,8h达高峰,以后逐渐减少.结论 hCEH表达可以促进巨噬细胞表面ABCA1、ABCG1的表达,并且ABCA1、ABCG1之间存在一定的协同性,从而有效增加了游离胆固醇外流、减少胆固醇酯在细胞内聚积,抑制泡沫细胞形成.  相似文献   
18.
19.
放射线对人体造血系统、生殖系统、眼晶体、神经系统等的多方面损害已众所周知,但在化工系统长期从事低强度放射作业又才人体的影响目前报导不多。我们对大连化学工业公司50名放射作业职工健康监护检查结果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