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9篇
内科学   36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31.
目的研究一氧化氮(NO)缺乏性高血压大鼠肾脏损害的特点及可能的病理生理机制.方法较大剂量的一氧化氮合酶(NOS)抑制剂L-NAME造成NO缺乏性高血压大鼠模型.测定尿蛋白及尿β2微球蛋白(β2-M)排泄.8周后电子和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肾脏病理变化.测定血液和肾组织中NO及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Western印迹和免疫组化分析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肾脏的表达差异.结果大鼠4周后形成稳定的NO缺乏性高血压模型,8周后收缩压明显升高(P<O.05).与对照组相比,给予L-NAME第3~7天尿蛋白和β2-M排泄形成一早期高峰(P<0.05),后迅速下降;4周后尿蛋白和β2-M排泄持续升高.8周时肾小球滤过膜严重受损,肾小球内细胞数明显增多,细胞外基质(ECM)明显沉积,肾小球硬化和间质纤维化指数评分增高(P<0.01),形成肾小球硬化和间质纤维化.血液和肾组织NO较对照组明显下降,血中AngⅡ水平无明显变化,但肾脏局部AngⅡ和TGF-β1水平明显升高(P<0.05),尤以肾髓质为甚,TGF-β1水平为对照组的近3倍.结论长期大剂量给予NOS抑制剂可造成NO缺乏性高血压肾损害模型,其机制可能与"AngⅡ-TGF-β1-ECM"轴有关,是一种较好的研究高血压性肾损害模型.  相似文献   
32.
莲疫苗是进行计划免疫工作的重要武器,疫苗的质量是保证免疫规划成功的关键。为了解江东区卡介苗从出厂到贮存、运输和使用各环节中的变化,评价计免冷链系统及疫苗管理质量,我们于2005年3~6月对卡介苗(BCG)效价进行跟踪监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和方法卡介苗是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批号2004100202,在有效期内使用。BCG采样从生物所送达市站开始至江东区接种点每个环节随机抽取卡介苗5支。卡介苗活菌计数测定采用改良的罗氏鸡蛋白培养基法,以1×10cfu/mg以上为有效〔1〕。2结果本次跟踪监测同一批卡介苗从生物所送达市站开始至基…  相似文献   
33.
于1985年9~10月间,我们对闽侯县南屿镇519例中度以上贫血(Hb<9g%)的患儿进行治疗,分别选用富血素精片和10%枸橼酸铁铵糖浆,并进行两者疗效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观察方法:将519例中度贫血的患儿随机抽样分为两组。实验组280例,用富血素糖片治疗,一般<2岁者每次1片,2~<4岁者每次2片,4~6岁者每次3片,每日2次。对照组239例,用10%枸橼酸铁铵糖浆,剂量为每日1ml/kg,分3次口服,加维生素C每次0.1g,每日3次。均连服4周,在服药过程中并作药物副作用的观察与记录。服药4周后仍由同一个检测人员复查血红蛋白,并进行两种药物的疗效比较。  相似文献   
34.
患者男,16岁,体重50kg。因拟行“耳胆脂瘤”刮除术,于2007年3月入院。术前心电图(图1A)示窦性心律(77次/min),ST—T正常。入院第三天,行常规全麻手术。麻醉诱导30分钟后,予以异丙酚30mg/h维持麻醉。麻醉期间,心率80次/min,血压120/60mmHg(1mmHg=0.133kPa);维持麻醉近40分钟时,患者心率突然增至120次/min,血压达180/105mmHg,随即在15分钟内反复发作心室颤动(室颤)5次(心电监护所示),经直流电除颤(先后5次)后恢复窦性心律。  相似文献   
35.
急性单纯性硬脑膜下血肿临床上较为少见,预后良好,但治疗不当仍会产生各种并发症,甚至危及病人生命。自1997年2月至1999年8月,共收治26例急性单纯性硬脑膜下血肿病人,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本组男17例,女9例;年龄42~75岁,平均60岁。受伤至入院时间为2~8小时,平均3小时。受伤情况:外伤均较轻,其中车祸(包括骑车跌伤及撞倒)15例,步行跌倒9例,无明显外伤史2例。着力部位:枕部13例,额部5例,枕顶部8例。2.临床表现:26例病人中深昏迷、双侧瞳孔散大2例;浅昏迷、单侧瞳…  相似文献   
36.
目前治疗心律失常的西药胺碘酮疗效较好,但随着胺碘酮的广泛应用,其副作用的报道也随之增多,且副作用与胺碘酮的剂量平行.笔者采用中成药稳心颗粒联合低剂量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68例,药物副作用少,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7.
冠心病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变化与血管内皮功能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变化对冠心病患病的意义以及与内皮素、一氧化氮的相关性。方法:分别测定115例冠心病患者和52例正常对照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及血脂各参数、内皮素、一氧化氮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冠心病组的同型半胱氨酸、内皮素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一氧化氮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半胱氨酸与冠心病具有密切联系,高同型半胱氨酸是同型半胱氨酸患者的一个新的危险因素,检测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对预防和诊治冠心病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8.
以双侧胸腔积液为首发表现的非霍奇金淋巴瘤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85岁,2007年10月30日入院.胸闷、气促2个月,加重不能平卧1周.患者近2个月来反复出现胸闷、气促,曾于我院住院治疗,行胸腔穿刺排液,胸水常规、生化提示漏出液,肿瘤相关检查均阴性,症状好转后出院.  相似文献   
39.
辛伐他汀对一氧化氮缺乏性高血压大鼠早期肾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 CoA)还原酶抑制剂辛伐他汀 (Simvastatin)对一氧化氮缺乏性高血压大鼠肾功能的保护作用 ,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通过给予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L NAME制造一氧化氮缺乏性高血压大鼠模型 ,2 4只WKY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 (C组 )、高血压组 (L组 )、辛伐他汀组 (L +S组 )。收集 2 4h尿液测定尿 β2 微球蛋白 (β2 M)、尿蛋白 ,第 8周宰杀收集标本 ,检测血和肾组织中一氧化氮 (NO)、内皮素 (ET 1 )、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水平。结果 :给予L NAME2周即见血压升高 ,第 8周时显著升高 ,达 (1 76 .5± 3.5 )mmHg。与C组比较 ,L组第 7天和第 8周时尿蛋白及 β2 M形成两个高峰 ,尿蛋白分别为 (4 0 .5± 1 0 .4 6 )mg Lvs 1 5 .2 8± 2 .1 6mg L和 (8.4± 5 .6 2 )g Lvs(1 3.6 5± 3.36 )mg L(P <0 .0 0 1 ) ,尿 β2 M分别为 (0 .5 8± 0 .1 1 )mg Lvs(0 .2 9± 0 .0 6 )mg L和 (0 .6 4± 0 .0 4 )mg Lvs(0 .34± 0 .0 6 )mg L(P <0 .0 1 )。 8周时肾脏局部NO、ET 1及AngⅡ水平均有显著差异 (P <0 .0 5 )。辛伐他汀在不影响血压和血脂条件下 ,减少尿蛋白和尿β2 M排出 ,以第 7天至 2周时最明显 (P <0 .0 5 ) ;使大鼠肾脏局部 ,特别是肾皮质NO水平增高 ,ET 1及AngⅡ水平降低。  相似文献   
40.
我院自1996年1月~1999年6月 ,共收治重型颅脑外伤 (GCS≤8分 )手术病人63例 ,死亡24例 ,死亡率38 % ,其中21例死于并发症 ,占死亡人数的87.5%。现将治疗情况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63例患者中 ,男41例 ,女22例。年龄12~84岁 ,60岁以上19例。其中车祸伤55例 ,坠落伤3例 ,棍击伤5例。1.2入院时情况患者均在伤后0.5~3h内送达医院 ,伤后均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其中GCS3分者5例 ,4~5分者30例 ,6~8分者28例。所有患者均存在脑挫伤伴颅内血肿 ,其中4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