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5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25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11篇
妇产科学   16篇
基础医学   76篇
口腔科学   127篇
临床医学   154篇
内科学   175篇
皮肤病学   13篇
神经病学   29篇
特种医学   44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80篇
综合类   473篇
预防医学   186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277篇
中国医学   157篇
肿瘤学   4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81篇
  2013年   86篇
  2012年   92篇
  2011年   117篇
  2010年   91篇
  2009年   101篇
  2008年   116篇
  2007年   111篇
  2006年   92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64篇
  2002年   69篇
  2001年   65篇
  2000年   69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4篇
  1978年   2篇
  1974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3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01.
102.
LAK细胞的抗肿瘤抗转移作用已在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中得到证实。目前,临床上多采用患者自身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作为LAK前体细胞的来源。为了诱导出足够数量的具有LAK活性的细胞,需要反复分离外周血。这会使机体发生贫血,血小板减少和感染等副作用。在肿瘤的手术治疗中,常将肿瘤引流区淋巴结和原发肿块一起切除。清除的淋巴结中含有大量的淋巴细胞,若能使这些细胞获得LAK样活性并用于自体回输,不但可以增加LAK细胞的来源、防止由于反复分离外周血所  相似文献   
103.
染色体(7;11)平衡易位一家系2例报告郝明革,佟秉政(第二临床学院细胞遗传室)关键词:染色体平衡易位1临床资料先证者,男,10岁,因跟班学习4年,不能参加考试,学习困难,动作笨拙而来院就诊。足月顺产,第二胎,第一产,无窒息,哭声小。体格及智力发育均...  相似文献   
104.
<正> 笔者在一具男性成年标本上,发现肝动脉变异。此标本进入肝的动脉有如下各支: 一、肝右动脉:起自肠系膜上动脉起端的右前壁,向右前上方进入肝十二指肠靭带。动脉先居门静脉后方,继而行于门静脉右侧,再经肝总管后面进入Calot氏三角,至胆囊颈后部先向左右分别发出副肝中动脉和胆囊动脉,然后本干经肝门进入肝右叶。该动脉由起始至分支处的全长65毫米,直径2.5毫米。  相似文献   
105.
企业建设项目的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是否确实可靠,职业病危害防护效果评价是否真实客观,不仅要看建设项目竣工验收时的结果与评价,更要看以后在生产实践中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发挥的防护效果与作用,为此,对其长期追踪观察很有必要。追踪观察不仅可验证防护效果,  相似文献   
106.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医学的进步,对需要住院的病人来说,各科的接诊服务方式各不相同,把病人带到病房达到目的.  相似文献   
107.
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59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任红莲  佟晶洁 《陕西中医》1999,20(5):202-202
采用中药(蒲公英、败酱草、白花蛇舌草、桃仁、红花、香附等)保留灌肠,辅以局部抗生素应用治疗慢性盆腔炎59例,总有效率98.2%。说明中西医联合用药是治疗本病血瘀气滞型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08.
显微外科条件下鞍区肿瘤入路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冯继  佟晓光 《河北医学》2000,6(4):323-325
目的:评价治疗鞍区肿瘤常用的各种手术入路的治疗效果。方法:应用显微外科手术并采用不同的手术入路治疗41例鞍区常见肿瘤,从手术显露范围、全切率等不同角度评价呼种手术入路的效果。结果:翼点入路的改良点入路能够取代一些创伤较大的入路,在显微外科条件下已成为最常用的手术入路。结论:结论各类肿瘤的临床特点,尤其是肿瘤与邻近结构、生长方面的关系,选择适当的手术入路并与显微外科技术有机结合是取得最好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9.
110.
例1:男,31岁,农民,84年8月2日入院.自幼患牛皮癣。78年秋皮疹遍布全身,确诊为牛皮癣.经查血,尿常规正常后口服双酮嗪每次0.1g,每日三次,连服3个月后皮疹消退。以后每年春秋季复发,每季服药约30g。用药期间每月查白细胞一次,均在正常范围。84年春季低于正常,停药一周后恢复正常范围继续服药。累计用量约360g。6月初觉头晕、乏力、心悸、渐加重,伴发烧、便血、鼻衄,胸疼及四肢关节疼等症状.既往体健.检查:体温38℃,血压130/70mmHg。神志清,重度贫血貌.颌下淋巴结肿大,压痛。舌背有出血点,双下肢散在淤斑.胸骨,右踝关节有压痛。肝肋下2cm,脾未及。血色素2.5g%;红细胞76万;白细胞105400,其中原幼粒细胞71%,淋巴细胞29%;血小板22000。经上级医院做骨髓象检查确诊为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入院3天后死亡.例2:男,58岁,农民,82年12月7日入院.自20岁患牛皮癣,78年确诊为牛皮癣,经查白细胞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