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篇
  免费   46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87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44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11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21.
<正> 1995年2月~6月,笔者应用复方丹参、硫酸镁辅助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32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方法与结果 一、对象:64例均为住院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入院后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2例。诊断按国外医学儿科分册(1984;1:封四)中毛细支气管炎诊断标准。两组性别无明显差异,年龄均在3月~2岁。临床表现:咳嗽(100%),喘憋(100%),发热(24%),烦躁(64%),鼻(扌扇)(54%),紫绀(14%),哮鸣音(100%),湿罗音(86%)。白细胞计数<10×10~9/L 43例,中性粒细胞大多<60%。胸片两肺纹理增深,斑点状或小片状模糊阴影及透明度增高等。  相似文献   
22.
报告了10例动脉导管未闭堵塞术的X线电影,成功率为100%。对X线电影摄影的优点、动脉导管未闭堵塞术的适应症、泡沫塑料塞子的制备作了讨论,提出了动脉导管与泡沫塞子的匹配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3.
类风湿关节炎(RA)属中医学顽痹范畴。病本禀赋不足,邪凑正虚致痹。临床多表现为寒热错杂证,痰瘀痹阻。治疗法当温清并用,痰瘀同治。拟温化蠲痹方,温经清化法为基本治法。  相似文献   
24.
杨明  余建明  柳曦  赵虎  刘定西   《放射学实践》2011,26(10):1055-1057
目的:探讨47 mm显微线圈(MC)在腕关节成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成人尸体腕关节5个,分别使用矩形表面小线圈(CP flex small coil)、47 mm显微线圈,利用Siemens Magnetom Veri0 3.0T磁共振扫描仪检查,MR序列包括快速自旋回波T1加权(TSE T1 WI)和质子密度加权...  相似文献   
25.
3.0T高时间分辨率对比增强MRA颅内血管成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评价3.0T高时间分辨率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TR 3DCE-MRA)在颅内血管成像的技术可行性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回顾性搜集21例患者,采用3.0T磁共振,首先行常规序列T1WI、T2WI和TOF MRA扫描,然后在确定病变处用TR 3DCE-MRA即快速小角度激发梯度回波序列(3DFLASH)。所有病例在检查后1~3d行高分辨率增强MRA(HR CE-MRA),测量动脉的信噪比和对比噪声比,由2位影像专家对TR CE-MRA和HR CE-MRA图像质量进行评价,分别对图像伪影、静脉污染、脑动脉显示效果进行评分。评分结果采用SPSS 13.0进行统计学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21例患者中动脉瘤3例,动静脉畸形7例,烟雾病2例,动脉狭窄9例。图像SNR和CNR测量均值分别为237±89和213±94,Wilcoxon test检验结果Z=-3.160,P=0.002<0.05,静脉污染组Z=-4.298,P=0.001<0.01,血管显示组Z=-4.491,P=0.001<0.01,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结论:TRCE-MRA比HR CE-MRA具有严重伪影少,没有静脉污染,良好的血管对比,能够同时评价动脉血管和静脉血管,将是颅内血管疾病的首选。  相似文献   
26.
目的 探索单能量成像结合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adaptive statistical iterative reconstruction,ASIR)及自动能谱协议选择(automatic spectral imaging mode selection,ASIS)技术在个体化降低患者门静脉造影辐射剂量、对比剂剂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2017年1月至2017年4月120例临床需进行上腹部增强检查的受检者资料(男80例,女40例),按扫描方案分为3组,每组各40例。A组采用常规120 kVp扫描,噪声指数(NI)=10,对比剂用量为450 mgI/kg,图像采用50% ASIR重建;B、C两组采用能谱成像模式,NI=10(B组),NI=13(C组),对比剂用量均为300 mgI/kg,图像采用60 keV+50% ASIR重建。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3组图像中门静脉、肝实质的平均CT值及其差值、图像噪声、信噪比(SNR)及对比噪声比(CNR)。由两位高年资放射科医师对3组图像进行主观图像质量评分。记录患者的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并计算有效剂量(E)。结果 B、C两组对比剂用量较A组降低了约30%。A、B、C组图像的门静脉CT值分别为168.22±17.82、209.06±20.07、211.03±25.60,B、C组与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625、-8.680,P<0.05)。A、B、C 3组门静脉与肝实质CT差值分别为60.01±17.01、106.63±25.83、107.72±25.39,B、C组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536、-9.857,P<0.05)。SNR分别为8.48±1.41、12.64±2.94、10.77±1.94,CNR分别为5.16±1.80、8.13±2.54、7.32±1.84,图像质量评分分别为(3.53±0.68)、(4.75±0.54)和(4.53±0.64)分,B、C组的SNR、CNR和图像质量评分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082、-6.064、-6.050、-5.308、-8.912、-6.779,P<0.05)。A、B、C组CTDIvol分别为(12.15±5.02)、(12.34±4.18)、(10.03±3.13)mGy,DLP分别为(348.62±155.99)、(355.56±131.07)、(287.10±92.25)mGy·cm,E分别为(5.23±2.34)、(5.33±1.97)、(4.31±1.38)mSv,相对于A、B两组,C组的CTDIvol、DLP和E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274、2.147、2.147、2.812、2.702、2.702,P<0.05),分别降低了19%。结论 CT门静脉成像时,选择NI=13,60 keV结合50%ASIR重建及ASIS技术可以个体化降低患者的对比剂剂量和辐射剂量,并提供满足诊断要求的图像。  相似文献   
27.
骨水泥植入综合征(Bone Cement Implantation Syndrome,BCIS)尚未被充分认识,它是接受骨水泥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围术期死亡和病危的重要原因。接受关节置换术的人群以老年患者居多,老年患者的病理生理状态以及可能并存的疾病使老年患者成为BCIS的高发人群。本文就BCIS的定义,病因及病理生理过程,危险因素,围术期管理等方面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新生儿床旁摄影中应用床旁X射线摄影辅助器(专利号:202 023 219 898.1)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4月至2022年2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拟行床旁胸片摄影的18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 根据是否应用床旁X射线摄影辅助器, 分为两组:对照组90例(男48例, 女42例), 年龄(3.3±2.0)d(0~10 d),按常规工作流程对患儿胸部进行摄影;试验组90例(男50例, 女40例), 年龄(3.1±2.2)d(0~12 d), 采用床旁摄影防护和体位固定装置对患儿胸部进行摄影。比较两组患者检查所用时间、重拍率及图像质量。结果试验组诊断医师评分及患儿舒适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98、3.82, P<0.001)。试验组成功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 =7.84, P<0.05)。试验组检查平均耗时较对照组,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新生儿床旁摄影中应用床旁X射线摄辅助器能够在不显著增加检查时间的情况下, 显著提高检查成功率和图像质量, 降低患儿...  相似文献   
29.
目的:回顾性对比分析冠状动脉造影记录与存储介质中电影片、磁带和光盘的图像质量,以寻求一种较理想的冠状动脉造影的记录与存储的方法。材料与方法;收集我院1994年8月~1998年12月冠状动脉造影病例,随机同电脑片摄影50例,磁带录相50例,数字电影光盘存储50例。从图像显示的清晰度、细节度、对比度、噪声、伪影等方面进行评判。结果:50例冠状动脉造影的光盘影像中,优质49例、良好17例、差5例。50例  相似文献   
30.
图像的记录与存档是通过媒体介质进行 ,而媒体介质的性能和环境因素直接影响图像的质量以及图像的再现性。笔者就我院冠状动脉造影图像记录和存档介质的电影片、磁带、光盘的影像质量进行对比分析 ,以便评价成像与存储图像介质的实用价值和临床意义。1 材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对 1994年 8月~ 1998年 12月的冠状动脉造影病例随机抽出电影摄影片 5 0例 ,磁带录相 5 0例 ,数字电视光盘储存 5 0例。年龄 45~ 72岁 ,平均 5 6 .8岁。电影片摄影机器为Siemens 10 0 0mAX线机。单C型臂配活动导管床 ,电影摄影帧率为 12 .5帧 /s、2 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