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5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5篇
儿科学   26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0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128篇
内科学   40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9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147篇
预防医学   102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73篇
  1篇
中国医学   46篇
肿瘤学   14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31.
t(8 ;2 1) (q2 2 ;q2 2 )是与急性髓性白血病M2 亚型 (AML M2 )相关的特异性染色体重排 ,因此第 2届国际形态学、免疫学和细胞遗传学 (MIC)分型会议将其定义为M2 /t(8;2 1) [1] 。国内有关儿童AML的t(8;2 1)报道较少。近年我们检测出M2 /t(8;2 1)型儿童AM  相似文献   
32.
目的观察大鼠鞘内分别注射替扎尼定和CHA(Cyclohexyladenosine)抗神经病理性疼痛作用以及两者混合使用的作用效果,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体重250~300g,鞘内留置PE-10导管,置管1周后制作大鼠脊神经结扎神经病理性疼痛(SNL)模型。将60只SNL大鼠随机分成10组(n=6):对照组(生理盐水)、CHA组(CHA0.1,0.5,1.0nmol)、替扎尼定组(替扎尼定1.0,2.5μg)、复合组(CHA0.1nmol 替扎尼定1.0μg,CHA0.1nmol 替扎尼定2.5μg)、拮抗组(CHA1.0nmol 格列本脲2.0μg,CHA0.1nmol 替扎尼定2.5μg 格列本脲2.0μg)。测定各组鞘内给药前、给药后10,20,30,40,50,60min各时点的大鼠机械撤足阈值,计算对应时点的最大效应百分比(MPE),评价抗神经病理性疼痛效果。结果CHA0.5,1.0nmol组、替扎尼定2.5μg组MPE均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P<0.05)。CHA0.1nmol 替扎尼定1.0μg组MPE明显高于替扎尼定1.0μg组(P<0.05),CHA0.1nmol 替扎尼定2.5μg组MPE明显高于替扎尼定2.5μg组(P<0.05)。CHA1.0nmol 格列本脲2.0μg组MPE明显低于CHA1.0nmol组(P<0.05),CHA0.1nmol 替扎尼定2.5μg 格列本脲2.0μg组MPE明显低于CHA0.1nmol 替扎尼定2.5μg组(P<0.05)。结论鞘内注射CHA、替扎尼定具有明显的抗神经病理性疼痛作用,鞘内CHA可增强替扎尼定抗神经病理性疼痛作用,其作用能被鞘内格列本脲所拮抗。  相似文献   
33.
安徽省长丰县农村留守儿童伤害分布及危险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了解安徽省农村地区留守儿童伤害的分布及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安徽省长丰县农村3617名中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留守儿童最近1年伤害的发生情况,并对其伤害发生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调查留守儿童1614名,占学生总数的45.83%.主要监护类型为单亲监护(55.82%).中小学生伤害发生率为32.25%,男生伤害发生率为45.22%,女生为35.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245,P=0.000);其中留守儿童伤害发生率为40.90%,高于非留守儿童(24.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1.730,P=0.000).留守儿童在跌伤、交通伤、动物咬伤等7种伤害类型上发生率高于非留守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显示:非独生子女(OR=1.445)、性格外向(OR=1.062)、矛盾性(OR=1.150)、独立性(OR=1.110)、娱乐性(OR=1.096)可能是留守儿童伤害的危险因素,而女生(OR=0.598)、亲密度(OR=0.933)、控制性(OR=0.917)可能是留守儿童的保护性因素.结论 该地区留守儿童伤害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家庭环境和个人性格起主要作用,应针对危险因素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减少留守儿童伤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34.
何莉  田艳 《贵阳医学院学报》2003,28(4):351-351,353
国内曾有报道B超在卵泡发育监测中的价值,指出超声图像特征可以判断卵泡的成熟度和是否排卵,但未提及卵泡发育与内膜的关系。1999年6月~2003年2月应用阴道B超监测64例不孕症卵泡发育情况及子宫内膜厚度,旨在探讨B超在监测排卵、及卵泡发育成熟度与子宫内膜的关系,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5.
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临床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方法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免疫不同年龄组人群,观察局部及全身反应,并检测血清抗体滴度。结果试验组接种后出现的注射部位总疼痛率为30.8%。2人注射部位出现弱、中反应的红肿,反应率为0.23%。全身反应主要为弱反应,反应率为0.6%。试验组免后抗体平均滴度4.03,阳性对照组为4.15;抗体阳转率试验组为86.4%,阳性对照组为72.5%。试验组与阳性对照组全身发热和局部疼痛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与阳性对照组的免疫原性相近。结论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36.
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治疗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尿道双极等离子电切术(PKRP)治疗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尿道双极等离子电切术治疗159例高危BPH患者的疗效。结果159例患者均1次顺利完成手术,无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综合征及闭孔神经反射发生,PKRP手术时间平均45(s=23)min,切除前列腺组织质量平均30(s=28)g。出血量平均43(s=32)mL,术后48 h内拔除尿管,排尿均通畅。术后1、3、6、12个月,最大尿流率(Qmax)由术前的平均4.9(s=4.1)mL/s分别上升至17.6(s=4.5)、20.6(s=4.7)、21.3(s=5.5)、22.4(s=5.3)mL/s;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由术前的平均23.7(s=3.28)分别下降至7.1(s=2.21)、6.3(s=2.15)、6.0(s=2.03)、5.6(s=2.00);生活质量评分术后均下降(P均〈0.05)。平均随访8(6-12)个月,尿道狭窄1例,暂时性尿失禁11例。无1例发生真性尿失禁。结论等离子双极电切行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其操作方式、切除速度与传统TUR手术相似,而且具有止血效果好、使用生理盐水为冲洗液、无须负极板、手术创伤轻,并发症少等优点,可推广应用于高危前列腺增生症患者。  相似文献   
37.
新生儿惊厥59例病因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新生儿惊厥的病因及急救方法,减少新生儿惊厥及后遗症的发生。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近两年间收治的59例新生儿惊厥的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及转归情况,探讨其常见的病因及治疗方法。结果痊愈出院44例,好转后出院8例,放弃治疗5例,死亡2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仍是导致新生儿惊厥最主要的病因,感染是新生儿期惊厥的第二大原因。治疗重点在于止痉,药物首选苯巴比妥,根本在于病因治疗。结论缺氧缺血性脑病、感染、低血糖和低血钙是导致新生儿惊厥的主要病因,苯巴比妥仍是首选的抗惊厥药物。  相似文献   
38.
神经内科工作主要针对一些神经系统、脑血管疾病等,如年龄高、体质弱、偏瘫、肢体运动障碍、言语不清,并发症多的特点.因此患者对医疗护理质量标准要求的高,要求的更严格了.所以,要注意防范和解决护理纠纷维护患者权益,密切护患关系.加强神经内科的安全管理和医护人员的安全意识,不断提高管理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39.
新生儿动脉导管未闭并心力衰竭1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生儿动脉导管未闭(PDA)并心力衰竭的治疗方法。方法:对2001~2006年收治的11例PDA并心力衰竭患儿(男7例,女4例)进行回顾分析,其中呼吸窘迫综合征6例,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儿3例,新生儿肺炎、湿肺各1例。采用布洛芬悬液联合呋塞米治疗PDA。结果:9例痊愈,1例院内死亡,1例放弃治疗出院后死亡,治愈率81.8%。5例用呼吸机治疗,2~4d顺利撤机,患儿均未发现肝功能损害、消化道出血及血小板减少。结论:布洛芬悬液联合呋塞米治疗新生儿PDA并心力衰竭简单有效。  相似文献   
40.
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eosinophilic gastroenteritis,EG)是以胃肠道组织中嗜酸粒细胞(EC)异常浸润为特征的胃肠道疾病.由于该病较少见,临床表现呈多样性,故易被误诊.本文报告1例EG患儿的诊治经过,结合文献探讨该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