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2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5篇
神经病学   5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目的】以经生物工程处理的静脉导管为支架,应用兔为动物实验对象,观察该方式修复面神经损伤的特点。【方法】54只新西兰大白兔,每只实验兔分别应用静脉导管及自体神经移植吻合修复面神经损伤,手术后行大体观察、生物机能实验系统记录神经动作电位、切片组织学检查。【结果】活体动物手术后观察,静脉导管侧胡须运动、上唇口轮匝肌运动及其运动幅度比自体神经组稍多;生物机能实验系统记录神经动作电位,术后10周和15周时静脉导管侧和自体神经侧均可引出神经动作电位,静脉导管侧的神经传导速度平均值均高于自体神经侧;术后10周,各兔再生神经组织化学染色,静脉导管侧的再生有髓神经纤维分布密集,并见分裂成熟的面神经结构,自体神经侧染色的神经纤维分布稍稀疏,再生的有髓神经结构不完全成熟。【结论】利用生物性天然静脉导管,经生物工程技术处理,克服了天然生物材料引起宿主的免疫排斥反应,比应用自体神经移植更有利于促进神经再生和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半椎板入路显微手术切除颈椎管内髓外硬膜下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半椎板入路显微手术切除颈椎管内髓外硬膜下肿瘤17例,其中神经鞘瘤12例,神经纤维瘤3例,脊膜瘤2例。结果:17例均完全切除肿瘤。随访6~48个月,无新的神经功能损害及并发症,症状和体征明显改善,未见脊柱畸形,未见肿瘤复发。结论:偏于一侧,位于脊髓的侧面或侧背面生长的颈髓外硬膜下肿瘤,经半椎板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具有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且有利于脊柱的稳定性的优点,是一种好方法。  相似文献   
23.
 【目的】 探讨CT仿真内镜技术(CTVE)对鞍底的显示情况及其在经蝶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119例垂体瘤经蝶手术中,对术前常规CT检查数据进行CTVE及多平面重建(MPR),比较两种方法对鞍底的显示情况。通过传输函数设计容积重建技术透视鞍底,了解其深部颈内动脉的位置。 【结果】 CTVE能以三维图像的形式显示鞍底表面解剖结构,在119例蝶窦中共发现平坦形鞍底23个(19.3%)、球形鞍底96个(80.7%)、鞍底骨质破坏22个(18.5%)。通过CTVE的透视功能,能透过鞍底直接观察到鞍底深部增强的颈内动脉,在微腺瘤中同时能观察到增强的垂体组织。 【结论】 CTVE能以三维图像的形式显示鞍底的表面解剖结构,通过透视功能可透过鞍底显示深部的颈内动脉及部分垂体组织。对于垂体瘤经蝶手术,术前CTVE可帮助了解鞍底的三维解剖结构及手术计划的形成,术中可指导对鞍底辨认及鞍底骨窗的形成。  相似文献   
24.
目的 探讨神经内镜扩大经鼻入路手术切除颅咽管瘤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9年12月本院16例神经内镜扩大经鼻入路手术切除颅咽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 手术视野好,均在直视下显露及切除肿瘤。肿瘤全切除87.5%(14例),次全切除12.5%(2例)。12例术前视力损伤患者中,术后视力好转83.3%(10例)、无变化16.7%(2例)。术后出现新垂体功能低下56.3%(9例)、新尿崩37.5%(6例)。并发嗅觉减退25%(4例),脑脊液漏(12.5%)及肥胖(12.5%)各2例,颅内感染(6.3%)、脑积水(6.3%)及记忆力下降(6.3%)各1例。随诊2~59个月,无肿瘤复发。 结论 神经内镜扩大经鼻入路手术切除颅咽管瘤具有手术视野好,肿瘤全切除率、视力好转率高的优点;脑脊液漏及嗅觉下降的发生率较高,术中应重视颅底重建及对鼻腔黏膜的保护。  相似文献   
25.
目的 探讨CT仿真内镜(CT virtual endoscopy,CTVE)显示蝶窦三维解剖的情况及在垂体瘤经蝶窦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根据术前CT扫描数据重建蝶窦CTVE图像,并用于指导128例垂体瘤经蝶窦手术的术前计划及术中定位.结果 CTVE能显示蝶窦三维解剖结构,接近术中所见.在128例患者中,通过传输函数(tr...  相似文献   
26.
改良萃取法制备脱细胞神经支架的去髓鞘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评价改良化学方法制备脱细胞神经支架的去髓鞘与脱细胞效果。【方法】12只成年SD大鼠(230~280g),取双侧坐骨神经,随机分为3组,每组8例,分别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正常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Hudson组:采用Triton X-200、磺基三甲铵乙内酯-10(SB-10)、磺基三甲铵乙内酯-16(SB-16)处理;改良组:采用Triton X-200、SB-10、SB-16联合脱氧胆酸钠(SDC)及过氧乙酸(PAA)处理。处理后行HE染色、甲苯胺蓝染色及透射电镜检查,观察脱细胞、去髓鞘程度及基底膜保存情况。【结果】形态学检查显示,与对照组相比,Hudson组中的细胞核结构完全消失,甲苯胺蓝染色为散在同心圆状的髓鞘结构,透射电镜下显示髓鞘板层成分保留,但有崩解断裂,轴突依然存在;改良组细胞核完全去除,与Hudson组不同的是,甲苯胺蓝染色显示为不规则多孔状结构,髓鞘成分消失,透射电镜下显示髓鞘及轴突成分彻底去除,基底膜管壁结构清晰并完整保留。【结论】改良萃取法制备脱细胞神经支架能够有效地去除细胞和髓鞘成分,同时基底膜管结构保留完整。  相似文献   
27.
Objective To introduce an efficient method for culturing and purifying Schwann cells (SCs) in vitro. Methods Sciatic nerves were harvested from neonatal SD rats and the epineuria were removed. Single enzyme digestion combined with explans and double enzyme digestion were employed, respectively, to digest the nerve tissues following trituration. The proliferation of SCs and degree of purification were evaluated by viable count method and the combination of S-100 labeled monoclonal antibody and SCs. Results Proximally 3.5 × 106 cells were harvested with 96% survival rate and a purity of Schwann cells over 94% by single enzyme digestion combined with explans, however only 3.0×106 cells were gained with the purity being 90% and survival rate being 92% by double enzyme digestion. Conclusion This method yields large amount of viable Schwann cells with high purity and survival rate.  相似文献   
28.
<正>滤泡树突状细胞属于非淋巴细胞,它通过表达、维持B细胞抗原以及刺激B细胞增生和分化来参与人体免疫系统[1]。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follicular dendritic cell sarcoma,FDCS)是一种罕见的肿瘤,通常起病于各部位淋巴结,多见于颈部、纵隔以及腋下区。但也有近1/3的病例起病于淋巴结外组织或器官[2]。1986年,Monda等[3]首先报道了4例FDCS,而至今国内外只有少量起源于淋巴结外的FDCS病例被报道。我们报告1例起源于后纵隔同时合并颅内多发转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内镜经蝶手术切除垂体腺瘤的效果及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2010年1月-2012年1月经蝶垂体瘤内镜手术的94例患者的资料。结果:内镜下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65 min。功能腺瘤中,术后1周血泌乳素恢复正常28例(82.4%,28/34)、皮质醇恢复正常5例(100%,5/5)、生长激素恢复正常6例(85.7%,6/7)。术后视力变差1例,并发脑脊液漏3例、短暂性尿崩3例、垂体功能低下2例。术后3~6个月复查MR示肿瘤全切除80例(85.1%,80/94)、次全切除14例(14.9%,14/94)。结论:经鼻蝶内镜手术具有全程直视下切除肿瘤的优点,是手术治疗垂体腺瘤的一种微创、安全、高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0.
目的总结亚低温并去大骨瓣减压术治疗脑疝患者的临床经验。方法对52例脑疝患者,采用去大骨瓣减压术及术后早期应用亚低温治疗等综合处理。结果该方法临床救治率为71.1%(37/52)。结论脑疝早期去大骨瓣减压及术后早期应用亚低温疗法,能有效提高脑疝患者救治率,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