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4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7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21.
论经方与汉方之异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方”之名由来已久 ,对其含义略有歧义 ,但目前大多数学者均认为“经方”即指张仲景《伤寒论》、《金匮要略》之方。“汉方”是在日本发展起来的日本化的中国传统医方。日本幕府末期以前称其为本道 ,明治以后西医成为主体 ,始被称为“汉方”。在中日两国间 ,持“经方即汉方”、“汉方即是中医”、“汉方相当于中医的经方派”等观点者大有人在 ,也有强调二者的同源关系 ,认为中医学与日本汉方不必互分彼此者。但深入观察可知 ,“经方”与“汉方”并不完全相同。1 经方与汉方同源同根“经方”方选伊尹所著的《汤液经法》 ,药依《神农本草…  相似文献   
22.
目的对改良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Procedure for Prolapse Hemorrhoids,PPH)与常规PPH术治疗环状内痔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评估。方法对120例环状内痔患者,随机分为改良PPH术组和常规PPH术组。观察手术时间(含麻醉时间)、住院时间、术中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改良PPH术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率、术后尿潴留均明显优于常规PPH术组(p<0.05)。而术后疼痛、住院时间则二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改良PPH术治疗环状内痔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率低、术后尿潴留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23.
目的:观察周林频谱仪局部照射对肛肠病术后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24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使用周林频谱仪对肛肠病术后创面进行局部照射,对照组仅在术后行局部清洁换药处理。观察两组术后疼痛、水肿、愈合的差异。结果:周林频谱仪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术后疼痛减轻,水肿消退时间和愈合时间缩短。结论:周林频谱仪局部照射,可以促进肛肠病术后愈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脾虚在幽门螺杆菌(HP)感染所致慢性胃炎中与HP感染及胃粘膜炎症程度的关系。方法:采用国际标准菌株SSI灌喂利血平致脾虚沙土鼠,建立脾虚沙土鼠感染HP动物模型,检测胃粘膜HP定植量、炎症程度,并与脾虚沙土鼠组、感染HP沙土鼠组及正常沙土鼠组对照。结果:脾虚沙土鼠感染HP后胃粘膜NO含量(6.91±1.17μmol/g)和NOS活性(2.77±0,54U/mg)较正常组均显著升高(P<0.01),胃粘膜HP的定植量也显著增加,炎症程度随之加重(P<0.01);脾虚沙土鼠胃粘膜NO含量(2.88±1.20μmol/g)和NOS活性(1.26±0.45U/mg)较正常组均显著升高(P<0.01),炎症程度无显著加重。结论;利血平所致脾虚沙土鼠胃粘膜HP定植量及炎症程度均有显著增加,提示脾胃虚弱可能是HP感染的病理基础。  相似文献   
25.
穴位埋线配合西医治疗痔瘘术后疼痛3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痔瘘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手术是最常选用的治疗方法。但由于肛门周围神经分布广泛,感觉敏锐,术后疼痛一直都是临床上一个较难解决的问题。痔瘘手术最常用的麻醉方法是骶管阻滞麻醉和局麻,一般麻醉2~6h镇痛作用消失后,患者往往会感觉到患处疼痛,严重者还会出现一系列的病理生理症状,给患者造成巨大的痛苦,并影响到手术的预后。2005—07-2009—06,我们运用穴位埋线法配合西医治疗痔瘘术后疼痛30例,并与西医治疗3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26.
银柏肛舒洗剂治疗混合痔术后疼痛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银柏肛舒洗剂对混合痔术后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100例混合痔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术后用银柏肛舒洗剂熏洗坐浴治疗,对照组术后用高锰酸钾粉熏洗坐浴治疗,对镇痛疗效和不良反应进行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治疗组改善混合痔术后疼痛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皆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银柏肛舒洗剂缓解混合痔术后疼痛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7.
目的观察长强、承山穴位埋线对混合痔术后疼痛的镇痛效果。方法将120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穴位埋线组和静脉镇痛组,观察2组术后疼痛始发时间及术后8 h、24h、48 h、3 d、7 d及首次排便时的疼痛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术后疼痛始发时间及术后8 h、24 h的疼痛强度,静脉镇痛组明显优于穴位埋线组。术后48 h、首次排便的疼痛强度,静脉镇痛组与穴位埋线组比较无明显差异。术后3 d、7 d的疼痛强度,穴位埋线组明显轻于静脉镇痛组。而静脉镇痛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穴位埋线组。结论在术后早期,静脉镇痛效果较好,但不良反应较多。而穴位埋线镇痛时间更长,且无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8.
大肠癌是消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随饮食结构改变(低纤维、低蔬菜、高蛋白高脂肪餐)及环境因素影响,发病率有上升趋势,而大肠多原发癌据国内外报告,发病率为0.6%~12.8%,临床上极易造成漏诊、误诊。我院自2000年至2005年共收治152例大肠癌,发现大肠多原发癌6例,发病率3.9%,其中同时多原发癌5例,异时多原发癌1例,现结合文献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9.
肾病与脂代谢紊乱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近年来,肾病与脂代谢紊乱的关系愈来愈引人注目,在慢性进行性肾损伤时常伴随脂代谢异常,而高脂血症又可促发肾损害,除了介导肾小球损伤外,在小管间质损伤中也起作用。 1 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血脂异常的机制 1913年Munk首先描述了肾病综合征的血脂异常。有学者报道,70%~100%的肾病综合征患者可出现高脂血症。其主要表现为血总胆固醇(TC)明显增加,且以低密  相似文献   
30.
脾虚蒙古沙土鼠感染幽门螺杆菌动物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建立脾虚蒙古沙土鼠感染幽门螺杆菌 (Hp)动物模型 ,验证该模型出现的病理改变及 Hp定植情况。方法 :采用国际标准菌株 SS1灌喂利血平致脾虚蒙古沙土鼠 ,建立脾虚蒙古沙土鼠感染 Hp动物模型 (8只 ) ,检测胃粘膜 Hp定植量、炎症程度 ,并与脾虚组、Hp感染组及正常组 (各 8只 )对照。结果 :脾虚 Hp感染组大鼠胃粘膜 Hp定植量显著增加 ,炎症程度随之加重 (P <0 .0 1) ;脾虚组胃粘膜炎症程度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脾胃虚弱可能是 Hp感染的病理基础 ,脾虚感染 Hp蒙古沙土鼠动物模型的建立对研究 Hp感染的中医致病机制 ,评价中药治疗 Hp的疗效 ,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