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7篇
综合类   9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32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目的:研究β-榄香烯对人食管癌细胞EC9706增殖、凋亡及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β-榄香烯(0、10、20、30、40、50μg/ml)处理细胞24 h,CCK-8测定细胞增殖活力。以50μg/mlβ-榄香烯处理细胞0、6、12、24 h,CCK-8测定细胞增殖活力。以不加β-榄香烯组作为对照组,选取50μg/mlβ-榄香烯处理细胞24 h,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凋亡率,分光光度法测定caspase-3活性。结果随着β-榄香烯浓度的增加,人食管癌细胞增殖活力逐渐下降,呈浓度依赖性(P<0.05)。以50μg/mlβ-榄香烯处理细胞0、6、12、24 h,随着时间的增加,细胞增殖活力下降,呈现时间依赖性(P<0.05)。相比对照组,50μg/ml β-榄香烯处理细胞24 h后细胞凋亡明显增加(P<0.05),caspase-3活性明显增加(P<0.05)。结论β-榄香烯可抑制食管癌细胞增殖、诱导其凋亡,并且其诱导凋亡的作用机制可能与促进caspase-3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不同透析方式对终末期糖尿病肾病(DKD)患者血清Klotho蛋白、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影响。方法选择终末期DKD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血液透析(HD)组及腹膜透析(PD)组,每组各40例。所有患者透析后0、6、12 个月均测定血清Klotho、FGF-23及颈动脉IMT水平。结果透析治疗后,血清Klotho均呈持续上升趋势,但两组同期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GF-23水平均呈持续下降趋势,但两组同期对比,治疗12个月时,PD组<HD组(P<0.05);颈动脉IMT在治疗12个月时均明显升高(P<0.05),但两组同期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HD和PD对透析12个月内颈动脉IMT的影响无明显差异。两种透析方式均能提高终末期DKD患者的血清Klotho 蛋白,降低FGF-23,但PD相较于HD,在相对远期降低FGF-23方面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33.
目的观察雷公藤甲素治疗糖尿病肾病(DN)模型小鼠的疗效,并探讨其通过Toll-样受体(TLR)/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对DN足细胞的作用机制。方法6只9周龄db/m和18只9周龄db/db雄性小鼠,按db/m正常对照组(等量0.9%生理盐水)、db/db DN对照组(等量0.9%生理盐水)、替米沙坦治疗组(5mg·kg^-1·d^-1)、雷公藤甲素组(50μg·kg^-1·d^-1)分组给药,治疗8周。记录各组小鼠一般情况、24h尿白蛋白定量、体质量、肾脏指数和血生化指标,光镜观察肾小球病变情况,免疫组化计算足细胞数量,Western blot检测肾脏足细胞相关蛋白Nephrin、Podocin以及肾脏组织TLR4和NF-κB蛋白定量表达。结果与DN对照组比较,雷公藤甲素组小鼠治疗后24h尿蛋白定量[(98.28±11.10)mg/24h比(239.89±44.26)mg/24h]、血清肌酐[(38.82±3.66)μmol/L比(45.32±7.63)μmol/L]、总胆固醇[(3.05±0.54)mmol/L比(4.00±0.67)mmol/L]及三酰甘油[(1.23±0.15)mmol/L比(2.09±0.48)mmol/L]均明显下降(P均<0.01),血清白蛋白水平上升[(39.21±4.33)g/L比(25.46±1.54)g/L,P<0.01],肾小球肥大和足细胞损伤减轻[(95.50±5.01)个/肾小球比(58.78±2.86)个/肾小球,P<0.05],Nephrin[(2.05±0.44)比(1.15±0.22)]、Podocin[(1.32±0.25)比(0.72±0.20)]蛋白表达量上升(P均<0.01),TLR4[(0.37±0.04)比(0.61±0.04)]和NF-κB[(0.41±0.05)比(0.76±0.06)]蛋白表达量下降(P均<0.01)。结论雷公藤甲素可能通过抑制TLR/NF-κB信号通路相关因子表达,减轻糖尿病肾病模型小鼠足细胞损伤,减低蛋白尿,保护肾功能,起到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作用。  相似文献   
34.
目的:通过对鼻内镜手术病人术前堵鼻训练来缓解术后病人疼痛,提高鼻内镜手术视野大、创伤小、手术彻底、治愈率高等优点.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将61例鼻内镜手术病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进行术前堵鼻训练,采用分级评定方法进行疼痛程度的测验.结果:实验组疼痛明显下降(P〈0.05).结论:鼻内镜术前堵鼻训练能明显缓解术后病人的疼痛.  相似文献   
35.
目的对药用植物茅莓进行形态组织学鉴别,为鉴定该药材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性状鉴定、显微鉴定及光谱鉴定。结果对茅莓根、茎、叶及粉末的显微特征进行了描述和测定,发现茅莓根和叶柄的横切面细胞内、叶肉组织内含有许多草酸钙簇晶,茎表皮、叶柄表皮及叶的上下表皮细胞均含有非腺毛。经光谱扫描发现其总皂苷提取液经显色后在可见区具有明显的吸收峰。结论形态组织学特征及光谱特征可用于茅莓的鉴定。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茅莓总皂苷对缺血性脑损伤的神经保护机制。方法采用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造成局灶性脑缺血2h,再灌注24 h模型,以HE染色,TUNEL标记和免疫组化的方法观察茅莓总皂苷5、10、20 mg.kg-1对凋亡细胞数目及相关蛋白Bc l-2,Bax表达的变化。结果3个剂量的茅莓总皂苷治疗组显示神经元形态病理改变明显减轻,降低残存细胞中TUNEL阳性细胞的百分率。增加Bc l-2阳性细胞的表达,降低Bax阳性细胞的表达,Bc l-2/Bax的表达比例增加。结论茅莓总皂苷有明显的抗凋亡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增加Bc l-2阳性细胞的表达,降低Bax阳性细胞的表达,提高Bc l-2/Bax有关。  相似文献   
37.
灰绿黄堇为罂粟科植物灰绿黄堇Cordolis ad-umconMaxim·的干燥块根,又称蛇含七,在藏药中又称为巴牛丝哇。它是一种具有较好止痛作用的草药,有较好的消炎、利胆、排石作用,民间常用于治疗胆石症[1],有较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开发利用价值。然而至今未见对其进行详细生药学研究的报道。作者对灰绿黄堇进行了详细的性状、组织形态、粉末、理化性状、紫外吸收等方面的研究。1仪器与材料1·1仪器751-GW分光光度计,OLYMPUS-BH2(日本)光学....  相似文献   
38.
目的:研究降糖袋泡茶对糖尿病大鼠血糖及血脂的影响。方法: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制糖尿病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将模型大鼠随机分成模型组、治疗组各10只,另取10只同批次正常大鼠作为正常组。正常组和模型组予生理盐水ig(18mL/kg),治疗组予降糖袋泡茶ig(18mL/kg),1日1次,连续28天。28天后进行空腹血糖及血脂的检测。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则明显升高(P0.05);而用降糖袋泡茶后,与模型组比较,大鼠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则明显降低(P0.05)。结论:降糖袋泡茶有明显的降糖和降脂作用。  相似文献   
39.
目的:研究藿香正气液对湿阻证大鼠抗氧化作用及对胃黏膜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表达的影响.方法:将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藿香正气液组,每组8只.正常组常规喂养,其余各组采用改进的环境加疲劳法制造湿阻证模型,连续造模6d.造模成功后,正常组和模型组予生理盐水ig(20 mL·kg-1),治疗组予藿香正气液ig (20 mL·kg-1),1次/d,连续8d.采用比色法检测血清中褪黑素(M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及丙二醛(MDA)的含量变化,并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胃黏膜EGFR表达的情况.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脾虚症状明显,胃黏膜有明显充血水肿,并有出血点及血块,血清MT及GSH-Px含量降低(P<0.05),MDA含量增高(P<0.05);经藿香正气液治疗后,与模型组比较,血清MT及GSH-Px含量增高(P<0.05),而MDA(P <0.05)含量降低;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胃黏膜EGFR表达减少(P<0.05),藿香正气液组则明显增加(P<0.05).结论:藿香正气液可明显改善湿阻证大鼠脾虚症状并对胃黏膜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增强机体抗氧化应激能力及提高胃黏膜EGFR的表达量有关.  相似文献   
40.
铁皮石斛组培品与野生品的形态组织学和多糖含量比较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比较铁皮石斛组培品和野生品在植物形态、组织结构及总多糖含量上有无差异。方法:显微切片观察、显微摄影;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结果与结论:铁皮石斛组培品与野生品在植物形态及组织结构上基本相同,总多糖含量无显著差异,表明铁皮石斛经组织培养和人工培植过程后药材性状和质量与野生药材相近,初步证明经过组织培养快速繁殖和人工培植铁皮石斛是解决其资源紧缺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