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4篇
综合类   20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171例手足口病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171例手足口病的临床特征、治疗转归加以总结。方法:对2008年4月至8月收治的171例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手足口病好发于4岁以下婴幼儿,皮疹以手、足、口为著,所有病例经及时、早期治疗,均获痊愈,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手足口病可形成大规模流行,但只要及时、早期治疗,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32.
目的 对比研究培哚普利和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 ( EH)的降血压疗效及其对左心室肥厚的逆转作用。方法 选择 116例 、 期 EH伴左心室肥厚患者 ,随机分为培哚普利组 ( P组 )和氨氯地平组 ( A组 ) ,每组各 5 8例。P组用培哚普利 4~ 8mg,A组用氨氯地平 5~ 10 m g,均为每天一次晨服 ,疗程 2 4周。治疗前停服其他降血压药两周。治疗前分别检测血压及超声心动图 ,治疗后至少每周测血压一次。并于 2 4周后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 两组治疗后均能显著降低血压 ( P<0 .0 1) ,A组达目标血压所需时间较 P组短 ,两组治疗 2 4周后左心室重量指数 ( L VWI)均较治疗前改善。结论 培哚普利和氨氯地平明显降低血压的同时均能减轻左心室肥厚  相似文献   
33.
不同年龄组高血压并脑卒中患者脑血流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高血压并脑卒中患者年龄对脑血流变化的影响。方法 :对经头颅CT确诊的 15 2例高血压并脑卒中住院患者 ,分为老年组和非老年组 ,采用经颅多普勒 (TCD)超声诊断仪探测双侧大脑中动脉 (MCA)、大脑前动脉 (ACA)、大脑后动脉 (PCA) ,记录平均血流速度 (Vm)、血管搏动指数 (PI)、阻力指数 (RI)。结果 :老年组与非老年组比较 ,老年组双侧ACA、MCA、PCA的Vm均较非老年组减低 (P <0 .0 5 ) ,而PI及RI较非老年组显著增高 (P<0 .0 1)。结论 :高血压脑卒中后 ,年龄是影响脑血流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