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1篇
口腔科学   7篇
综合类   15篇
药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小型钛夹板沿张力带固定治疗髁状突骨折2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髁状突骨折小型接骨板沿张力带固定的技术要点和并发症发生的原因。方法:根据髁状突骨折的类型选择耳屏前入路或颌后入路,显露骨断端,解剖复位后沿髁颈后缘作张力带固定,对髁颈下严重移位的病例需在髁颈前或乙状切迹处增加补偿固定。结果:27处髁颈骨折经复位固定后,咬牙合关系恢复,术后即可开口进食半流质食物。术后复查放射线片提示骨折段对位对线良好,固定稳定。其中7处髁颈骨折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面瘫症状,经治疗,面瘫症状消失。结论:解剖复位小型接骨板沿张力带固定治疗髁状突骨折复位准确,固定可靠,安全。合理选择手术适应症和规范的手术操作是避免手术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2.
作者应用冷冻同种胚胎骨,为3例下颌骨缺损的患者进行修复,经过2年余的临床观察,未发现有免疫排斥反应,而有良好的骨诱导能力,取得了满意的移植效果。冷冻同种胚胎骨是一种较好的生物性骨移植材料。  相似文献   
23.
颌面部骨折109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伟  黄训  于子莹  安继平  于立明 《吉林医学》2006,27(9):1061-1062
目的:分析颌面部骨折的原因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3年 ̄2003年间1097例颌面部骨折发生的年龄,性别,原因,骨折部位及合并伤。结果:颌面部骨折的男女比例为4.38:1。21 ̄40岁为发病的高峰年龄,占全部颌面部骨折的62.86%。交通事故在颌面部骨折致伤原因中占57.52%,居于首位。颌骨损伤以多发骨折为主,人均骨折部位数为1.71个。骨折部位以下颌骨骨折最常见,其次为颧骨颧弓和上颌骨。颅脑损伤是颌面骨折最常见的合并伤。结论:交通事故是造成颌面部骨折的首要原因;颌面部骨折发生率及严重程度方面,男性高于女性,近年来,女性性颌面部损伤发生率及严重程度有上升的趋势;颌面部骨折好发于中轻年人,尤以21 ̄30岁为著;下颌骨是面部诸骨最易发生骨折的部位;多发伤,多处伤是颌面部骨折的一个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