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28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7篇
综合类   11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1篇
肿瘤学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91.
背景:心脏瓣膜置换或成形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的选择已成为目前治疗冠状动脉粥样化性心脏病合并心脏瓣膜病的发展趋势。目的:回顾性总结51例心脏瓣膜替换或成形同时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同期施行心脏瓣膜置换或成形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患者51例临床资料,共移植旁路血管109支,同时行主动脉瓣置换10例,二尖瓣置换14例,二尖瓣置换联合三尖瓣成形8例,主动脉瓣联合二尖瓣双瓣置换4例,主动脉瓣、二尖瓣双瓣联合三尖瓣成形3例,二尖瓣成形7例,二尖瓣成形联合三尖瓣成形5例。结果与结论:置换生物瓣膜者9例,机械瓣膜者31例,二尖瓣成形11例,三尖瓣成形16例;共移植旁路血管109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平均搭桥(1.92±0.73)支;术后30 d内死亡4例。47例顺利出院,其中2例失访,45例随访3-48个月,1例半年后脑梗死,1例于术后1年多死于心脏功能不全,存活的43例心功能改善明显,均可进行一般的生活与活动。综合分析得出彻底解除瓣膜病变,充分保障心肌再血管化,保护心肌,尽量缩短主动脉阻断时间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92.
右胸部小切口矫治先天性心脏病641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右胸部小切口在先天性心脏病心内直视手术中的临床应用评价。方法自1995年12月至2008年1月,共经右胸部小切口行先天性心脏病手术641例,其中男性347例,女性294例,经右胸前外侧小切口587例,右腋下小切口54例。选择同期正中切口心内直视手术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350例为对照组。结果小切口组手术切口长度(13.7±4.7)cm,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4.2±2.2)h,术后引流量(175±95)ml,术后输血量(350±101)ml,术后切口感染及胸骨畸形发生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小切口组的手术死亡率(0.47%)、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右胸部小切口适用于简单的先心病手术,具有切口隐蔽美观、术后渗血少、切口感染发生率低、无胸骨畸形等优点,但必须要选择适合的病例,应用必要的措施改善显露和熟练的手术技巧,才能取得良好的手术结果。  相似文献   
93.
目的探讨室间隔缺损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外科治疗时机和手术方法。方法自1987年9月至2005年12月期间,我们共施行外科手术治疗室间隔缺损(VSD)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AI)87例,其中属动脉干下型室间隔缺损者60例、膜周型者27例。手术均采用全身中度低温体外循环。4例直接修补室间隔缺损,余均采取补片修补术。对主动脉瓣病变,施行瓣膜成形术31例,10例无法做者则施行主动脉瓣置换手术,其余46例单纯行室间隔补片修补术,对主动脉瓣未做特殊处理。结果手术效果满意。术后随访6个月至10年,全组病例无死亡,心功能Ⅰ级55例,Ⅱ级32例。结论对室间隔缺损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患者进行同期外科治疗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4.
目的探讨应用自体心包进行心脏二尖瓣、三尖瓣瓣膜成型的技术特点和可行性,评价其术后效果.方法2005-01-2006-06我院采用自体心包成型心脏瓣膜6例,其中男性4例,女性2例.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致三尖瓣关闭不全2例,致二尖瓣关闭不全1例;黏液变性二尖瓣关闭不全3例.4例二尖瓣病变采用了双孔成型技术,同时用自体心包片制作成型环,替代人造瓣环或自体心包片修补后叶.2例三尖瓣病变用自体心包片修补三尖瓣前瓣叶以及隔瓣,瓣环再行De vaga环缩.结果6例患者均顺利出院.随访3个月.术后二尖瓣、三尖瓣返流程度均有明显改善(P<0.05).术后患者心功能均有明显提高(P<0.05).结论自体心包材料能最大限度的发挥瓣膜成型手术的优势,降低并发症,降低手术费用,近期效果良好,长期资料有待进一步的随访.  相似文献   
95.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然而造成这种心律失常的发生因素和维持因素尚不明确。缝隙连接是心肌组织动作电位扩布的主要物质基础,其每个通道由2个连接子耦合而成,每个连接子由6个缝隙连接蛋白(connexin,Cx)构成,Cx40、Cx43是人类心房细胞最主要的Cx。本研究观察风湿性心脏病(风心病)房颤患左右心耳Cx40、Cx43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  相似文献   
96.
二尖瓣关闭不全是临床上常见的心脏疾病。寻求简便易行、效果稳定的二尖瓣成形技术对其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7.
动脉导管未闭(PDA)是一种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约占所有先天性心脏病的5%~10%,以往是经左后外侧标准剖胸切口下(PLT)完成。我科于1999年5月~2005年11月,应用左胸背听珍三角区肌间隙(ATT),经胸膜外切口完成动脉导管未闭缝扎术62例,该切口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8.
目的:总结 6 9例心脏原发肿瘤的临床表现及外科治疗经验 ,评价手术效果。方法 :6 9例中良性肿瘤 6 2例 ,恶性肿瘤 7例 ,均于体外循环下行心内直视手术。完整切除左心房肿瘤 5 4例 ;右心房肿瘤 11例 ,完整切除 6例 ,姑息性手术 5例 ;左心室肿瘤 1例 ,右心室肿瘤 2例 ,三尖瓣肿瘤 1例均于心脏停跳下完整切除。结果:6 9例病人无手术死亡。术后 1例左心房粘液瘤患者发生了脑栓塞 ,治疗后好转出院。6 9例随访 3个月~ 10年 ,6 2例心脏良性肿瘤均无复发 ,7例恶性肿瘤 3个月~ 1年死亡。结论 :心脏肿瘤临床表现差异很大 ,手术切除是治疗心脏肿瘤的首选方法 ;术后随访复查非常重要 ;心脏良性肿瘤手术效果很好 ,远期无复发 ;恶性肿瘤的预后欠佳。  相似文献   
99.
1 资料与方法 对象:105例2007-08至2007-12北京万峰凤凰心脏中心心外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不稳定性心绞痛、心肌梗死)接受择期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的患者,其中男78例,女27例.依据患者自愿分为内窥镜静脉获取术(EVH)组50例,传统开放静脉获取术(OVH)组55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肥胖、糖尿病、吸烟、周围血管疾病及应用糖皮质激素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00.
霍强  严飞  乔峻  木拉提  马松峰 《心脏杂志》2009,21(2):286-287
主动脉窦瘤(SVAs)是一种少见的心脏病.约占先天性心脏病的0.3%~3.56%[1].我科1980年8月~2007年8月共手术治疗100例SVAs患者,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