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28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7篇
综合类   11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1篇
肿瘤学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原发性心脏肿瘤的诊断和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发性心脏肿瘤的诊断和外科治疗新疆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外科王幼平,乔峻,高晓明,申康,马拉提,木拉提,于湘友,马松峰,顾勇,张立生自1981年1月至1994年4月,我院共完成心内直视手术1620例,在此期间对30例原发性心脏肿瘤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现...  相似文献   
122.
自1982年8月至1993年10月,我院共进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590例,属肺动脉瓣下缺损者60例,合并右冠状瓣脱垂者25例。其中有8例伴主动脉瓣关闭不全(AI),有5例为轻度,属中或重度的3例。用直接缝合缺损者28例,用补片修补者32例。5例伴有轻度AI者仅作了缺损修补术,在伴有中度及重度AI的3例,除作缺损还加主动脉瓣悬吊术。室间隔缺损修补的切口是经肺动脉根部横切口或右室流出道切口。随访2个月至8年,没有死亡或发生新的AI,在5例轻度AI,舒张期杂音完全消失。3例行主动脉悬吊术者效果不佳。作者指出,此型室间隔缺损在病理、诊断及手术治疗方面,与其它类型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23.
目的探讨应用自体心包环 双孔技术进行二尖瓣成形的技术特点和可行性,评价其术后效果。方法2005年1~10月9例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男性7例,女性2例。年龄(11~59)岁,体重32~68kg。其中心功能(NYHA)Ⅲ级6例,Ⅱ级3例。退行性病变(纤维弹性组织缺失)二尖瓣关闭不全3例,黏液变性二尖瓣关闭不全5例,感染性心内膜炎腱索断裂二尖瓣关闭不全1例;二尖瓣前叶脱垂4例,后叶脱垂2例,前后叶均脱垂3例。体外循环下应用自体心包环 双孔技术进行二尖瓣成形手术。结果9例患者均顺利出院。随访3个月。术后1周超声心动图示:左心房内径和左室舒末内径较术前明显缩小(P<0.05)。术后3个月左心房内径和左室舒张末内径进一步缩小,基本恢复到正常范围。术后二尖瓣反流程度均有明显改善(P<0.05)。术后3个月二尖瓣反流程度仍保持术后1周时效果。术后3个月心功能(NYHA)Ⅱ级2例,Ⅰ级6例。心功能均有明显提高(P<0.05)。结论双孔二尖瓣成形技术加自体心包瓣膜成形环能最大限度的发挥瓣膜成形的优势,近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24.
目的 评估左听诊三角切口(ATT)与后外侧切口(PLT)下动脉导管未闭(PDA)缝扎术的疗效.方法 随机分为研究组(ATT)和对照组(PLT).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无明显差异.ATT组58例,自第4后肋与脊柱之间中点始,跨听诊三角区,绕过肩胛骨下缘1~2 cm的弧形皮肤切口,经第4肋间切开肋间肌,行胸膜外PDA缝扎术;PLT组58例,标准后外侧切口,经肋床或肋间进胸行PDA缝扎术.结果 ATT组术后渗血少,无二次开胸病例;PLT组术后渗血多,需二次开胸3例.两组均无手术死亡病例.ATT组平均切口长度、开胸、关胸及手术操作时间较PLT组短(P<0.01);术后引流量、住院天数ATT组较PLT组少(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ATT行动脉导管未闭缝扎术,出血少,切口小,瘢痕隐蔽,疼痛轻,恢复快,适用于婴幼儿、儿童、体形瘦小及胸壁肌肉瘦薄的成年患者.  相似文献   
125.
马松峰  乔峻  木拉提  霍强 《心脏杂志》2007,19(4):494-494
临床上冠心病常并发其他器质性心脏病,表现缺乏特异性。我院自2004年4月~2005年12月有9例冠心病并发其他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一期手术治疗,占我院同期冠脉搭桥手术的5%。  相似文献   
126.
作者将30例体外循环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5例),实验组预充液中一次性加入1.5~2.0×106kIU抑肽酶,对照组预充液中加入等量的生理盐水,观察两组转机前后血小板计数,血小板粘附、聚集功能。结果为转机后血小板数量变化不大,对照组的血小板功能较实验组明显下降。实验组的出血量及输血量较对照组低,表明抑肽酶能够保护转机期间血小板功能,减少术后出血。  相似文献   
127.
心脏包虫病的诊断及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28.
例1:男,17岁。因活动后心慌气短伴有腹水3年而入院。症状逐年加重.曾在当地医院误诊为“左肺包虫囊肿”而开胸探查,发现大量心包积液,外观金黄色清亮液体。先后穿刺抽液约1470ml,并用抗结核药不缓解。体检:T36℃,P100次/分,R26次/分,Bp98/74mmHg,颈静脉怒张,肝肋下5cm,大量腹水。血常规及生化检查均在正常,血沉20mm/h,血胆固醇150mg%。心电图:电轴左偏、频发室早,心肌损害。X线检查,符合心包积液,心包穿刺充气摄片,显  相似文献   
129.
包虫囊肿是一个白色半透明、充滿清亮液体蛇球。其外囊是人体组织增生部分,内囊球才是寄生虫的本身。囊壁生发层及囊液中合有寄生虫的头节;破裂后或手术中头节散落体內,将成长为新的一代包虫囊肿,即术后复发。外科治疗一般采用“内囊穿刺摘除术”。其缺点是在穿刺及取出塌陷内囊过程中难免有囊液外溢,几年后才能被发现复发。著者136例经长期随访有6例复发,复发率为4.4%。Barrett(1949)首先试行“内囊完整摘除术”。这是一种既能彻底治疗病变,又能最大  相似文献   
1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