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9篇
  免费   105篇
  国内免费   45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344篇
妇产科学   46篇
基础医学   87篇
口腔科学   23篇
临床医学   266篇
内科学   99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22篇
特种医学   34篇
外国民族医学   6篇
外科学   82篇
综合类   456篇
预防医学   224篇
眼科学   23篇
药学   154篇
  2篇
中国医学   129篇
肿瘤学   25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109篇
  2013年   85篇
  2012年   93篇
  2011年   69篇
  2010年   88篇
  2009年   113篇
  2008年   92篇
  2007年   100篇
  2006年   86篇
  2005年   113篇
  2004年   114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73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46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7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3篇
  1960年   2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探讨ERα调节小鼠认知功能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将6只8~12周龄ERa基因敲除鼠和6只同周龄野生型小鼠分为2组:正常对照组和ERα基因敲除组。用水迷宫检测这2组小鼠的认知功能;ELISA法检测脑内Aβ含量;免疫组化法检测脑内Aβ沉淀情况。结果定位航行实验显示:与正常对照小鼠相比,ERα基因敲除鼠的逃避潜伏期显著延长(P〈O.01);空间探索实验显示:ERα基因敲除鼠在目标象限的游泳距离占总的游泳距离的比例低于正常对照小鼠(P〈0.01)ELISA和免疫组化显示:与正常对照小鼠相比,ERα基因敲除鼠脑内Aβ生成增加(P〈0.01)。结论ERα基因敲除可导致认知功能下降,其机制可能与脑内Aβ生成增多有关。ERα基因敲除小鼠表现出类似阿尔芡海默病(AD)的病理以及行为学特征,提示其可以作为一种研究AD及其干预措施的新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92.
珂立苏治疗足月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国产外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珂立苏)对足月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RDS)的疗效。方法 本研究分为两阶段:(1)第一阶段: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研究珂立苏治疗足月儿RDS的疗效。根据家长意愿将RDS患儿分为珂立苏组(74例)和固尔苏组(80例),比较在补充外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后两组患儿血气变化、住院时间、住院费用、重要并发症发生率及重复用药率。(2)第二阶段:2012年7月至2013年3月,比较不同剂量珂立苏治疗足月儿RDS的疗效。将接受珂立苏治疗的80例足月RDS患儿,根据胸部X线改变分为轻中度组(X线胸片Ⅱ~Ⅲ级)50例和重度组(X线胸片Ⅳ级)30例,每组又分成小剂量(每次30 ~ 40 mg/kg)和大剂量(每次70 ~ 100 mg/kg)两个亚组,比较不同剂量珂立苏对RDS的疗效。结果 第1阶段:(1)两组RDS患儿在用药前及用药后0。5h和6h,动脉血pH、PaCO2和PaO2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儿机械通气天数、总给氧天数、住院天数及重复用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儿多脏器功能衰竭、持续性肺动脉高压、急性肾功能衰竭、气胸发生率和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珂立苏与固尔苏组患儿平均住院费用分别为28。778千元及31.827千元,固尔苏组患儿平均减少9.6%(P<0.05)。第2阶段:(1)对轻中度RDS,小剂量与大剂量珂立苏治疗前及治疗后0.5h和6h,pH、PaCO2和PaO2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对重度RDS,大剂量珂立苏改善动脉血气的效果优于小剂量珂立苏(P<0.05);小剂量组与大剂量组的重复用药率分别为20.0%(3/15)和33.3% (5/15),大剂量组患儿平均减少40%。结论 (1)对足月儿RDS,珂立苏与固尔苏均可显著改善患儿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两组患儿机械通气时间、总吸氧时间及住院时间相似,但珂立苏组住院费用降低。(2)对轻中度RDS,小剂量与大剂量珂立苏具有相似的临床疗效;但对重度RDS,大剂量珂立苏的疗效维持较久,并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重复用药率。  相似文献   
93.
先天免疫系统是新生儿防御感染的第一道防线,先天免疫系统相关基因缺陷和(或)发育不成熟使得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易患败血症、肺炎等感染性疾病。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annosebinding lectin,MBL)又称甘露聚糖结合蛋白(mannose-binding protein,MBP),是C型凝集素超级家族中的一员。近年来,关于血浆MBL水平与新生儿感染相关的研究较多,现就MBL的结构、功能及其在新生儿感染诊断和治疗中研究的最新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4.
95.
"欧洲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管理指南(2010年)"及解读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2010年6月,<新生儿科>杂志发布了重新修订的"欧洲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RDS)管理指南"[1].该指南在2007年版"欧洲新生儿RDS管理指南"[2]的基础上,参照2007年以来的最新文献及循证医学证据进行了修订,从而使指南更加规范化和科学化,目的在于最大程度提高新生儿成活率并最大限度降低对新生儿的不利影响.现对此指南进行介绍并予以解读.  相似文献   
96.
【气候特点】 每年11月7日前后是二十四节气之立冬,是冬季的第一节气。“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意思是指这一节气是阳气潜藏,阴气盛极,草木凋零,  相似文献   
97.
肖勇  柯丹纯  文喜陵 《腹部外科》2010,23(3):187-188
在消化道大出血中,下消化道出血约占15%,少于上消化道大出血。下消化道出血的病因繁多,临床症状无特异性,常常容易出现漏诊、误诊,甚至反复出血、应用各种检查手段也无法明确出血部位和病因,治疗上也比较棘手。  相似文献   
98.
目的 观察吉非替尼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皮肤毒性反应及二者之间的相互影响.方法 48例经病理学或细胞学检查确诊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应用吉非替尼250mg口服,每日1次,至病情进展或死亡或出现不可耐受的不良反应.观察疗效和皮肤毒性反应情况.对患者用药期间出现的皮肤毒性反应加强护理,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结果 48例患者中完全缓解(CR)2例(4.2%),部分缓解(PR)13例(27.1%),病变稳定(SD)22例(45.8%),病变进展(PD)11例(22.9%),客观缓解率(ORR)为31.3%,疾病控制率(DCR)为77.1%;皮肤毒性反应:皮疹40例(83.3%),Ⅰ度皮疹16例(33.3%),Ⅱ度皮疹13例(27.1%),Ⅲ度皮疹11例(22.9%),Ⅳ度皮疹无.发生皮肤毒性反应的患者其客观缓解率明显高于无皮肤毒性反应者(p<0.01).结论 吉非替尼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疗效确切,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应用吉非替尼治疗出现皮肤毒性反应时,及时进行护理干预和对症处理,能有效降低患者的消极情绪和抗药心理,提高其抗肿瘤治疗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99.
清胆颗粒制粒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欧灿纯 《中国药房》2007,18(24):1870-1871
目的:研究清胆颗粒制粒工艺。方法:制备清胆颗粒喷雾干燥浸膏粉,采用干压法、流化法、高速搅拌法制备清胆颗粒;以颗粒粒径分布、流动性及成品率为评价指标,优选清胆颗粒制粒工艺。结果:高速搅拌制粒主要为20~30目的颗粒,流化制粒主要为30~60目颗粒,干压制粒粒径分布广、细粒多;流动性顺序为高速搅拌制粒>流化制粒>干压制粒清胆颗粒;成品率顺序为高速搅拌制粒>流化制粒>干压制粒。结论:采用高速搅拌制粒法制备清胆颗粒,效果优于干压法和流化制粒法,工艺可行,可为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0.
武荣  封志纯 《儿科药学》2008,14(1):12-16
目的:观察前体脂质体型猪肺表面活性物质(PPPS)对整肺灌洗兔呼吸窘迫模型的治疗作用。方法:将PPPS水化后,经气管滴入治疗整肺灌洗型成年兔呼吸窘迫模型,观察兔的生命体征、血气、动态肺顺应性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整肺灌洗后模型兔的血气pH、PaO2急剧下降,PaCO2轻度上升,心率明显减慢而呼吸频率增加,SBP和DBP均明显下降;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PS含量明显下降;病理检查提示出现肺出血、肺不张、肺泡萎缩、透明膜形成等病变,符合Ⅰ型重症呼吸衰竭临床诊断标准。经气管滴入PPPS后,可以使RDS模型兔的各项指标(pH、PaO2、PaCO2、HR、BR、SBP、DBP)明显改善,肺部的病理改变也明显减轻。统计学分析结果提示,治疗组和对照组pH(F=4.572,P=0.046)、PaO2(F=557.586,P=0.000)、PaCO2(F=96.798,P:0.000)、TV(F=117.851,P=0.000)、Cydn(F=276.996,P=0.000)、HR(F=34.975,P=0.000)、BR(F=28.167,P=0.000)、SBP(F=124.751,P=0.000)和DBP(F=108.672,P=0.00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在治疗组中,各个时间点的pH、PaO2、PaCO2、TV、Cydn、HR、BR、SBP和DBP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PPS对实验性PS缺乏和肺损伤造成的呼吸窘迫有显著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