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17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8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21篇
药学   8篇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52.
目的:探讨最佳房室间期(AVD)的设置和管理方法。方法:选择因高度或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而安置双腔起搏器的患者,研究组(23例)通过超声心动图指导进行感知房室间期的优化,对照组(21例)则常规设置房室间期。对比起搏器植入后1周和7个月2组患者超声心动图的变化以及心房颤动和心力衰竭的发生率。结果:(1)研究组的AVD为(138.7±8.7)ms,对照组的AVD为(124.8±0.8)ms(P〈0.001)。(2)起搏器植入后1周,2组患者的超声心动图指标无显著差异。(3)随访结束时,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左房内径分别为(36±2.8)mm和(38.7±3.4)mm,P=0.008;左室内径分别为(46.7±4.5)mm和(49.4±5.2)mm,P=0.07,对照组的左心房、左心室较研究组相对增大。E波最大血流速度-时间积分分别为(13.2±0.9)和(9.9±1.7);A波最大血流速度-时间积分分别为(5.1±0.9)和(4.1±0.9);左心室射血分数分别为(58.6±2.2)%和(55.3±4.1)%;每搏量分别为(63±5.2)mL和(54.9±6.6)mL,对照组患者的心功能明显降低。结论:最佳房室间期起搏有利于患者的心功能,超声心动图是指导房室间期设置的简便而可靠手段。  相似文献   
53.
目的 探讨自体真皮脂肪复合组织块在鼻背塌陷修复中作为填充材料的可行性、科学性及修复效果.方法 切取自体臀部或腹部真皮脂肪复合组织块(7.0 cm×1.0 cm×1.0 cm),作为填充材料,对13例鼻背塌陷、鼻形不良者进行修复,酌情配合耳廓软骨加真皮脂肪复合组织块的伞状移植物,重塑鼻背、鼻尖的良好形态.结果 13例鼻背塌陷者,进行鼻背、鼻尖修复后,真皮脂肪复合组织块存活良好,切口均Ⅰ期愈合,且切口痕迹不明显.经1年随访,鼻外形改善、满意.结论 以自体真皮脂肪复合组织块或结合耳廓软骨移植修复鼻背塌陷,效果满意,且取材方便、无排异反应等,患者易于接受.  相似文献   
54.
补锌对烫伤大鼠血清锌、铁和红细胞脆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烧伤后补锌对其他微量元素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烫伤前对照,L组,M组,H组,均先用4μg/g低锌饲料喂养1周,活杀对照组,其他3组致背部深二度烫伤15%,补充不同剂量锌,观察血清锌,铁和红细胞脆性的变化。结果:L组血清锌下降,血清铁,红细胞脆性增加,H组血清锌明显增高,血清铁,红细胞脆性下降,M组的变化介于L,M组之间。结论:烫伤后缺锌使血清锌下降,红细胞脆  相似文献   
55.
膳食缺镁对大鼠肾钙沉积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饲料中不同镁水平对大鼠钙、磷代谢的影响。评价低镁膳食在肾结石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SD大鼠 30只 ,随机分为 3组 ,单独喂养在全塑代谢笼中 ,饲以人工半合成饲料。组 1大鼠给予缺镁饲料 (镁86mg/kg) ,组 2饲料含适量镁 (5 4 8mg/kg) ,组 3为高镁饲料 (5 4 0 2mg/kg ,)。 2 5d适应性对喂饲养后 ,开始为期5d的代谢实验。结果 :尽管高镁组饲料镁含量比镁适量组高 10倍 ,但钙的表观吸收率仅下降了 2 .4 5 %。然而 ,高镁饲料却导致尿钙的排泄量增加了 3倍多 (从 4 2 7.8μg/d上升为 1378.6 μg/d) ,降低了钙的滞留。缺镁组大鼠肾脏重量显著升高 ,肾脏中钙、磷的沉积量增加 ,尤其是肾钙含量显著升高 [达 (2 .2 3± 2 .91)mg],约为镁适量组[(0 .0 5 2± 0 .0 0 6 )mg]的 4 3倍。结论 :低镁膳食很可能是肾结石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 ,而保证镁的充分摄入 ,可能是预防肾结石发生的有效的营养干预手段  相似文献   
56.
局部创伤后缺锌大鼠体内锌的动员和重新分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观察缺锌大鼠局部创伤后机体组织中锌的动员和重新分布情况,了解缺锌状态下局部创伤对机体锌代谢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32只,分为4组,全部饲喂人工半合成低锌饲料(含锌量4μg/g)1周,制备缺锌模型。1周后,处死1组大鼠(8只)作为伤前对照,其他3组大鼠麻醉后在固定部位、固定面积造成约占总体表面积15%、深Ⅱ度的局部烫伤。于烫伤后1,3,7d各处死8只大鼠,测定血清、肝、肾、股骨和创伤部位皮肤锌含量及肝金属硫蛋白(MT)、皮肤羟脯氨酸含量。结果:缺锌大鼠局部创伤后,大鼠血清锌水平持续降低,至第7天才有所回升,但仍低于伤前水平;股骨锌水平创伤后持续下降;肝脏和肾脏锌含量均上升,并处于相对稳定的高水平。创伤后肝MT水平迅速上升,3d后达到峰值。大鼠创伤部位皮肤锌含量初期变化不明显,随后显升高;羟脯氨酸含量则持续下降,与皮肤锌含量高度负相关。结论:缺锌大鼠局部创伤后,体内锌通过多种途径大量丢失,导致锌代谢平衡失调。为维持机体正常生理功能,加速伤口愈合,锌在体内进行了重新动员和分布。说明锌营养支持是创伤治疗中重要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57.
目的 探讨腹壁皮下脂肪厚度两种测量方法的特点 ,并结合吸脂情况 ,比较其准确性与优、缺点。方法 采用指捏法 (卡尺法 )测量皮褶厚度及彩超法测量皮下脂肪厚度 ,并对其结果进行比较 ,以探讨更有效的测量方法。结果 通过 160例测量结果比较可以看出 ,卡尺法测量皮褶厚度与彩超法测量皮下脂肪厚度比较 ,经统计学检验 ,P <0 .0 1,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卡尺法测量皮褶厚度与彩超法测量皮下脂肪厚度相比 ,前者准确性差 ,但简单易行 ,术前术中可比性高 ,实用性强 ;后者准确性高  相似文献   
58.
经胸二维超声心动图诊断不同部位二尖瓣脱垂的准确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丛涛  王珂 《中国循环杂志》2006,21(6):453-456
目的:评价经胸二维超声心动图诊断不同部位二尖瓣脱垂的准确性及其对术式选择的指导作用。方法:本研究共入选39例患者,均经二维超声心动图诊断为二尖瓣脱垂,并对其脱垂部位,脱垂程度,反流程度及各腔室大小进行了详尽的描述。该39例患者均行外科手术治疗,并将术中所见与超声心动图结果对照,首先根据术中所见瓣叶脱垂部位将患者分为前叶病变组(n=15),后叶病变组(n=19)及双叶病变组(n=5),比较各组间临床及超声心动图特点,明确超声心动图诊断不同部位二尖瓣脱垂的准确性。同时根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瓣膜置换者(n=23)与瓣膜成形者(n=16),比较两类患者间的超声心动图特点。结果:39例患者中,超声心动图诊断与术中所见比较二尖瓣前叶病变组,后叶病变组及双叶病变组分别为14例及15例,22例及19例、3例及5例,诊断瓣叶脱垂伴腱索断裂者为17例及22例,与术中所见比较,该四者的准确率分别为92.3%,87.1%,89.7%及72%。在选择不同手术方式的比较的结果为,二尖瓣前叶及双叶脱垂者多行瓣膜置换术,二尖瓣后叶病变者多行瓣膜成形术。结论:二维超声心动图不仅能较准确地诊断不同部位的二尖瓣脱垂,同时对手术方式的选择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9.
目的:评价心肌梗死患者照料者的护理负担程度,了解照料者的身心压力状况,探究心肌梗死患者照料者护理负担的有效预测因子,为改善其护理负担提供依据。方法以护理者负担量表(ZBI)为测量工具,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面对面结构化访谈收集调查问卷,对心肌梗死患者主要照料者的护理负担进行评价。结果心肌梗死患者照料者的护理负担较重,护理负担在照料者的年龄、照料者收入、与患者的关系、每天护理时间和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上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心肌梗死患者照料者护理负担较重,照料者与患者的关系、患者的性别、护理总期限、每天护理时间以及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是护理负担的预测因子,未来干预应加强心理一致感能力提升,改善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等措施。  相似文献   
60.
目的:观察低T3综合征( LT3S)在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发病情况,探讨其对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对住院治疗的急性前壁心肌梗死121例患者行甲状腺功能检测和心脏超声等检查,并根据甲状腺功能情况进行分组;统计随诊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包括再梗、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及心源性死亡),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结果121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中51例(42.15%)伴低T3综合征。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水平是远期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低FT3与死亡率明显相关。出院患者平均随访(20.5±7.8)月,Cox模型分析显示,FT3水平是累积死亡风险首要预测因子(HR 5.17,95%CI:2.57~8.69),其次是年龄和左室射血分数。结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合并低T3综合征对预测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远期预后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