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8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  观察胸科手术中经食管监测脉搏氧饱和度(SteO2)的敏感性及准确性。方法  选择80例择期行全身麻醉下开胸手术单肺通气患者,诱导插管后于食管中下段放置带气囊氧饱和度探头并监测SteO2,将气囊充气,按不同压力作用于探测部位食管壁,分为C组(0 cmH2O)、S1组(20 cmH2O)、S2组(40 cmH2O)、S3组(60 cmH2O),每组20例患者。所有患者采用降低分钟通气量(VT=6 ml/kg、RR=10次/min)及吸入30%氧浓度方式,观察各组血氧饱和度(SpO2)及SteO2下降至95%、91%的时间,同时测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记录各组SteO2信号干扰次数和并发症。结果  所有患者成功监测SteO2信号。与C组(气囊未充气)比较,气囊充气后的S1、S2和S3组信号干扰减少(P <0.05)。在发生低氧时,各组SteO2提前发生SpO2下降,C组SteO2降至95%表现最灵敏,与S2、S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C、S1组SteO2降至91%,与S2、S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以SaO2作为标准值,当SpO2 95%时,C组SteO2偏差发生率较S2、S3组增加(P <0.05),SpO2 91%时,C、S1组SteO2偏差发生率较S2、S3组增加(P <0.05)。结论  SteO2可作为一种血氧饱和度监测途径,更早地对低氧的发生进行预警。因为不同食管壁表面压力对测得的结果有影响,为排除食管壁内静脉血流干扰,气囊压力在40 cmH2O时较合理,且测得的数值接近于SaO2。

  相似文献   
22.
目的比较术后应用等效剂量地佐辛和芬太尼联合曲马多进行老年患者静脉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intrave—nousanalgesia,PCIA)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91例择期全麻下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地佐辛联合曲马多组(D组)和芬太尼联合曲马多组(F组),分别接受静脉镇痛。观察并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疼痛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gloguescale,VAS)、镇静评分(Ramsay)及不良反应。结果麻醉苏醒后同时点两组VAS没有明显差异.但两组内比较2h、4h、8h、24h、48hVAS较麻醉苏醒后明显下降(P〈0.05);PCA次数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组患者在术后,112、T4、T8、T24、T48的呼吸次数明显少于D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地佐辛联合曲马多用于老年患者腹部手术术后静脉镇痛效果确切:对于呼吸影响小、循环干扰小,适合老年患者。  相似文献   
23.
目的 探讨使用环泊酚对进行无痛胃镜检查的肥胖患者实施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0月至2023年1月期间在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进行无痛胃镜检查的92例肥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30kg/m2。随机将这些患者分为环泊酚组和异丙酚组。所有患者均给予0.1ug/kg舒芬太尼,异丙酚组的患者给予异丙酚1.5mg/kg实施麻醉,环泊酚组的患者给予环泊酚0.4mg/kg。待患者改良警觉/镇静评分(Modified Observer"s Assessment of Alertness/Sedation,MOAA/S))≤1分时进行胃镜检查,一次给药后若不能满足镇静要求,异丙酚组和环泊酚组分别给予首次剂量1/4的异丙酚和环泊酚为追加剂量,直至满足镇静要求。记录两组环泊酚和异丙酚的追加情况,胃镜检查时间,麻醉诱导时间和苏醒时间。记录低血压、心动过缓、恶心呕吐、注射痛、呛咳和体动的发生情况。记录低氧血症的发生情况及需要的气道干预措施。记录麻醉医师、消化科医师和患者满意度评分。结果 2组患者环泊酚和异丙酚追加率,胃镜检查时间,消化科医师和患者满意度评分,呛咳、体动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环泊酚组与异丙酚组比较麻醉诱导时间(92.61±15.83vs74.11±16.07s)和苏醒时间(594.52±132.58vs539.89±127.26s)较长(P<0.05),低血压(17.39%vs54.35%)、心动过缓(6.52%vs23.91%)、注射痛(0%vs56.52%)和低氧血症发生率(45.65%vs67.39%)显著降低(P<0.05),环泊酚组获得了更高的麻醉医师满意度。结论 环泊酚联合舒芬太尼在肥胖患者无痛胃镜检查中需要更长的麻醉诱导时间和苏醒时间,但低血压、心动过缓、低氧血症及注射痛等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4.
摘 要 目的 比较单次与连续腹腔神经丛阻滞对癌性腹痛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方法 选择53例上腹部癌症伴重度疼痛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单次腹腔神经丛阻滞(S组,N=26);连续腹腔神经丛阻滞(D组,N=27)。两组分别在CT引导下经皮穿刺成功,S组为经穿刺针一次性注入无水酒精30ml,D组为经膈肌脚后间隙预留置导管并分次注入无水酒精20-25ml后,分别予24h、48h重复经导管进行上述阻滞。记录两组病人神经阻滞术前、中、后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及VAS评分;记录两组并发症和毒副作用。 结果 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流动力学变化,S组在神经阻滞术后10min、30min发生低血压及窦缓的比例高于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AS评分比较,两组V0-V2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V3-V4的VAS评分低于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膈肌脚后间隙预放置导管并连续多次腹腔神经丛阻滞术对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更平稳,发生低血压和窦缓的比例低,且远期镇痛效果更理想,适合用于晚期癌症患者的疼痛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