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361篇
  免费   3288篇
  国内免费   1526篇
耳鼻咽喉   238篇
儿科学   430篇
妇产科学   151篇
基础医学   2160篇
口腔科学   494篇
临床医学   4217篇
内科学   2831篇
皮肤病学   646篇
神经病学   480篇
特种医学   1195篇
外科学   3285篇
综合类   9317篇
现状与发展   12篇
预防医学   3942篇
眼科学   345篇
药学   4192篇
  44篇
中国医学   2986篇
肿瘤学   1210篇
  2024年   87篇
  2023年   345篇
  2022年   1013篇
  2021年   1256篇
  2020年   1165篇
  2019年   597篇
  2018年   626篇
  2017年   928篇
  2016年   671篇
  2015年   1259篇
  2014年   1761篇
  2013年   2113篇
  2012年   3004篇
  2011年   3095篇
  2010年   2901篇
  2009年   2615篇
  2008年   2778篇
  2007年   2710篇
  2006年   2433篇
  2005年   1960篇
  2004年   1336篇
  2003年   1019篇
  2002年   772篇
  2001年   738篇
  2000年   513篇
  1999年   200篇
  1998年   50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1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01.
目的探讨氟西汀对 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的下丘脑 垂体 肾上腺轴 (HPA)功能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测定 98例 2型糖尿病患者和 3 4例正常对照组基础血皮质醇 (F ,0 8:0 0am、16:0 0pm)、小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 (DST)后血F、2 4h尿游离皮质醇 (UFC)。将 64例 2型糖尿病伴发抑郁症患者随机分成A组 (服用氟西汀组 ,3 2例 )和B组 (未服用氟西汀组 ,3 2例 )。予 6周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HAMD评分及代谢控制水平评估。结果 ( 1)血F( 0 8:0 0am、16:0 0pm)、2 4h尿UFC、DST脱抑制例数2型糖尿病患者较正常对照组增高 (P <0 .0 1) ,2型糖尿病伴抑郁症组 (DD组 )较无抑郁症组 (DM组 )增高(P <0 .0 5 ,P <0 .0 1)。 ( 2 )经 6周治疗后 ,服用氟西汀组 (A组 )较未服用氟西汀组 (B组 )糖皮质激素水平降低 (P <0 .0 1)、HAMD评分降低 (P <0 .0 1) ,糖脂代谢改善 (P <0 .0 5 ,P <0 .0 1)。 ( 3 ) 2 4h尿UFC与HbA1C呈正相关性 (r =0 .5 69,P <0 .0 1)、IR呈正相关 (r =0 .65 3 ,P <0 .0 1)、与HAMD评分呈正相关性 (r =0 .3 5 2 ,P <0 .0 5 )。结论 2型糖尿病及合并抑郁症患者HPA轴功能紊乱 ,加重了糖代谢紊乱和胰岛素抵抗 ;氟西汀干预治疗抑郁症可改善抑郁症和糖脂代谢。  相似文献   
102.
夜来香根茎水提取液局部麻醉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目的:研究夜来香(CN)根茎水提取液的局部麻醉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蟾蜍离体坐骨神经动作电位法、豚鼠皮丘法、椎管麻醉法、表面麻醉法。结果:20%的CN水提取液对蟾蜍离体坐骨神经动作电位可完全消失,但较1%的普鲁卡因稍弱。豚鼠皮丘实验表明,20%CN提取液有浸润麻醉作用,其浸润麻醉效果与1%的普鲁卡因相似,而且盐酸肾上腺素可增强其麻醉强度和明显延长局麻作用时间;家兔椎管麻醉实验表明CN提取液有明显的椎管麻醉作用;CN提取液对家兔角膜也有一定的表麻作用,只是作用强度及持续时间比1%的普鲁卡因稍弱或稍短。结论:CN提取液有明显的局部麻醉作用。  相似文献   
103.
肾癌合并静脉瘤栓的外科治疗效果观察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 观察肾癌根治性切除加瘤栓取出术治疗肾癌合并静脉瘤栓的效果。方法 总结8例肾脏恶性肿瘤合并静脉瘤栓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男7例,女1例。平均年龄58岁。右侧7例,左侧1例。Robson分期Ⅲ期5例,Ⅳ期3例。瘤栓类型:肾静脉型1例,肝下型4例,肝上型3例。结果 7例患者行肾肿瘤根治性切除加瘤栓取出术,1例行右肾肿瘤及右肾上腺根治性切除术,腔静脉瘤栓放射治疗。1例瘤栓达右心房者术中死亡。随访7例,3例分别存活2、4和22个月,均死于远隔转移。4例术后已随访12、14、25和47个月者现仍无瘤存活。结论 肾肿瘤根治性切除加瘤栓取出术是治疗肾癌合并静脉瘤栓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探讨膀胱肿瘤及癌旁组织端粒酶活性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以改良TRAP法测定91例膀胱癌组织标本端粒酶活性表达。结果:83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78例检出端粒酶活性。阳性率为94%,其对应的癌旁组织也有14%的检出率,8例膀胱乳头状瘤组织中4例检出端粒酶活性,阳性率为50%,其对应的癌旁组织检出率为12%,端粒酶活性在不同临床病理类型的膀胱肿瘤及癌旁组织中表达无显差异(P>0.05),结论:应用非放射性的银染方法对端粒酶的活性进行检测,图像清晰,简便,安全,易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5.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aortic dissective aneurysm,ADA)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主动脉内膜撕裂并剥离而引起的临床急症,发病率5~100/10万,急性期死亡率可高达70%,是血管外科领域最复杂和最危险的主动脉疾病之一[1,2].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讨尿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细胞外基质(ECM)在各种慢性肾小球肾病患者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105例慢性肾小球患者进行临床和病理分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分别检测各组的尿TGF-β1水平,同时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检测尿中的各种ECM,所有检测值均用尿肌酐(Cr)浓度进行校正。结果:在不同临床分组中,尿TGF-β1/Cr和LN/Cr、PCⅢ/Cr、Ⅳ-C/Cr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尿HA/Cr水平则在Ⅲ、Ⅳ组中出现下降。而在不同的病理分组中,肾小球轻微病变(GML)组尿中TGF-β1、ECM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其他各病理分组则出现不同的变化。相关性分析尿TGF-β1/Cr与LN/Cr、PCⅢ/Cr、Ⅳ-C/Cr正相关,与HA/Cr无相关性。结论:通过尿TGF-β1和ECM在慢性肾小球肾病患者中的联合检测,对评价慢性肾小球肾病的进展和预后判断提供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7.
microRNAs(miRNAs)是一类分布十分广泛的内源性非编码RNA,在动物、植物、病毒中广泛存在。miRNAs与肿瘤的发生发展预后有关,并在肿瘤的增殖、分化及调亡等方面有重要的作用。结合最近相关文献,本文就miRNAs与泌尿系肿瘤方面的进展作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108.
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Gartland Ⅲ型肱骨髁上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Gartland 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1999年10月-2005年4月,对62例平均年龄7.5岁的患儿,应用切开复位克氏针固定治疗Gartland Ⅲ型肱骨髁上骨折。其中伸直尺偏型41例,伸直桡偏型18例,伸直中间型3例;无伴发血管、神经损伤和筋膜室间隔综合征。闭合性骨折47例,开放性骨折15例。结果术后56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6~15个月,平均11.5个月。所有骨折均获得愈合。根据Flynn标准进行疗效评价,其中优22例(占39.3%),良21例(37.5%),可9例(16.1%),差4例(7.1%)。伤后8h内手术的优良率为89.7%,伤后8h后手术的优良率为63.0%。直接手术治疗的优良率为90.1%,曾接受手法复位的优良率为67.7%。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Gartland Ⅲ型肱骨髁上骨折可取得满意的疗效,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9.
目的观察术前口服美托洛尔和肌注咪唑安定对麻醉诱导丙泊酚用量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拟全麻行择期手术病人(ASAI-Ⅱ级)60例,随机分为美托洛尔组(Met组)、咪唑安定组(Mid组)和苯巴比妥钠组(Phe组)各20例,三组分别口服美托洛尔50mg、肌注咪唑安定0.04mg/kg、肌注苯巴比妥钠0.1g。以30mg·kg^-1·h^-1恒速推注丙泊酚直至病人入睡,随后静注芬太尼3μg/k,维库溴铵0.1mg/kg,辅助通气3min后进行气管插管。记录丙泊酚用量、入室、诱导前后、插管前后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结果Met组、Mid组、Phe组丙泊酚用量分别为1.36mg/kg±0.22mg/kg、1.40mg/kg±0.08mg/kg、1.61mg/kg±0.23mg/kg,与Phe组相比,Met组和Mid组丙泊酚用量减少(P〈0.01)。血流动力学变化:插管后组间对比Met组和Mid组MAP较Phe组低(P〈0.01);插管后Mid组和Phe组HR基础值明显升高(P〈0.01或P〈0.05),而Met组无明显差异(P〉0.05);插管后组间对比Met组和Mid组HR均比Phe组慢(P〈0.01)。结论术前口服美托洛尔或肌注咪唑安定与肌注苯巴比妥钠相比,均能减少丙泊酚诱导用量,但美托洛尔能更有效抑制血流动力学波动。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探讨应用游离腓骨皮瓣结合交锁髓内钉治疗前臂复合组织缺损的可行性与疗效.方法 对5例前臂骨(尺骨和/或桡骨)和软组织缺损的患者,应用同侧/对侧游离腓骨皮瓣移植,同时应用Smith-Nephew交锁髓内钉对游离腓骨进行固定.供区植皮.结果 5例皮瓣全部存活.根据Anderson评分标准评定:优1例,良3例,可1例.骨折愈合时间为12~17周,平均14.6周,术后无骨不连与感染发生.结论 游离腓骨皮瓣结合交锁髓内钉是治疗前臂复合组织缺损的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