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065篇
  免费   5038篇
  国内免费   3261篇
耳鼻咽喉   357篇
儿科学   596篇
妇产科学   397篇
基础医学   4483篇
口腔科学   809篇
临床医学   6533篇
内科学   5647篇
皮肤病学   554篇
神经病学   1796篇
特种医学   2154篇
外国民族医学   18篇
外科学   5190篇
综合类   11014篇
现状与发展   27篇
一般理论   4篇
预防医学   4489篇
眼科学   921篇
药学   5479篇
  62篇
中国医学   3755篇
肿瘤学   3079篇
  2024年   135篇
  2023年   710篇
  2022年   1477篇
  2021年   2513篇
  2020年   2003篇
  2019年   1478篇
  2018年   1469篇
  2017年   1568篇
  2016年   1368篇
  2015年   2092篇
  2014年   2833篇
  2013年   2938篇
  2012年   4264篇
  2011年   4397篇
  2010年   3365篇
  2009年   2971篇
  2008年   3159篇
  2007年   3193篇
  2006年   2878篇
  2005年   2521篇
  2004年   1648篇
  2003年   1602篇
  2002年   1346篇
  2001年   1162篇
  2000年   1029篇
  1999年   739篇
  1998年   404篇
  1997年   402篇
  1996年   268篇
  1995年   273篇
  1994年   251篇
  1993年   158篇
  1992年   155篇
  1991年   148篇
  1990年   90篇
  1989年   77篇
  1988年   86篇
  1987年   64篇
  1986年   36篇
  1985年   28篇
  1984年   24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7篇
  1978年   3篇
  1972年   2篇
  1970年   1篇
  196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81.
高压氧预适应对大鼠高原颅脑损伤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压氧(HBO)预适应对高原颅脑损伤(TBI)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将7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平原组、高原组和高压氧预适应组,各组按Feeney自由落体撞击法制作TBI模型,并通过低压氧舱模拟高原环境。采用Longa评分法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oor DRT4激光多普勒血流监测仪和LICOX CMP组织氧分压监测仪分别监测伤区局部脑血流(rCBF)和局部脑组织氧分压(PbtiO2)变化,利用光镜观察伤区脑组织的病理学改变。结果伤后24h高原组较平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上升。rCBF和PbtiO2下降,病理损伤加重;高压氧预适应组较高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P〈0.05),rCBF和PbtiO2升高(均为P〈0.05)病理损伤减轻。结论高压氧预适应可诱导对高原颅脑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改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82.
83.
2003-2005年新生儿感染常见致病菌及耐药性的变迁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目的了解本地区新生儿2003至2005年感染常见致病菌的种类及耐药的现状,以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方法收集我院新生儿科2003年1月至2005年12月收治的613份体液培养阳性(痰液、血液、分泌物、胃液等标本)的患儿资料,对常见检出菌及其耐药性的变迁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共检出40种613株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约占57.6%,而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分别位于前二位,其产ESBLs菌株检出率分别为78.1%和82.6%。药敏结果显示,常见致病菌对青霉素、第一、二代头胞类抗生素、红霉素类耐药性显著增加,但对第三代头胞类抗生素如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凯福隆)、头孢他啶(复达欣)及B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制剂、碳青霉烯类、万古霉素等较敏感。产ESBLs菌仅对亚胺培南及B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制剂敏感。结论革兰阴性杆菌特别是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是新生儿感染主要病原菌,产ESBLs菌比例增加应引起高度重视。碳青霉烯类、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和头孢哌酮/舒巴坦,可作为新生儿严重医院感染经验用药,应尽量根据药敏试验调整抗生素。  相似文献   
84.
李莹教授治疗肾病的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洋 《国医论坛》2009,24(3):6-7
李莹教授毕业于长春中医学院,从事中医内科临床、科研、教学工作50余年,是吉林省首批名中医。她笔耕不辍,讲学传道,精通典籍,厚德载物,度人济世,尤其擅长治疗肾病,是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肾病内科的创始人,并于1998年开始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指定为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笔者有幸跟随李老师学习,成为第四批学术经验继承人之一。  相似文献   
85.
电针对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Kupperman评分的效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电针对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Kupperman评分的效应并分析其可能的作用途径。方法将110例患者随机分为关元组(关元、三阴交)、内关组(内关、足三里),观察治疗前后Kupperman指数(MI),分析电针效应及其对各项症状的影响。结果电针治疗1星期后两组MI即较初始下降,并随治疗时间的延长逐周递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电针能显著降低Kupperman指数(P〈0.01),4星期后关元组评分下降52.6%,内关组下降47.4%,有效率分别为93.6%、85.7%;电针能明显改善围绝经期综合征各类症状(P〈0.05),各项症状的起效时间从治疗后1星期至4星期不等。但两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电针两组精简穴位均能明显降低Kupperman评分,改善围绝经期综合征各类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86.
烧伤后机体应激导致代谢紊乱,表现为严重高分解代谢,机体损耗和抵抗力下降,严重影响患者预后。临床上主要采用生理营养指标、实验室诊断指标和能量消耗测定3类检测指标对机体代谢状况进行诊断评估,继而通过药物治疗结合非药物治疗手段加以调理支持,促进烧伤修复。目前,仍有多种诊断治疗方法尚未普及或有待完善。  相似文献   
87.
两种隐匿阴茎大鼠模型的建立及比较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建立稳定的大鼠隐匿阴茎模型,为探索阴茎包埋对海绵体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提供实验动物模型。方法:90只2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A、B、C3组,A组采用阴茎根部内荷包缝合法,B组采用包皮折叠缝合法包埋阴茎,C组为假手术组。在180d内观察两种方法的包埋效果。结果:A组术后4只死于急性尿潴留,5只因尿道口周围软组织感染、皮肤破溃导致包埋失败,3只因包埋过松阴茎伸出;B组术后1只死于麻醉,2只死于急性尿潴留;因阴茎发育和勃起,A组有7只、B组有10只阴茎伸出;C组1只死于麻醉。A组和B组中其余大鼠均有较好的包埋效果,A组包埋成功率为36.7%,B组为56.7%,而且可以在实验中任何时候解除包埋。结论:包皮折叠缝合法和阴茎根部内荷包缝合法均能建立稳定的、且与人类隐匿阴茎自然病程较为一致的2周龄大鼠隐匿阴茎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88.
目的:观察甲基强的松龙(MP)不同用法对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术后神经功能的影响,探讨最佳用药方案。方法:选择2005年1月至2006年8月在我院脊柱外科手术治疗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83例,男48例、女35例;年龄35~65岁,平均52岁;前路减压手术65例,后路减压手术18例。将患者随机分为4组:A组,术中使用MP组(n=20),脊髓减压前30min静脉快速滴注MP1000mg;B组,术后使用MP组(n=23),即术中不使用,术后1h开始静脉滴注MP80mg,每日2次,连续使用5d;C组,术中、术后使用MP组(n=19),脊髓减压前30min静脉快速滴注MP1000mg;术后1h开始静脉滴注MP80mg,每日2次,连续使用5d;D组,空白对照组(n=21),术中、术后均不使用MP。术前和术后1d、2周、3个月分别用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评分标准对患者神经功能评分,记录应用MP的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前各组患者ASIA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d、2周和3个月时,A、C组ASIA评分较B、D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C组、B组与D组的ASIA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组间并发症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颈脊髓减压前30min快速静脉滴注MP1000mg能够显著改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术后近期的神经功能,术后小剂量应用MP则无明显改善效果。  相似文献   
89.
磷酸钙水泥填充固定桡骨远端骨折的抗旋转生物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对磷酸钙水泥(CPC)填充固定桡骨远端骨折的抗旋转应力进行评价,并与传统的克氏针固定方法进行比较。方法18根人桡骨标本制备桡骨远端骨折伴骨缺损模型,随机分为三组:克氏针固定组、CPC固定组和CPC 克氏针联合固定组。设定扭转速度为5°/min,最大扭转角度为10°时停止。记录扭转刚度、10°内的最大扭矩及所对应的最大扭角。结果在10°的扭转范围内,CPC固定组、CPC 克氏针联合固定组的扭转刚度、最大扭矩均比克氏针固定组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最大扭转角度分别为4.3°和5.0°,均比克氏针组(9.6°)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PC固定组与CPC 克氏针联合固定组之间的扭转刚度、最大扭矩及最大扭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旋转角度小于4°范围内,CPC的抗旋转固定强度要比克氏针大,超过这个范围,骨水泥就会发生断裂,CPC的有效固定范围比克氏针要小。  相似文献   
90.
Esophageal perforation is associated with a significant risk of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We report herein a case of lye-induced esophageal perforation managed successfully by employing endoscopic T-tube placement with a successful outcom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