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730篇
  免费   4912篇
  国内免费   2519篇
耳鼻咽喉   424篇
儿科学   718篇
妇产科学   356篇
基础医学   2516篇
口腔科学   849篇
临床医学   5468篇
内科学   3965篇
皮肤病学   402篇
神经病学   829篇
特种医学   1591篇
外科学   3856篇
综合类   12901篇
现状与发展   10篇
预防医学   5136篇
眼科学   639篇
药学   5807篇
  65篇
中国医学   5566篇
肿瘤学   2063篇
  2024年   152篇
  2023年   637篇
  2022年   1528篇
  2021年   1955篇
  2020年   1671篇
  2019年   880篇
  2018年   907篇
  2017年   1271篇
  2016年   959篇
  2015年   1912篇
  2014年   2414篇
  2013年   3126篇
  2012年   4474篇
  2011年   4772篇
  2010年   4298篇
  2009年   3716篇
  2008年   3675篇
  2007年   3507篇
  2006年   3009篇
  2005年   2317篇
  2004年   1659篇
  2003年   1287篇
  2002年   960篇
  2001年   857篇
  2000年   649篇
  1999年   229篇
  1998年   52篇
  1997年   50篇
  1996年   50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5篇
  1966年   2篇
  1965年   4篇
  1964年   2篇
  1962年   2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5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71.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瘦素(LP)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测定急性心肌梗死组(AMI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A组)、对照组(健康体检者)血浆LP及CRP浓度,分析LP、CRP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以及LP与CRP的相关性。结果AMI组、UA组患者血浆LP、CRP浓度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2组患者血浆LP与CRP浓度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AMI组血浆LP、CRP浓度比UA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血浆LP及CRP浓度与ACS病情严重性呈正相关,且LP与CRP浓度呈正相关。说明LP与CRP共同参与组织炎症反应,是ACS重要的危险因素及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72.
在监测灭菌器内室冷空气排除效果中,探索一种优于 B- D试验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73.
目的考察不同产地独一味药材品质。方法根据2005版《中国药典》,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独一味中的总黄酮含量,RP-HPLC法测定黄酮类成分木犀草素的含量。结果测定了西藏江孜等6个不同产地独一味中木犀草素和总黄酮的含量。结论不同产地、同一产地不同部位独一味中木犀草素和总黄酮含量差异很大,其品质差异因素有待进一步考察。  相似文献   
74.
地骨皮降血糖有效成分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地骨皮水煎剂的降血糖作用及其有效成分。方法制备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模型后,将其分为模型对照组、β-丙氨酸(牛磺酸转运抑制剂)处理组、降糖灵治疗组、地骨皮治疗组和“β-丙氨酸处理+地骨皮治疗组”,分别灌服生理盐水、1%β-丙氨酸饮水、灌服降糖灵水溶液、灌服地骨皮水煎剂、1%β-丙氨酸饮水+灌服地骨皮水煎剂处理14d后,测定小鼠空腹血糖。结果给药后降糖灵治疗组、地骨皮治疗组、“β-丙氨酸处理+地骨皮治疗组”血糖较治疗前有极显著降低(P〈0.01);β-丙氨酸处理组血糖与治疗前无差异(P〉0.05)。给药后降糖灵治疗组、地骨皮治疗纽、β-丙氨酸处理+地骨皮治疗组”血糖与模型对照组、β-丙氨酸处理组血糖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而模型对照组与β-丙氨酸处理组血糖差异显著(P〈0.05)。结论地骨皮水煎剂有明显的降血糖作用,β-丙氨酸无降血糖作用;地骨皮水煎剂的降糖作用与其所含牛磺酸有关,牛磺酸是地骨皮降血糖的有效成分之一。  相似文献   
75.
电针结合电疗治疗老年习惯性便秘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电针结合电疗治疗老年习惯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老年习惯性便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运用电针结合电疗治疗,对照组30例服用麻仁软胶囊治疗。治疗第5天、第10天及随访1周时分别观察两组的总体疗效和主要症状变化。结果治疗组在这3个时段的总体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主要症状中便次和粪质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结合电疗治疗老年习惯性便秘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76.
不孕与情志关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为情志异常是影响女子不孕的重要因素。肝失疏泄可使气机失调,影响月经周期阴阳消长转化,导致排卵障碍,破坏肾气-天癸-冲任-胞宫生殖轴的协调与平衡,导致不孕。治疗当以疏肝解郁为主,辅以养血理脾,并应注重情志调节。  相似文献   
77.
目的:探讨survivin反义寡核苷酸(ASODN)对人肝癌细胞HepG2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肝细胞癌(HCC)组织中survivin的表达。采用脂质体介导survivin ASODN体外转染人肝癌细胞株HepG2,Western blot检测细胞survivin蛋白的表达,FCM检测细胞的凋亡率,观察细胞在软琼脂中的集落形成能力。建立人肝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观察survivin ASODN的体内抑癌作用。 结果:(1)肝癌组织中survivin表达阳性率为75.8%(25/33),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和正常肝组织(P<0.01);(2)survivin ASODN体外转染可明显下调HepG2细胞survivin蛋白表达,ASODN组HepG2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和SODN组(P<0.01),ASODN组HepG2细胞在软琼脂中形成的集落数目明显少于空白对照组和SODN组(P<0.01);(3)ASODN组瘤体生长速度较空白对照组和SODN组明显减慢(P<0.01),ASODN组瘤体重量较空白对照组和SODN组明显减轻(P<0.05)。结论:Survivin在HCC组织中高表达;survivin ASODN可以诱导HepG2细胞凋亡,在体外实验和动物实验中对HepG2细胞生长都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8.
7 小儿胆石症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小儿胆石症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分析22例小儿胆石症的临床资料,20例行手术治疗,2例行非手术治疗。14例行胆囊切除术(其中8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3例行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2例行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1例行胆总管囊肿切除、肝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结果18例经手术治疗后症状消失,术后1例出现胆瘘,经引流后痊愈,1例右肝管内结石残留。18例(81.8%)得到随访,4例失访。随访5个月至7年,患儿生长发育正常,3例偶有腹痛、腹胀,1例行二次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术后恢复顺利。行非手术治疗的2例病人经保守治疗后近期症状缓解,其中1例症状反复发作。结论对有腹痛者首选B超检查,对有胆总管扩张或黄疸的患儿结合CT检查可提高正确诊断率;症状明显的胆石症应早期手术治疗;腹腔镜可作为胆囊切除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9.
目的探讨离心力刺激对猪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体外成软骨分化的作用,以及对三维支架上构建组织工程化软骨的影响,明确力学刺激与细胞分化及组织形成的关系,为体外软骨构建提供适当参数。方法抽取8周龄猪髂嵴骨髓,应用贴壁法分选单个核细胞,体外培养扩增后获得第2代BMSCs,以5.0×107/cm3的细胞密度接种到聚羟基乙酸(PGA)制成的圆柱形三维支架上,7d后分成4组,在不同的力学条件及诱导条件下培养。8周后取材,行相关检测。结果力学诱导组形成的组织呈白色,细腻光泽,形状规则,体积无明显改变,有良好的弹性和硬度,并具有典型的软骨陷窝结构和大量软骨特异性细胞外基质,Ⅱ型胶原及丰富的聚合蛋白多糖(GAG)成分。GAG含量为(6.0±1.2)mg/g,抗压强度为(2.2±0.8)kPa,弹性模量为(7.4±1.6)kPa。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其他各组。结论力学刺激有利于促进BMSCs成软骨分化,并在三维支架材料上构建组织工程化软骨。  相似文献   
80.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全产程中的镇痛效果及对母婴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①目的 探讨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全产程中的镇痛效果以及对母婴的影响。②方法 选择ASAⅠ~Ⅱ级、无禁忌证的单胎头位临产初产妇 30 0例 ,随机分为腰硬组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 )、硬外组 (硬膜外麻醉 )和对照组 (未用任何麻醉方法 )各 10 0例。行L2~ 3 椎间隙一点穿刺并一次成功。分别观察镇痛效果、起效时间、用药量、副作用、产程、分娩方式及母婴情况。③结果 腰硬组镇痛效果、起效时间以及用药量明显优于硬外组(uc=5 .34,t=16 .92~ 2 9.6 9,P <0 .0 1) ;与对照组比较 ,宫颈扩张加速 ,第一产程明显缩短 ,而第二产程延长 (t =3.34~ 4 8.4 9,P <0 .0 1) ,剖宫产率明显下降 ,而阴道助产率增高 ,胎儿宫内窘迫的发生率下降 (χ2 =6 .82~ 2 0 .35 ,P <0 .0 1)。④结论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用于分娩镇痛优于硬膜外麻醉 ,是一种安全有效、更适合全产程镇痛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