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560篇
  免费   3622篇
  国内免费   2291篇
耳鼻咽喉   474篇
儿科学   359篇
妇产科学   196篇
基础医学   2808篇
口腔科学   497篇
临床医学   4075篇
内科学   3569篇
皮肤病学   531篇
神经病学   1265篇
特种医学   1321篇
外国民族医学   6篇
外科学   3255篇
综合类   7492篇
现状与发展   14篇
一般理论   1篇
预防医学   2982篇
眼科学   665篇
药学   3868篇
  51篇
中国医学   2894篇
肿瘤学   2150篇
  2024年   112篇
  2023年   502篇
  2022年   1148篇
  2021年   1818篇
  2020年   1533篇
  2019年   1070篇
  2018年   1184篇
  2017年   1245篇
  2016年   1022篇
  2015年   1671篇
  2014年   2104篇
  2013年   2250篇
  2012年   2997篇
  2011年   3217篇
  2010年   2476篇
  2009年   2084篇
  2008年   2141篇
  2007年   1999篇
  2006年   1741篇
  2005年   1468篇
  2004年   986篇
  2003年   940篇
  2002年   632篇
  2001年   546篇
  2000年   442篇
  1999年   252篇
  1998年   130篇
  1997年   126篇
  1996年   109篇
  1995年   96篇
  1994年   73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50篇
  1991年   42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42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31篇
  1986年   28篇
  1985年   24篇
  1984年   2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7篇
  1979年   3篇
  1975年   1篇
  1964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目的]分析讨论桡骨小头假体置换治疗MasonⅢ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双极桡骨小头假体对7例成人MasonⅢ型骨折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结果]随访6-11个月,按照Morrey和Broberg的肘部功能评分标准进行评定,总的优良率达83%。[结论]桡骨小头假体置换对成人MasonⅢ型骨折的治疗非常适合。  相似文献   
52.
高压氧预适应对大鼠高原颅脑损伤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压氧(HBO)预适应对高原颅脑损伤(TBI)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将7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平原组、高原组和高压氧预适应组,各组按Feeney自由落体撞击法制作TBI模型,并通过低压氧舱模拟高原环境。采用Longa评分法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oor DRT4激光多普勒血流监测仪和LICOX CMP组织氧分压监测仪分别监测伤区局部脑血流(rCBF)和局部脑组织氧分压(PbtiO2)变化,利用光镜观察伤区脑组织的病理学改变。结果伤后24h高原组较平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上升。rCBF和PbtiO2下降,病理损伤加重;高压氧预适应组较高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P〈0.05),rCBF和PbtiO2升高(均为P〈0.05)病理损伤减轻。结论高压氧预适应可诱导对高原颅脑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改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53.
目的:研究胃肠道癌肿患者外周血CD4^+CD25^+FOXP3^+调节性T(Treg)细胞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通过免疫荧光术及流式细胞仪检测20例胃癌患者及20例结肠癌患者外周血CD4^+CD25^+FOXP3^+Treg细胞、CD4^+CD25^+high Treg细胞、CD4^+T细胞及CD4^+ CTLA-4^+T细胞。结果:胃癌组、结肠癌组与健康献血者比较外周血CD4^+CD25^+FOXP3^+ Treg细胞、CD4^+CD25^+high Treg细胞及CD4^+CTLA-4^+T细胞显著增多,CD4^+T细胞显著减少;胃癌、结肠癌患者之间其外周血中CD4^+CD25^+FOXP3^+Treg细胞、CD4^+CD25^+high Treg细胞、CD4^+T细胞及CD4^+CTLA-4^+T细胞无显著差异。结论:胃肠道癌肿患者外周血CD4^+CD25^+FOXP3^+Treg细胞显著高于健康献血者,这可能与胃肠道癌肿患者的免疫抑制和肿瘤的进展相关。  相似文献   
54.
裴君 《上海针灸杂志》2009,28(8):450-451
目的观察针刺推拿中药综合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方法设综合组80例、电针组42例、推拿组68例和中药组36例,进行疗效比较分析。结果综合组有效率为93.8%,电针组有效率为73.8%,推拿组有效率为86.8%,中药组有效率为69.4%,综合组有效率与其他几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电针、推拿、中药相结合的综合疗法治疗颈性眩晕集诸单一疗法之精华,避免单一疗法的局限性,可提高有效率。  相似文献   
55.
维药无花果叶对抗大鼠泼尼松性骨质疏松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维药无花果叶醇提物对泼尼松致大鼠骨质疏松的对抗作用。方法:将50只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泼尼松模型组和维药无花果叶醇提物高、中、低(10mg/kg、20mg/kg、30mg/kg)剂量组,每组10只。分别灌胃相应药物,每日1次,连续8周后取血清检测生化指标,对骨进行组织切片检查,长度、宽度以及骨质的测量。结果:泼尼松模型组大鼠股骨重量、尺骨羟脯氨酸和骨钙含量比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胫骨骨髓腔中脂肪组织增多(P〈0.01),血浆胆固醇(TG)含量上升、碱性磷酸酶(ALP)和高密度脂蛋白(吼)含量下降(P〈0.01)。维药无花果叶醇提组能有效提高骨的重量和骨质的含量(P〈0.01),减少骨髓腔中脂肪的含量,升高碱性磷酸酶和高密度脂蛋白含量(P〈0.01)。结论:泼尼松可抑制大鼠的,肾生长及引起骨丢失,而维药无花果叶醇提物可有良好的对抗作用。  相似文献   
56.
高能量损伤导致的下肢严重开放性损伤的保肢治疗,对骨科医生来说是一个挑战。随着修复重建技术的提高和术后辅助治疗的完善,给保肢治疗带来了希望,但总体疗效仍不理想。我院自2003年1月~2004年12月共对32例下肢严重损伤患者行保肢治疗,现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保肢的指征、肢体重建的方法与时机及保肢失败的原因。  相似文献   
57.
低血容量性休克大鼠心肌细胞Ca2+浓度及膜电位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旨在探讨低血容量性休克大鼠心肌细胞Ca2 浓度及其膜电位的变化.方法 选用Wistar大鼠84只,随机分成休克高渗复苏组(HES组)、生理盐水复苏组(NS组).建立休克模型,按7个时相(休克前、休克、复苏后5、15、30、60、90min)处死大鼠.取心室肌细胞培养传代,用Fluo-4/AM为游离钙荧光探针、JC-1荧光染色,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不同时相心肌细胞Ca2 浓度及线粒体膜电位.结果 HES组在休克、复苏后5、15、30min各时间点心肌细胞Ca2 浓度较休克前明显升高,其膜电位较休克前显著降低(P<0.01);在复苏后60、90min心肌细胞Ca2 浓度及线粒体膜电位与休克时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NS组在休克、复苏后各个时相与休克前比较心肌细胞Ca2 浓度均明显升高,其膜电位明显下降(P<0.01);复苏后各时间点与休克时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HSE组和NS组在休克后60、90min心肌细胞Ca2 浓度及其膜电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低血容量性休克可诱发大鼠心肌细胞Ca2 浓度升高,线粒体膜电位下降,导致心肌细胞电生理活动障碍;高渗盐溶液不但可改善低血容量休克时心肌细胞Ca2 浓度,而且能有效地稳定其线粒体膜电位;而生理盐水对心肌细胞Ca2 浓度及其膜电位的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58.
目的 探讨Caveolin-1基因对乳腺癌细胞系Hs578T耐药株(Hs578T/Dox)生长和凋亡的影响. 方法在乳腺癌细胞系Hs578T耐药株中转染Caveolin-1基因,构建高表达Caveolin-1蛋白的细胞系(Hs578T/Dox-cav),通过Western Blot方法证实转染成功.将这2种细胞以同样的条件培养96h,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分布.比较转染前后细胞的细胞周期分布的不同.应用软琼脂培养法比较转染前后细胞抛锚生长能力的变化以及对促凋亡剂(staurosporine)的不同反应.结果 转染Caveolin-1后明显促进了所用细胞株由G1期向G2期的转变(P<0.01).自然凋亡率显著下降.抛锚生长能力增加,缓解了对staurosporine的反应.结论 Caveolin-1促进乳腺癌细胞系Hs578T耐药株生长和增殖,抑制凋亡.  相似文献   
59.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血管性痴呆(V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4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针灸组及药物组,治疗21d,观察治疗前后智力测定量表(MMSE)、日常生活能力表(ADL)评分值变化。结果两组各临床疗效指标均有改善,尤以针灸组显著。结论在针灸治疗的基础上,配合药物治疗VD患者,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0.
注射用丹参分子排阻色谱及指纹图谱差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注射用丹参质量差异的分析方法.方法 取临床不良反应有差异的不同批号的样品进行平行比对试验,分别应用凝胶分子排阻色谱、碳十八反相液相色谱进行指纹图谱分析,通过综合差减分析揭示非小分子酚酸类成分信息.结果 注射用丹参的凝胶分子排阻色谱有显著的批间差异,非小分子酚酸类成分批间差异显著,与豚鼠急性毒性反应程度相对应.结论 非小分子酚酸类成分应作为丹参系列注射剂质量控制的重点.提出谱毒学研究是中药注射剂安全性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