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179篇
  免费   3326篇
  国内免费   1758篇
耳鼻咽喉   295篇
儿科学   650篇
妇产科学   140篇
基础医学   2020篇
口腔科学   749篇
临床医学   4075篇
内科学   2760篇
皮肤病学   348篇
神经病学   775篇
特种医学   1237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2948篇
综合类   9068篇
现状与发展   8篇
预防医学   4034篇
眼科学   285篇
药学   4026篇
  36篇
中国医学   3279篇
肿瘤学   1528篇
  2024年   98篇
  2023年   387篇
  2022年   1029篇
  2021年   1265篇
  2020年   1125篇
  2019年   629篇
  2018年   619篇
  2017年   1009篇
  2016年   650篇
  2015年   1314篇
  2014年   1754篇
  2013年   2038篇
  2012年   3098篇
  2011年   3083篇
  2010年   2860篇
  2009年   2638篇
  2008年   2732篇
  2007年   2611篇
  2006年   2359篇
  2005年   1787篇
  2004年   1296篇
  2003年   1006篇
  2002年   819篇
  2001年   679篇
  2000年   551篇
  1999年   249篇
  1998年   80篇
  1997年   77篇
  1996年   67篇
  1995年   59篇
  1994年   53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8篇
  1966年   4篇
  1958年   5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6篇
  1955年   4篇
  1954年   4篇
  194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目的建立滑膜炎颗粒剂中原儿茶醛的含量测定方法质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方中原儿茶醛进行含量测定。结果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结果表明原儿茶醛在0.1005~1.005μg范围内呈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22%;RSD为0.72%。结论本法简便,重现性好、结果可靠,可作为控制滑膜炎颗粒剂的质量方法。  相似文献   
72.
目的观察由半乳糖化白蛋白磁性纳米粒运载的阿霉素经舌静脉给药后在大鼠体内的的分布状况.方法全部大鼠随机分为四组,经舌静脉,按分组分别注射相应药物,剂量均为阿霉素2.5 mg/kg体重.取全血、心、肺、肝、脾、肾.全血制成血浆,器官组织制成匀浆,盐酸乙醇法提取阿霉素,用荧光光度计测量.结果静脉注射同等剂量、不同剂型的阿霉素药物后,阿霉素在器官中的蓄积程度从高到低:肝:D靶肝>D非靶肝、C>B>A;心脏、肾、血浆:A>B>D、C;脾:B>A、C、D;肺:B>A>C、D.磁性阿霉素白蛋白纳米粒注入体内后,在心、肺、肝、脾、肾中的药物浓度在15~30min达峰值,而半乳糖化后,阿霉素的药物峰值提前到5 min或之前.外加磁场和未加磁场的半乳糖化白蛋白磁性阿霉素纳米粒组的药物靶向指数和药物选择指数是均高于磁性白蛋白纳米粒.结论磁性阿霉素白蛋白纳米粒经半乳糖化后,可显著增强阿霉素对肝脏的靶向性,并显著降低心、肺、脾、肾、血浆肝外器官的组织阿霉素浓度.利用外加磁场,可提高阿霉素在肝脏特定部位蓄积的能力.因此,静脉注射半乳糖化白蛋白磁性阿霉素纳米粒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3.
目的观察半乳糖化白蛋白磁性阿霉素纳米粒(ADR-GHMN)在正常肝脏中的靶向性,并观察ADR-GHMN在全身各脏器的分布特征及外加磁场对其分布的影响.方法大鼠正中开腹,肝动脉插管并固定,肝动脉注射125I-ADR-GHMN(相当于阿霉素0.5 mg/kg),左外叶加磁场,磁场应用30 min,移去磁场后,动物立即处死;对照组:肝动脉注射ADR-GHMN,左外叶不加磁场,30min后,移去磁场后,动物立即处死,立即取靶区肝、非靶区肝、肾、心、肺、小肠、脾及周围血作γ计数.肝组织作病理切片.结果注入的纳米粒75~85%分布于肝脏,其它脏器极少.病理切片显示磁区小动脉见大量纳米粒存在,对照组及非磁区肝中纳米粒很少见.结论ADR-GHMN在正常肝组织中有明显的磁靶向性;在磁场作用下,ADR-GHMN主要分布于肝脏,其它脏器含量很少;试验组肾、心、肺、小肠、脾及外周血于对照组的放射活性比较明显降低,表明磁性物质的存在使这些脏器的相对药物暴露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74.
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是各种病因所致心脏病的终末阶段,也是导致临床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长期使用β受体阻滞剂可以减轻心衰症状,改善临床状态.2007年5月~2009年1月,我院采用倍他乐克治疗CHF25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5.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结合术中内窥镜治疗结直肠良性病变的方法和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6月至2006年12月13例结直肠良性病变以腹腔镜结合术中内窥镜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结肠多发性息肉1例,息肉3枚,直径1.5 cm~2.5 cm,乙状结肠、降结肠和直肠上段单发息肉或腺瘤11例,病变直径1.5 cm~3.0 cm,降结肠憩室并出血1例,直径1 cm,全部患者均在腹腔镜下结合术中内窥镜定位,经腹壁小切口找到定位处肠管切开后完整切除病变或缝扎憩室.无术后并发症.结论 腹腔镜结合术中内窥镜治疗结直肠良性病变定位准确、创伤小、安全有效,适合结直肠大部分位置良性疾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76.
术后早期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腹部术后早期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特点及诊断与治疗。方法 回顾性总结我院14年间7例腹部术后早期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患者均体胖,主要临床表现为持续剧烈的腹痛和呕吐,腹部体征相比较轻;有2例甚至出现全身中毒症状。腹部X线检查均提示肠梗阻;4例腹部CT检查,其中3例提示本病;6例术前腹腔穿刺出血性液体。7例患者均予以手术探查,分别切除长度不一的坏死小肠段。2例术后出现短肠综合征,其中1例因严重营养不良,衰竭死亡。4例术后反复出现门静脉、肠系膜静脉和髂静脉血栓,需出院后长期服用肠溶阿斯匹林或华法令钠。结论 术后早期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在临床上无何特异性的症状和体征,极易误诊。治疗方面应强调及时地剖腹探查并配合使用全身性的抗凝溶栓药物。  相似文献   
77.
目的研究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关系。方法采用夹心酶联免疫分析的方法测定6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和40名健康对照血清IGFⅠ水平,并比较两组IGF1、血脂[胆固醇(Chol)、三酰甘油(TG)]、空腹血糖(Glu)、丙氨酸转氨酶(ALT)的测定结果。结果脂肪肝组的血清IGF1水平为(162.0±46.6)ng/ml,健康组血清IGF1水平为(189.0±37.4)ng/ml,结果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两组的TG、Glu差异也有显著性(P<0.05),其他指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IGF1水平下降与脂肪肝的形成有关,同时可能加重凋亡对已发生脂肪变性的肝细胞的损伤。  相似文献   
78.
小脑幕切迹疝CT诊断及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脑切迹疝的CT早期表现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临床诊断为小脑切迹疝75例CT表现和临床分型进行分析。结果:小脑切迹疝CT表现鞍上池、脚间池、环池、四叠池缩小变形或闭塞分别占52/75、52/75、47/75、20/75。中脑变形移位33/75,脑室系统扩张(侧、三脑室)7/75,蛛网膜下腔出血占26/75。临床分前疝、后疝、全疝、环疝,各占24/75、31/75、16/75、4/75。行脑定位抽吸术治疗27例,外科手术34例。结论:小脑切迹疝CT表现具有特征性,脑疝早期可无典型脑疝临床表现,而CT检查可早期诊断,且优于其他检查。  相似文献   
79.
5 106例剖宫产手术剖宫产率、指征及母儿预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剖宫产率升高的原因及指征的变化以及指征与母儿预后的关系。方法对5106例剖宫产手术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平均剖宫产率33.9%,剖宫产率逐年在增加,1995年为25.78%,2003年为43.8%,2004年为40.91%,前后5年间差异有显著性(P<0.001〉。其中以社会因素及胎儿窘迫为指征的剖宫产率增加显著,两组间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剖宫产的上升,围产儿窒息及死亡率并没有明显下降,且在择期剖宫产手术中,子宫切除率及产后出血率较阴道试产后手术组为高。结论剖宫产并不是绝对安全的分娩方式,剖宫产率的升高并没有明显降低围产儿窒息及死亡率。并且,择期剖宫产术的母儿预后较临产后手术母儿预后为差。剖宫产率的上升因素中以社会因素及胎儿窘迫变化最大,因此,剖宫产率的增加已不是一个单纯的医疗问题,而是一个社会问题,应引起广大社会和专家的关注。  相似文献   
80.
本文叙述西门子型号为Polydoros 80/100的新型X线主机,该主机采用微电脑控制技术、光纤维传输技术及中频技术,X射线剂量精度高,影像质量优良,故障率低,是一种技术较为成熟的X线主机,也是当今西门子公司产品的主流机种。该机的安装调试具有一定难度,本文同时针对这一问题进行讨论,并总结归纳出一套安装调试全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