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5886篇
  免费   30344篇
  国内免费   17369篇
耳鼻咽喉   3094篇
儿科学   5364篇
妇产科学   2490篇
基础医学   21138篇
口腔科学   5768篇
临床医学   38359篇
内科学   31285篇
皮肤病学   3795篇
神经病学   7733篇
特种医学   11599篇
外国民族医学   34篇
外科学   30463篇
综合类   81339篇
现状与发展   85篇
一般理论   17篇
预防医学   34347篇
眼科学   4279篇
药学   38782篇
  403篇
中国医学   27868篇
肿瘤学   15357篇
  2024年   947篇
  2023年   3705篇
  2022年   8994篇
  2021年   12500篇
  2020年   10770篇
  2019年   6277篇
  2018年   6763篇
  2017年   8729篇
  2016年   6956篇
  2015年   11961篇
  2014年   16001篇
  2013年   19583篇
  2012年   28010篇
  2011年   29605篇
  2010年   25841篇
  2009年   23364篇
  2008年   24509篇
  2007年   23583篇
  2006年   21240篇
  2005年   17591篇
  2004年   12468篇
  2003年   10325篇
  2002年   8141篇
  2001年   7392篇
  2000年   6040篇
  1999年   2981篇
  1998年   1111篇
  1997年   1060篇
  1996年   920篇
  1995年   781篇
  1994年   712篇
  1993年   467篇
  1992年   638篇
  1991年   491篇
  1990年   484篇
  1989年   401篇
  1988年   327篇
  1987年   316篇
  1986年   263篇
  1985年   215篇
  1984年   155篇
  1983年   117篇
  1982年   101篇
  1981年   72篇
  1980年   42篇
  1979年   75篇
  1978年   38篇
  1974年   36篇
  1973年   33篇
  1972年   4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目的探讨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AI)指导全凭静脉麻醉期间病人输注异丙酚的效果。方法择期全麻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人60例,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2组(n=30):试验组(Ⅰ组)和对照组(Ⅱ组)。静脉诱导气管插管后,持续输注0.2μg·kg-1·min-1瑞芬太尼以维持合适的麻醉深度。Ⅰ组通过监测AAI调节异丙酚输注速率,使AAI维持在30以下,Ⅱ组根据病人血压及心率调节异丙酚输注速率,每5分钟增减0.01 mg·kg-1·min-1异丙酚。记录气腹前(T1)、气腹后(T2)、分离胆囊(T3)、腹腔冲洗(T4)、手术结束(T5)时2组的血压、心率、AAI和输注异丙酚的速率,同时记录2组异丙酚、维库溴铵、瑞芬太尼用量、术毕睁眼时间、应答时间和拔管时间。结果2组各时间点AA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Ⅱ组相比,Ⅰ组输注异丙酚速率以及总用量减少(P<0.05)。术后24 h随访病人均无术中知晓。结论AAI指导全凭静脉麻醉输注异丙酚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人,可较好的控制麻醉深度,指导合理用药,避免病人术中知晓。  相似文献   
992.
前列腺癌组织中性激素受体表达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定性分析雄激素受体(AR)、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在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和前列腺癌(PCa)组织中的阳性表达,为激素治疗PCa和预后判断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采用免疫组化DAKO Envision二步法,分析30例BPH与32例PCa标本中AR、ER、PR的阳性表达情况。结果:AR、ER、PR阳性数BPH组分别为22、10、6例;PCa组分别为18、14、2例,两组差异无显著性。随访30例PCa患者术后的生存期表明:AR表达阳性者平均生存时间为6.41年,AR阴性者为4.28年,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PH和PCa患者在性激素受体表达上的差异无显著意义;PCa患者中AR表达阳性者平均生存时间长于AR阴性者,后者的预后较差,对AR阴性者行激素治疗效果不确定。  相似文献   
993.
不同种属脱细胞真皮与自体皮复合移植的比较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 观察不同种属脱细胞真皮基质 (acellulardermalmatrix,ADM)与自体皮复合移植的效果 ,为异种ADM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本地产白色小猪 6头 ,分为异种 (人 )ADM +自体刃厚皮组 (A组 )、同种异体 (猪 )ADM +自体刃厚皮组 (B组 )、单纯自体刃厚皮组 (C组 )及单纯自体中厚皮组 (D组 )。观察术后 2、4、8、12、2 4周内移植物存活率 ,以及移植皮片收缩程度、移植区组织学变化等情况。 结果 A、B组移植后皮片外观光滑、有弹性 ;两组均获得了满意的皮片成活率 ,并可迅速诱导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等宿主修复细胞的长入 ;两组移植皮片收缩面积有大于C、D组的趋势 (P <0.0 5);术后 2 4周移植区组织与单纯中厚皮移植组织结构一致。 结论 在观察期内(复合移植后 2 4周 ) ,与自体皮复合移植时 ,同、异种ADM具有相近的生物学作用 ,异种来源的ADM可能具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94.
建立裸小鼠大肠癌肝脏微转移模型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一种建立裸小鼠癌肝脏微转移模型的方法。方法:运用盲肠造疝原位瘤块接种法建立裸小鼠的大肠癌模型,同时以Alu基因为标志,利用PCR法检测接种后不同时期的裸小鼠肝脏中发生微转移的肿瘤细胞。结果:盲肠原位接种瘤块后2周,大部分裸小鼠均长出直径1cm的盲肠实体,接种成功率为88%。接种后4-6周的裸小鼠中,常规病理检查未发现异常,57.1%(4/7)肝组织中检测到Alu基因,表明裸小鼠肝脏中存在着微转移的肿瘤细胞。结论:利用盲肠造疝瘤块原位接种法建立裸小鼠的大肠癌模型,方法简单且成功率高,同时易于观察肿瘤的生长,这一发现可为以后大肠癌微转移的基础研究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995.
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方法与肌电图变化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是导致腰腿痛的主要病因,本研究对具有典型临床症状、相应体征及MR或CT等影像学资料确诊的LDH,采用规范化非手术治疗,经规范化保守治疗无效者选用手术治疗,治疗前后均行肌电图(elec-tromyograptly,EMG)检查,旨在探讨肌电图变化与治  相似文献   
996.
目的:建立一种因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而诱导的大鼠局灶性脑梗死模型。方法:取S—D大鼠11只,分离左侧颈总动脉、颈外动脉和颈内动脉。结扎左颈外动脉远心端,夹闭左翼腭动脉和颈总动脉,经颈外动脉逆行插管并缓慢注入月桂酸钠至颈内动脉系统,造成大脑中动脉血管内皮细胞受损。结果:从模型动物的行为表现、梗死灶形态学和病理学进行考察,10只大鼠均产生一定程度的脑梗死表现,造模成功率为90.9%。结论:该模型的稳定性和重复性较好,能在大脑中动脉的供血区产生恒定的梗死灶,适合进行脑缺血损伤的有关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997.
①目的 提高前列腺增生症的手术治疗效果。②方法 采用Madigan手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42例。③结果 42例均手术成功,25例尿道完整,17例损伤尿道缝合修复;术后出血少,恢复快;术后随访4-85个月,病人无尿道狭窄,尿失禁等并发症。④结论 Madigan手术为较理想的前列腺增生症开放手术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总结手助的腹腔镜巨脾切除手术技术。方法 :用手助技术完成腹腔镜巨脾和胆囊联合切除术治疗 1例脾肿大、脾功能亢进伴胆囊结石患者。结果 :4 5h完成手术 ,术中出血较少。患者术后恢复良好。结论 :手助的腹腔镜巨脾和胆囊联合切除术操作安全 ,手术时间短 ,技术上完全可行  相似文献   
999.
肾下型腹主动脉瘤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总结26例肾下型腹主动脉瘤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近5年多来手术治疗26例肾下型腹主动脉瘤的临床资料,全组26例,术前均经影像检查证实诊断。行择期手术21例,破裂型腹主动脉瘤急诊手术5例。26例均行腹主动脉瘤切除,人工血管重建术。结果围手术期死亡2例,均为急症手术患者,总病死率7.7%,急诊手术病死率40.0%。随访时间1-5年。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6%,88%,75%。死亡原因均与腹主动脉瘤和手术无关。结论CTA检查是诊断腹主动脉瘤的可靠方法。手术治疗仍是治疗腹主动脉瘤的重要方法。瘤体直径不是决定手术的唯一指征。影响手术的危险因素主要是高龄、严重的心肺疾病和肾功能不全。  相似文献   
1000.
虹吸原理在静脉穿刺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虹吸原理在静脉穿刺中的应用 ,提高静脉穿刺的成功率。方法 :随机将 84例患者分为两组 ,一组用虹吸穿刺法 ,即将输液瓶放置在离穿刺部位 6 0cm左右的下方穿刺 ;一组用常规法。结果 :两组中用虹吸法立即回血占 88 1% ,用常规方法立即回血占 2 1 4 %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此法提高了静脉穿刺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