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0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24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38篇
综合类   29篇
预防医学   2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9篇
中国医学   56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71.
目的:探讨人神经干细胞(hNSCs)移植对脊髓损伤大鼠后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取2~3个月流产胎儿海马区组织,体外培养神经干细胞;采用通用型脊髓打击器将24只成年SD大鼠制成脊髓损伤模型,伤后第8天随机分为移植组和对照组,于损伤中心分别注入CM-DiI标记的hNSCs悬液和DMEM/F12培养液。分别于hNSCs移植后当天及1、2、3、4、6、8周采用Basso,Beattie,Bresnahan(BBB)行为功能评定量表评估大鼠后肢运动功能恢复情况。移植后第4、8周取损伤部位脊髓,行病理切片,免疫组化方法观察移植细胞的存活和迁移,并检测损伤脊髓处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神经元核心抗原(NeuN)、2,3-环核苷酸磷酸二酯酶(CNPase)、神经巢蛋白(Nestin)等抗原的表达。结果:移植组后肢运动功能评分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升高,移植1周时后肢运动功能有所改善,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6.4±0.99 vs 6.0±0.93,P>0.05);移植4周时后肢运动功能比1周时有明显恢复,BBB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9.7±1.04 vs 7.4±0.95,P<0.05);移植的hNSCs可在损伤脊髓处长时间存活(至少8周),并分化为神经元、少突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结论:人神经干细胞可在损伤脊髓处向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分化,并能促进脊髓损伤大鼠后肢运动功能的部分恢复。  相似文献   
72.
目的:观察并总结运用中药疗法内服与外洗治疗季节性皮肤瘙痒症的疗效.方法:共治疗111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8例,用自拟清燥润肤汤内服,外用如意止痒洗剂外洗;对照组53例,口服扑尔敏片,止痒软膏外搽.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2%,对照组总有效率66%,两组之间疗效经χ2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中药内服外洗治疗季节性皮肤瘙痒症疗效优于西药.  相似文献   
73.
时至今日,吸烟有害并非鲜为人知,但爱者依然甚众,这究竟是一种什么心态,能否劝阻,值得研究。为此,笔者从1985年12月始专门对一组高龄长期吸烟者进行了调查随访,现报告如下。 对象与方法  相似文献   
74.
中药内服外敷合治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黄霖  潘朝明 《中医杂志》1999,40(9):549-550
用自拟验方制成健乳灵片剂和乳痛贴膏贴剂,内服和外敷乳腺增生部位及乳根穴、共治105例,治疗前后观察乳痛、乳腺肿块、性激素水平等;对照组口服乳结平,外敷消炎镇痛膏。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4%,对照组为73.8%,两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P〈0.01)。提示健乳灵内服,可调节性激素水平,提高靶器地内源性黄体素的效应,从而达到治疗乳腺增生病的目的;乳痛贴外用有明显镇痛、消炎、散结作用,结合外敷能使增生  相似文献   
75.
蔡兆鹏  陈铿  胡旭民  王鹏  黄霖 《广东医学》2016,(20):3026-3028
目的 探讨改良Stoppa入路在坐骨大孔肿瘤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应用改良Stoppa入路对6例累及坐骨大孔的骨盆肿瘤的患者进行手术,作耻骨联合上缘2 cm处横形切口,向两侧拉开腹直肌或切断患侧腹直肌以显露耻骨联合和耻骨上支.结扎切断腹壁下动脉和闭孔动脉之间的吻合支.切开髂耻筋膜,将下腹壁肌、髂外血管、股神经和髂腰肌拉向前外侧,沿腹膜外间隙将盆腔脏器拉向内侧.先沿髂外血管逆行向上分离并结扎髂内动脉.在骶髂关节前方辨认分离腰骶干并行骨膜下剥离保护,沿神经行程分离骶神经根.经改良Stoppa入路可以有效显露真骨盆,前至闭孔,内侧接近骶骨中线,外侧可达坐骨大孔,后侧达骶骨前方,上缘达L5/S1椎间隙水平.肿瘤完整切除并仔细止血,腹膜外放置引流管后逐层缝合切口.结果 本组6例坐骨大孔肿瘤均完整切除.改良Stoppa入路切口长度8~12(9.2±1.6)cm,手术时间90 ~ 150(112±23) min,出血250 ~ 650 (320±160) mL,术中对盆腔腹膜后肿瘤显露良好,无神经血管损伤、盆腔脏器损伤、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全部病例获得6~30个月随访,截至末次随访时均无局部复发.结论 改良Stoppa手术入路兼具切口较小、手术视野清晰、易于操作、并发症少的特点,是在累及坐骨大孔的盆腔腹膜后手术中的合适选择.  相似文献   
76.
通用型脊髓打击器的研制与脊髓损伤动物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制一种通用型脊髓打击器;并评估其制作脊髓分级挫伤动物模型的稳定性.方法:依据重物坠落致伤原理;设计一种通用型脊髓打击器;将50只SD大鼠;分为3个实验组和1个对照组;实验组应用该打击器以质量为20g的打击棒在不同高度实施打击:12.5mm组(A组;n=12);25mm组(B组;n=12);50mm组(C组;n=14);对照组仅行椎板切除;不打击(n=12);分别于术前、术后第2天、1周至6周进行大鼠BBB运动评分.方差分析比较各组各时间点的BBB评分;术后1周和6周取材行组织学观察;用Photoshop CS软件直方图命令处理连续切片中最大受损面积的图像;计算大鼠脊髓最大受损面积比;对BBB评分与大鼠脊髓最大受损面积比进行相关分析.取4只国产家猪;应用该打击器以50g×150mm打击能量打击后制备胸髓半侧挫伤模型;于术前、术后第2天和第7天行改良Tarlov分级法评价猪后肢功能;并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通用型脊髓打击器能够准确定点、定高打击制作动物脊髓损伤模型.大鼠分级脊髓挫伤模型在各个时间点上BBB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在术后1周后肢功能有不同程度恢复;而C组至术后6周均无明显恢复;对照组无功能障碍.大鼠和猪脊髓组织学表现均为以打击震中为中心的离心纵向损伤.大鼠脊髓最大受损面积比在各损伤组组内齐同、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脊髓最大受损面积比与BBB评分呈密切负相关关系(r=0.89807;P<0.001).猪脊髓半侧挫伤后Tarlov分级法评价显示为中重度损伤.结论:研制的通用型脊髓打击器可成功建立不同损伤程度、稳定性高的大鼠急性脊髓挫伤模型;并可用于建立猪脊髓挫伤模型.  相似文献   
77.
目的探讨年轻人慢性根尖周炎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疗效。方法将198例年轻人慢性根尖周炎随机分为观察组100例、对照组98例。观察组给予一次性根管充填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多次性根管治疗。结果观察组根管治疗后1周疼痛发生率为9.00%,对照组疼痛发生率为11.22%,两组疼痛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00%,对照组总有效率88.78%,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次性根管充填治疗年轻人慢性根尖周炎术后疼痛发生率、临床疗效与常规多次性根管治疗相当,是一种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8.
我们在以往工作基础上,尝试应用关节镜清理联合术中一次性大剂量冲洗的方法对早期膝关节化脓性关节炎进行治疗,关节腔内不再放置引流管,术后不再对关节腔进行持续灌洗,强调膝关节的早期功能锻炼.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研究,总结对比2005年1月至2009年1月应用该方法和传统方法治疗化脓性膝关节炎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9.
目的:通过比较股骨单侧和双侧皮质内固定的稳定性,对单皮质内固定进行生物力学评价。方法:取12根新鲜尸体股骨,制成股骨中段缺损骨折模型,实验组6根行单皮质钢板内固定,对照组6根行双皮质钢板内固定,均行疲劳实验,分别对2组即时和疲劳后的稳定性进行生物力学测试。结果:在同等载荷条件下,单侧和双侧钢板内固定即时及疲劳后的稳定性在行屈伸和侧弯运动时无显著性差异,而在克服旋转运动时却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单皮质内固定能获得一定的稳定性,但不能完全代替双侧皮质固定。  相似文献   
80.
徐效峰  李元广  黄霖  梁辉  李莉 《中外医疗》2010,29(21):28-28,30
目的探讨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A)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效果,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1月至2010年1月间我院呼吸科门诊就诊的56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表现不典型,误诊率高,吸入糖皮质激素及β2受体激动剂治疗有明显效果。结论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不典型,提高对该病的认识,熟练掌握诊断标准是防止漏诊、误诊的关键,确诊后吸入糖皮质激素及β2受体激动剂治疗有效。治疗中注意防病治病教育,避免接触诱发因素才能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对长期慢性咳嗽患者,应仔细询问病史,及时做相关检查,尽可能早期诊断,并给予适当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