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篇
  免费   17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28篇
综合类   46篇
预防医学   5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61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21.
22.
目的比较异丙酚和瑞芬太尼不同输注方法在颅内动脉瘤介入手术麻醉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ASAⅠ~Ⅱ级择期行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的患者65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32例,微量泵持续恒速输注异丙酚和瑞芬太尼;B组33例,采用血浆靶控输注模式。观察两组麻醉医师暴露在放射线下的时间、术后拔管时间,患者拔管后即刻和拔管后15 min、30 min的意识状态(OAAS),麻醉时间及异丙酚和瑞芬太尼的用量。结果 B组手术中麻醉医师暴露在放射线下的时间明显少于A组(P<0.05);A、B两组患者拔管时间和拔管后即刻及拔管后15 min、30 min的意识状态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麻醉时间两组无明显差异,异丙酚用量A组少B组,瑞芬太尼用量无明显差异。结论异丙酚-瑞芬太尼靶控输注更适合颅内动脉瘤的介入治疗。  相似文献   
23.
目的观察Flexible喉罩(flexible laryngeal mask airway,FLMA)用于经鼻中隔-蝶窦垂体瘤切除手术患者气道管理的效果及围术期应激反应的变化。方法选择择期全麻下行经鼻中隔-蝶窦垂体瘤切除术患者100例,男71例,女29例,年龄18~65岁,BMI 21~28kg/m2,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两组:FLMA组(F组)和加强型气管导管组(T组),每组50例。测定麻醉诱导前(T0)、插入FLMA或气管导管即刻(T1)、插入后1min(T2)、5min(T3)时血浆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浓度;评估F组摆手术体位后和手术结束时气道暴露时纤维支气管软镜Berry评分并记录喉罩密封压;记录拔除FLMA或气管导管的时间及呛咳、喉痉挛、咽喉疼痛、声音嘶哑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T2、T3时F组血浆肾上腺素及去甲肾上腺素浓度明显低于T组(P0.05)。F组手术开始前和手术结束时气道暴露时纤维支气管软镜Berry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组拔除喉罩时间明显短于T组拔管时间[(9±3)min vs(17±6)min](P0.05),拔除喉罩(气管导管)时呛咳(2%vs 22%)及拔除后咽喉疼痛(4%vs 30%)发生率明显低于T组(P0.05)。结论与加强型气管导管比较,FLMA可安全有效地应用于经鼻中隔-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手术,与麻醉相关的应激反应和并发症少,有助于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24.
目的 探讨前列腺增生症的药物治疗方法。方法应用超选择性α1A受体阻断剂Harnal治疗前列腺增生症60例。结果 每天 1次0.2 mg,治疗6w后,患者的IPSS评分、最大尿流率、平均尿流率和残余尿等均明显改善,且无明显副作用。结论超选择α1A 受体阻断剂Xarnal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理想药物,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奥希替尼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对其血管新生及外周血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104例EGFR基因突变型NSCL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2例。对照组进行培美曲塞+顺铂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奥希替尼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管新生指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生成素2(Ang-2)]水平、外周血Hcy和脑钠肽(BNP)水平和心血管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疾病控制率(DCR)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VEGF、Ang-2水平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外周血Hcy、BNP水平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血管相关不良反应总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奥希替尼治疗可以抑制EGFR基因突变型NSCLC患者血管新生,提高治疗效果,但也会引起外周血Hcy水平升高,影响心血管功能。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胸椎旁神经阻滞(TPVB)对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6—12月全麻下择期行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60例,男32例,女28例,年龄50~70岁,BMI 20~25 kg/m~2,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TPVB组(TD组)和罗哌卡因TPVB组(TS组),每组30例。麻醉诱导前15 min,两组分别在超声引导下行右侧T_6水平椎旁神经阻滞,TD组注入右美托咪定1μg/kg和0.375%罗哌卡因的混合液20 ml, TS组注入0.375%罗哌卡因20 ml。两组麻醉诱导和麻醉维持方法一致,术毕均实施PCIA。采用QoR-40量表评价患者术前1 d、术后3 d和术后1个月的恢复质量。分别在麻醉诱导后5 min、进胸时和术后24 h采集患者静脉血2 ml,检测血浆IL-6、IL-8浓度。记录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术中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用量、术后4、8、12、24 h静息和运动时VAS疼痛评分、术后24 h补救镇痛例数、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术前1 d比较,术后3 d TS组QoR-40量表评分明显降低(P0.05)。与麻醉诱导后5 min比较,进胸时、术后24 h TD组和TS组血浆IL-6,IL-8浓度均明显升高(P0.05)。与TS组比较,TD组术后3 d、1个月时QoR-40量表评分明显增高(P0.05),进胸时、术后24 h血浆IL-6,IL-8浓度均明显降低(P0.05),术中瑞芬太尼用量明显减少(P0.05),术后4、8、12、24 h静息和运动时VAS疼痛评分明显降低(P0.05),术后24 h补救镇痛例数明显减少(P0.05)。两组肺部感染及肺不张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右美托咪定1μg/kg复合罗哌卡因胸椎旁神经阻滞可以减轻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患者术后疼痛,减轻围术期手术炎症反应,减少术中镇痛药物用量,提高患者术后恢复质量。  相似文献   
27.
急性腹痛412例的急诊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急性腹痛病例的临床特点,以提高诊断的正确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4年来我院急诊首诊的腹痛患者41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急诊首诊的急性腹痛患者中,绝大多数为胃肠疾病,少数为腹腔外疾病,但极易误诊.结论 详尽的病史及细致的体格检查是获取正确诊断的关键环节,鉴别诊断中应注意急腹症的复杂性及辅助检查的局限性,以减少漏诊与误诊的发生.  相似文献   
28.
目的观察标准化粉尘螨滴剂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SLIT)对多重过敏的过敏性哮喘(AS)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接受规则治疗2年且随访资料完整的轻、中度AS患者141例,按皮肤点刺试验结果及患者治疗意愿,分为单一尘螨过敏免疫治疗组(单一免疫组)41例、多重过敏免疫治疗组(多重免疫组)51例和多重过敏常规治疗组(多重常规组)49例。3组均应用小至中等剂量的吸入型糖皮质激素+长效β2受体激动剂,免疫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粉尘螨滴剂SLIT,进行2年的随访观察,评价疗效。结果治疗2年后,多重免疫组的症状评分、用药评分显著低于多重常规组,ACT评分显著高于多重常规组(P0.05)。治疗2年后,多重免疫组的各项指标与单一免疫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重免疫组与SLIT有关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80%,与单一免疫组类似(9.76%)。结论标准化粉尘螨滴剂综合药物治疗多重过敏的AS患者,较常规药物更能明显改善哮喘症状,减少药物使用,提高哮喘控制水平,可达到单一过敏患者的相似的治疗效果,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9.
    
黄祥  殷国兵  李娟  柴小青 《安徽医学》2012,33(7):818-820
目的评价i-gel喉罩用于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气道管理的效果。方法择期行乳腺癌根治术患者60例,ASA分级I或Ⅱ级,年龄24~75岁,体质量44~86 k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n=30):i-gel喉罩组(I组)和ProSeal喉罩组(P组)。根据体质量选择喉罩型号,麻醉诱导后置入喉罩,经引流管放置胃管,行机械通气。记录喉罩置入成功情况、置入时间、喉罩密封压、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评分、术中血流动力学指标、通气指标、手术时间、麻醉时间和苏醒时间;记录喉罩拔除后恶心、呕吐、呛咳、血迹残留、声嘶、咽喉痛、反流误吸的发生情况。结果 2组喉罩置入时间、术中血流动力学指标、通气指标、手术时间、麻醉时间和苏醒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P组比较,I组喉罩置入首次成功率、喉罩密封压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评分升高(P0.05)。喉罩拔除后恶心、呕吐、呛咳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无一例发生声嘶、反流误吸,I组血迹残留和咽喉痛发生率低于P组(P0.05)。结论 i-gel喉罩易于置入,气道密封效果好,不良反应少,可安全有效地用于乳腺癌根治术患者的气道管理。  相似文献   
30.
术前24小时内,经会阴向前列腺体内注入己稀雌酚3mg加垂体后叶素7~15u混合液4~5毫升,耻骨上经膀胱及前列腺联合部切开前列腺摘除术76例.术中出血70~130ml,平均90ml,平均随访时间26月,效果满意.结果显示,该法具有术中及术后出血明显减少,手术野显露好,操作较容易,适应症广等特点.未见有排尿困难等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