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篇
  免费   17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28篇
综合类   46篇
预防医学   5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61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目的:对肺炎住院病人中不同年龄组抗感染药的使用特点与费用比进行调查分析。方法:对比调查109例确诊为肺炎的住院病例,分为老年组(≥60岁)与非老年组(〈60岁)的平均住院日,抗感染药选用品种,联用方式、疗效,病原菌检出与费用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年龄组在抗感染费用3个档次中,低档费用有极显著差异(P〈0.01);高档费用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中档费用与其他对比项目均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72.
王盈  黄祥  孙勇  朱凤琴 《热带医学杂志》2023,(7):936-940+950
目的 探讨人乳头状瘤病毒(HPV)不同感染状态下与乳腺癌组织c-jun、c-fos表达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于中国科学院合肥肿瘤医院行乳腺癌根治术的76例乳腺癌组织标本(乳腺癌组),以同期70例行良性疾病切除手术女性的正常乳腺组织作为对照组。利用第二代杂交捕获技术检测乳腺组织中高危型HPV感染情况,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乳腺组织c-jun、c-fos表达水平。观察两组高危型HPV感染、c-jun和c-fos表达水平差异,并比较乳腺癌患者高危型HPV感染情况与c-jun及c-fos表达的关系。结果 乳腺癌组高危型HPV感染率(68.42%vs. 37.14%)、HPV16基因型(19.74%vs. 2.86%)、HPV18基因型(22.37%vs. 2.86%)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4.327、8.517、10.591,P均<0.05)。乳腺癌组中HPV阳性组淋巴结转移率(55.77%vs. 16.67%)高于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690,P<0.05)。乳腺癌组c...  相似文献   
173.
目的:探讨大脑皮层中脑星形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MANF)和核转录因子(NF)-κB p65表达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IRI)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成年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和脑缺血再灌注组(I/R组),各15只。I/R组采用改良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CIRI模型;Sham组不将线栓插入颈内动脉,其余处理方法同I/R组。大鼠缺血2 h再灌注24 h后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法观察行为学变化,头颅磁共振(MRI)和TTC染色观察大脑梗死灶面积,HE染色观察缺血区域大脑皮层的组织病理学变化和细胞损伤情况,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MANF和NF-κB p65蛋白相对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MANF、NF-κB p65和CHOP蛋白表达情况,免疫荧光染色法观察MANF和NF-κB p65亚细胞定位,TUNEL法观察缺血区域大脑皮层细胞凋亡情况,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IL)-1β和IL-6水平。结果:与Sham组比较,I/R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增加(P<0.05),头颅MRI T2相呈现高信号的脑梗死区域,TTC...  相似文献   
174.

目的 观察围术期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对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紊乱(PGID)及术后恢复质量的影响。

方法 选择喉罩全麻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66例,年龄18~64岁,BMI 18~30 kg/m2,ASA 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TEAS组(T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33例。T组于麻醉诱导前30 min、术后1、2 d选择双侧足三里穴、上巨虚穴、内关穴、三阴交穴行TEAS,时间持续30 min;C组在相同时点和穴位贴电极片,不进行刺激。术后3 d采用进食-恶心-呕吐-查体-症状持续时间评分系统(I-FEED)进行评分。记录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术后首次排便时间和肠鸣音恢复时间。记录术后2、6、12 h恶心呕吐、腹痛腹胀VAS评分。记录术前1 d和术后2 d血浆胃动素和胃泌素浓度。记录术前1 d、术后1、2 d、术后1个月QoR-15评分、失眠严重指数(ISI)评分和术后睡眠障碍(POSD)发生情况。记录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拔除喉罩时间、术中输液量、出血量和尿量。

结果 与C组比较,T组I-FEED评分、PGID发生率、术后2、6、12 h恶心呕吐、腹痛腹胀VAS评分、术后2 d血浆胃动素和胃泌素浓度、术后1、2 d ISI评分和POSD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术后首次排便时间和肠鸣音恢复时间明显缩短(P<0.05),术后1、2 d QoR-15评分明显升高(P<0.05)。

结论 围术期TEAS能降低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PGID发生率,减轻恶心呕吐和腹痛腹胀程度,缩短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术后首次排便和肠鸣音恢复时间,升高血浆胃动素和胃泌素浓度,提高术后恢复质量。  相似文献   
175.
王家武  李娟  唐朝亮  康芳  黄祥 《安徽医药》2014,(9):1717-1719
目的:观察吸呼比(I∶E)比为1∶2的压力通气(PCV)和I∶E比为1.5∶1的压力控制反比通气(PCIRV)在I-gel喉罩全麻妇科腹腔镜手术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择60例做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n=30):I∶E比为1∶2的压力控制通气组(PCV组)和I∶E比为1.5∶1的压力控制通气组(PCIRV组)。观察T0(CO2气腹前)、T1(达到理想的腹腔内压力时)、T2(气腹20 min时)、T3(气腹关闭前)、T4(手术结束即刻)血压( MAP)、心率( HR)、脉搏氧饱和度( SpO2)、气道峰压( Ppeak)、潮气量( VT)、平均气道压( PAW)、动态监测肺顺应性( CRS)。于CO2气腹前、气腹20 min和手术结束即刻(即T0、T2、T4)测量动脉血气。结果与PCV组比较,PCIRV组T2,T3时VT和PAW升高(P<0.05)。两组患者气腹前动态肺顺应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建立气腹后PCIRV组动态肺顺应性高于PCV组。 PCIRV组动脉氧分压( PaO2)大于PCV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E为1.5∶1的压力控制通气在I-gel喉罩全麻妇科腹腔镜手术中是一种有效的通气模式,与I∶E为1∶2的压力通气相比,它可以提供更高的潮气量、改善动态肺顺应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