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1.
目的探讨酮体代谢小鼠骨结构和生物力学改变,以及所导致的小鼠骨质疏松。方法 10只8周龄的C57小鼠随机分为生酮饮食(KD)组和正常饮食(SD)组,每组5只,喂养3个月。生酮饮食的碳水化合物与脂肪的比例为1∶4。每两周监测小鼠体重、血糖和血酮。采用显微CT测量小鼠股骨远端松质骨的骨微结构和中段皮质骨的骨结构参数,厚度和面积。采用脱钙后的石蜡切片HE染色观察骨小梁分布。采用三点弯曲实验评价胫骨力学强度。结果 KD组血酮水平为0.8 mmol/L,明显高于SD组(0.2 mmol/L,P0.05)。KD组股骨远端松质骨的骨密度、骨体积分数和骨小梁连接密度分别为(49.5±3.6)mg HA/ccm、(4.1±0.5)%和(12.4±1.9)mm-3,而SD组分别为(69.1±4.0)mg HA/ccm、(6.4±1.0)%和(27.4±9.7)mm-3,两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的骨小梁数目和厚度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KD组股骨中段皮质骨平均横截面积为(0.69±0.08)mm2,显著小于SD组(0.80±0.06)mm2。KD组胫骨三点弯曲的最大力、刚度和最大吸收能量分别为(7.3±0.7)N、(25.1±2.4)N/mm、(1.4±0.4)m J,显著小于SD组[(10.1±0.6)N、(33.4±2.9)N/mm、(2.3±0.5)m J]。结论本研究表明生酮饮食降低松质骨的骨密度、骨体积分数、骨小梁的连接程度,减少皮质骨的横截面积,降低骨力学强度,导致骨质疏松。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建立兔颈脊髓半侧挫伤模型,观察不同程度损伤24小时后其MRI及组织学表现。方法 22只成年雄性新西兰兔,随机分为中度损伤组(n=9)、重度损伤组(n=9)和假手术组(n=4)。直径为3.0 mm的打击头由电磁伺服材料试验机驱动,对准C5脊髓左侧行高速挫伤(500 mm/s)。根据打击头的位移距离分为位移2.0 mm组(中度损伤组)和位移2.8 mm组(重度损伤组)。假手术组仅暴露C5脊髓,不进行挫伤。损伤后24小时每组随机取两例行MRI影像学检查,所有动物均取材进行组织学观察,测量横断面脊髓出血面积。 结果 中度损伤组打击力和位移分别为(2.47±0.39) N和(1.99±0.02) mm,重度损伤组打击力和位移分别为(5.16±0.82) N和(2.76±0.02) mm,中度损伤组的打击力明显小于重度损伤组(P<0.05)。MRI结果显示,中度及重度损伤组均可见C5左侧脊髓信号改变。HE染色显示脊髓左侧有明显的出血及脊髓组织结构破坏,中度损伤组损伤中心横截面出血面积(0.012±0.006)mm2明显小于重度损伤组(0.039±0.006)mm2(P<0.05)。 结论 本文建立的兔颈脊髓半侧挫伤模型能够控制挫伤位移,实现对脊髓的高速打击。不同程度的颈脊髓半侧挫伤在打击力、MRI影像学及组织学上均有不同。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三羟乙基芦丁对大鼠颈脊髓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 :将成年雄性SD大鼠44只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Shame组,n=8);损伤组(Injury组,n=12);三羟乙基芦丁50mg/kg治疗组(T50组,1次/日,腹腔注射,n=12);三羟乙基芦丁100mg/kg治疗组(T100组,1次/日,腹腔注射,n=12),后三组均采用C5脊髓半侧挫伤大鼠模型(挫伤深度为1.2mm)。分别于术前及术后3d、1周、2周、4周、6周、8周、10周、12周评价各组大鼠前肢运动功能评分(forelimbs locomotor scores,FLS)、梳理实验等行为学变化。12周时各组大鼠随机选取1只进行硫酸钡-明胶灌注剂进行颈脊髓微血管灌注,4℃过夜后显微镜下取颈脊髓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测颈脊髓微血管改变,脊髓组织连续冰冻切片铬花青EC染色统计各组损伤情况。结果:术后3d时,Injury组、T50组及T100组的FLS分别为11.33±0.71分、11.55±0.81分和12.36±1.15分,与Shame组(17.0分)相比均显著下降,随着时间的推移,FLS均逐渐改善,T50组和T100组于术后8周时恢复正常,Injury组于术后10周时恢复正常。梳理实验结果与FLS相似,至12周时T100组恢复正常(5.0分),T50组为4.92±0.08分,与Shame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Injury组为4.17±0.11分,与Shame组比较仍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12周时,Injury组微血管数量明显减少,T50组也明显减少,但优于Injury组,T100组的微血管数量减少不明显;免疫组化染色显示,12周时Injury组、T50组及T100组微血管密度分别为23.50±1.75、31.33±1.36和33.00±1.27,均较Shame组明显减少,T50组、T100组与Injury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EC染色结果发现,T50组和T100组损伤侧的总面积(包括空洞面积)明显高于Injury组;Injury组损伤中心的空洞面积最大,而T50组和T100组损伤中心空洞面积显著小于Injury组;T50组和T100组损伤侧残余灰质面积均明显多于Injury组。结论:三羟乙基芦丁通过保护颈脊髓微血管结构,减轻脊髓结构破坏,对大鼠颈脊髓损伤具有较好的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15.
林毅  黄祖成  何辉 《基层医学论坛》2014,(11):1409-1410
目的:探讨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79例OSAHS患儿的临床资料,均采取全麻下扁桃体切除及鼻内镜下腺样体吸切手术治疗,观察手术治疗效果。结果围术期及术后随访3个月-6个月无明显并发症发生,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症状完全消失者59例(占74.7%),症状明显好转者18例(22.8%),另外1例有腺样体残留患儿经再次腺样体吸切手术治疗,1例扁桃体肿大复发性再次剥离术治疗。结论手术切除病变的扁桃体和腺样体治疗儿童OSAHS疗效确切、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6.
林毅  黄祖成  何辉 《广西医学》2013,(11):1566-1567
目的对比分析低温等离子消融术及传统下鼻甲部分切除术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的疗效。方法76例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A组40例采用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治疗,B组36例行传统下鼻甲部分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结果A组和B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5%(37/40)和94.4%(34/36),两组疗效P匕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黏膜修复时间短于B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B组(P〈0.05)。结论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疗效显著、创伤小、并发症少,能保护鼻黏膜的完整性,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骨囊肿(bone cyst)亦称孤立性骨囊肿或单纯性骨囊肿(simple bone cyst,SBC),是一种以骨结构缺陷为特点的良性病损.儿童多见.好发于长骨干骺端,尤以股骨和肱骨近端最常见.囊肿多呈单房椭圆形,囊腔内充满浆液性液体,囊内壁为一层薄而光滑的灰白色或棕红色的纤维组织,其骨壁为正常骨组织.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辛伐他汀(ST)治疗后小鼠股骨骨微结构、力学性能及骨形态的改变,评价ST对缓解生酮饮食引起的骨量丢失的治疗作用。方法 40只C57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卵巢切除组(OVX)、卵巢切除加辛伐他汀组(OVX+ST)、生酮饮食组(KD)及生酮饮食加辛伐他汀组(KD+ST),每组8只。OVX和OVX+ST组小鼠行双侧卵巢切除,予以常规标准饮食。KD及KD+ST组予以碳水化合物与脂肪比为1∶3的生酮饮食,OVX+ST及KD+ST组予以ST灌胃,剂量为20 mg/(kg·d)。12周处死取材,测量各组小鼠血酮、血糖、血钙、血磷等的水平,分别采用显微CT扫描、三点弯曲试验、有限元分析及HE染色观察股骨骨量微结构、力学性能及骨形态。结果 KD组和KD+ST组小鼠血酮含量为1. 28 mmol/L和1. 48 mmol/L,明显高于假手术组(0. 60 mmol/L)。各组间血糖、血钙或血磷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辛伐他汀治疗提高了KD+ST组的松质骨骨量、股骨有限元压缩刚度及三点弯曲刚度,其中KD+ST组较KD组股骨远端松质骨骨体积分数从4. 1%上升到6. 6%,有限元压缩刚度从35 N/mm提高到161 N/mm,股骨三点弯曲刚度从44 N/mm提高到60 N/mm,组织学观察也表明KD+ST组的股骨远端松质骨骨小梁较KD组明显增多。结论辛伐他汀治疗提高了KD组小鼠股骨松质骨骨体积分数、三点弯曲刚度、有限元压缩刚度和骨小梁数目,缓解了生酮饮食导致的骨量丢失。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耳内镜下鼓膜置管联合切除腺样体治疗小儿分泌性中耳炎(Otitis media with effusion,OME)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2年1月共收治并行鼓膜置管联合腺样体切除治疗伴有腺样体肥大的49例(57耳)分泌性中耳炎患儿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儿均未发生术中正常结构损伤及明显并发症;49例(57耳)中,治愈48耳,治愈率为84.21%,好转7耳(占12.28%),无效2耳(占3.51%);自行脱管或拔管后随访3~6个月,OME复发率为5.26%(3/57)。结论鼓膜置管联合腺样体切除用于保守治疗无效的伴有腺样体肥大的小儿OME可取得显著效果。可作为较为理想的治疗方式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