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2篇
  免费   84篇
  国内免费   50篇
耳鼻咽喉   28篇
儿科学   22篇
基础医学   89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233篇
内科学   111篇
皮肤病学   46篇
神经病学   39篇
特种医学   66篇
外科学   264篇
综合类   604篇
预防医学   146篇
眼科学   28篇
药学   195篇
  3篇
中国医学   149篇
肿瘤学   31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120篇
  2013年   116篇
  2012年   136篇
  2011年   137篇
  2010年   141篇
  2009年   138篇
  2008年   157篇
  2007年   110篇
  2006年   99篇
  2005年   96篇
  2004年   73篇
  2003年   113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72.
真核生物体内蛋白质表达后均需经过一系列的修饰过程才能发挥作用,主要包括腺苷二磷酸(ADP)核糖基化、乙酰化、磷酸化、糖基化等.ADP-核糖基化是蛋白质翻译后的重要修饰方式之一,分为单-ADP-核糖基化,聚-ADP-核糖基化2种,其与染色质的功能与调节、肿瘤的发生、细胞死亡、细胞分化与信号转导、程序性细胞死亡等很多重要的生命活动相关[1-2].笔者将重点介绍哺乳动物细胞中的酶促的单-ADP-核糖基化反应和聚-ADP-核糖基化反应,以及这些反应的主要生物学效应.  相似文献   
73.
网络探究式学习在基础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网络探究式学习在基础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 研究组70名学生在基础护理学"常用注射法"的教学中,采用网络探究式学习;对照组70名学生采用传统教学方法.比较两组的考核成绩,同时采用问卷调查法了解研究组对网络探究式学习的评价.结果:研究组"常用注射法"操作考核成绩优于对照组(P<0.05).从回收的68份有效问卷分析,研究组64名(94.12%)学生认为网络探究式学习任务符合自身学习需要,39名(57.35%)学生认为新模式比传统教学方法好,21名(30.88%)学生认为效果差不多;学生对网络探究式学习的兴趣得分为(3.32±0.76)分.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学生对网络探究式学习的认识度和专业学习态度影响其网络探究式学习的兴趣.结论:网络探究式学习可成为我国培养高素质护理人才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4.
目的:观察唑来磷酸对乳腺癌细胞小鼠移植瘤模型治疗的效果,探讨其机制.方法:40只健康小鼠,构建乳腺癌模型.随后分为4组,给予高、中、低剂量唑来膦酸以及生理盐水注射,观察各组荷瘤鼠生存状态和肿瘤生长情况,评价抑瘤率,并采用SP法检测VEGF表达.结果:和对照组比较,唑来膦酸高、中、低剂量组抑瘤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高、中、低剂量组VEGF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唑采膦酸具有抑制肿瘤的作用,它能够提高VEGF表达,对小鼠乳腺癌模型治疗效果良好,值得进行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5.
76.
目的通过报道少见的神经系统疾病-脑三叉神经血管瘤病(Sturge-weber综合征,也称脑-面部血管瘤病),引起同行对该病的认识和重视。方法对脑三叉神经血管瘤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文献复习。结果经过临床物理检查及仪器辅助检查,该病例被确诊为脑三叉神经血管瘤病。结论治疗主要是对惊厥发作、青光眼等对症治疗,若惊厥难以控制时,可考虑外科切除病变的脑组织。  相似文献   
77.
热疗联合胸腔置管化疗治疗恶性胸腔积液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热疗联合胸腔置管化疗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及其毒副反应。方法62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射频热疗联合胸腔置管化疗组(治疗组)和单纯胸腔置管化疗组(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先行胸腔闭式引流后,将顺铂60 mg、氟尿嘧啶1.0 g、吡喃阿霉素40 mg各加生理盐水50 ml胸腔内注射,再将地塞米松20 mg胸腔内注射后夹管,每周1次,灌注2次后拔管观察,治疗组于胸腔注射药物后行热疗,当周再行1次单纯热疗,一疗程4次。结果对照组胸腔积液控制有效率为54.8%,治疗组为83.9%,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生活质量改善率为48.4%,治疗组为77.4%,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化疗毒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与热疗相关的毒副反应为局部皮肤疼痛4例(13.0%),皮下脂肪硬结3例(9.7%)。结论热疗联合胸腔置管化疗治疗恶性胸腔积液是一种安全可靠、高效低毒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8.
广藿香、苍术、木香总挥发油β-CD包合物的制备及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海  杜枫  曾志斌  叶健文  杜松 《中药材》2008,31(8):1244-1246
目的:制备广藿香、苍术、木香总挥发油环糊精包合物并进行表征.方法:胶体磨法制备总挥发油环糊精包合物,测定包合率和收率,并且采用TLC、XRD、DSC、TGA等多种手段对包合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胶体磨法所得的包合物包合率82.4%,收率80.7%.并且TLC、XRD、DSC、TGA等方法证明了包合物的生成.结论:总挥发油制成环糊精包合物后稳定性得到了很大提高.  相似文献   
79.
赖鹏华  黄海 《福建中医药》2007,38(3):47-47,54
动物药是动物的器官、组织或代谢产物,是我国医药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之得当,往往可收奇效。我国远在4000年前甲骨文就记载了蛇、麝、犀牛等40余种动物药,随着与疾病斗争的过程,对动物药应用和认识也日益丰富,温病四大家之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也应用了不少动物药。吴氏出生于书香门第,幼年习文,攻读儒学,后又到北京参与校对撰抄《四库全书》,得以博览群书,是个典型的儒医,  相似文献   
80.
目的探讨老年鼻出血的特殊性及治疗方法。方法对132例老年鼻出血的出血部位、诱发因素、合并疾病、止血方法等进行综合分析。结果132例中伴有多种全身或局部疾病和诱发因素。其中有高血压、动脉硬化者67例。占50.8%,超过半数。出血多发生在鼻腔后端(80%,106/132)。110例鼻腔填塞48~72h后分次拔除填塞物,短期内未再出血。20例仍有出血。重新填塞1~2次后临床治愈,2例在鼻内镜下止血成功。结论老年鼻出血受多因素影响,高血压,动脉硬化是比较重要的原因。填塞止血是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