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17篇
  免费   771篇
  国内免费   477篇
耳鼻咽喉   142篇
儿科学   189篇
妇产科学   62篇
基础医学   741篇
口腔科学   169篇
临床医学   2055篇
内科学   909篇
皮肤病学   73篇
神经病学   406篇
特种医学   962篇
外国民族医学   62篇
外科学   944篇
综合类   4054篇
预防医学   1578篇
眼科学   155篇
药学   1418篇
  21篇
中国医学   1421篇
肿瘤学   404篇
  2024年   67篇
  2023年   245篇
  2022年   203篇
  2021年   205篇
  2020年   283篇
  2019年   308篇
  2018年   301篇
  2017年   217篇
  2016年   264篇
  2015年   289篇
  2014年   644篇
  2013年   498篇
  2012年   614篇
  2011年   740篇
  2010年   690篇
  2009年   732篇
  2008年   743篇
  2007年   747篇
  2006年   739篇
  2005年   777篇
  2004年   755篇
  2003年   604篇
  2002年   483篇
  2001年   488篇
  2000年   465篇
  1999年   416篇
  1998年   360篇
  1997年   409篇
  1996年   373篇
  1995年   304篇
  1994年   257篇
  1993年   216篇
  1992年   196篇
  1991年   148篇
  1990年   158篇
  1989年   134篇
  1988年   104篇
  1987年   105篇
  1986年   72篇
  1985年   73篇
  1984年   62篇
  1983年   47篇
  1982年   56篇
  1981年   37篇
  1980年   24篇
  1979年   22篇
  1978年   11篇
  1966年   10篇
  1965年   20篇
  1964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多发性硬化皮质脊髓束的扩散张量纤维束成像定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利用扩散张量纤维束成像(DTT)定量研究复发-好转型多发性硬化(RRMS)患者的皮质脊髓束分数各向异性(FA)值与正常志愿者之间的差异及其与扩展病残状态评分(EDSS)的相关性。方法对36例正常志愿者和64例RRMS患者进行扩散张量成像检查,重组出皮质脊髓束,计算出该纤维束的平均FA值,比较RRMS组与对照组之间是否存在差异,研究该指标与EDSS和锥体束评分的相关性。结果正常志愿者的皮质脊髓束FA值(男:0.501±0.026,女:0.493±0.024,左侧:0.500±0.031,右侧:0.494±0.024),无性别和侧别差异(P值均>0.05)。RRMS患者皮质脊髓束的FA值(0.472±0.037)明显低于对照组(0.497±0.0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脑型(0.469±0.038)与脊髓型(0.476±0.035)RRMS患者的皮质脊髓束FA值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RMS患者皮质脊髓束FA值与EDSS(平均3.0分)(r=-0.193,P<0.05)和锥体束评分(平均2.0分)(r=-0.218,P<0.05)存在弱相关性,其中,脑型患者的皮质脊髓束FA值与EDSS(平均3.1分)(r=-0.273,P<0.05)和锥体束评分(平均2.1分)(r=-0.268,P<0.05)的相关性较高,而在脊髓型患者的皮质脊髓束FA值与EDSS(平均2.8分)和锥体束评分(平均1.9分)均无显著相关性(r值分别为-0.080和-0.115,P值均>0.05)。结论RRMS患者皮质脊髓束的FA值存在明显异常,该指标可用作评价脑型RRMS患者的临床功能状态。  相似文献   
72.
桥小脑角区实际上是一锥形立体三角,位于后颅窝的前外侧,上界位于天幕,由桥脑中脑外侧膜与环池相隔;下界由桥脑延髓外侧膜与小脑延髓池相隔,位于前庭蜗神经与舌咽神经之间;内侧界由桥脑前膜与桥前池相隔;该池向外侧扩展至小脑表面并与小脑桥脑裂相续。而传统的方法常将位于小脑延髓外侧池的Ⅸ、Ⅹ、Ⅺ颅神经亦并入桥小脑角池讨论[1]。此区的重要性在于集中了听神经、面神经、三叉神经及岩静脉、小脑前上动脉等,若出现听神经瘤或脑膜瘤等,便会逐渐损害上述组织而产生桥小脑角区综合征。桥小脑角区肿瘤是神经外科中比较常见的肿瘤,多为良性,最…  相似文献   
73.
黄显斌  成智颖 《人民军医》2007,50(9):I0001-I0002
由中央军委委员、总后勤部廖锡龙部长提议举办的全军中医药技术大比武活动,从今年3月开始组织实施,以8月30日总决赛的圆满成功为标志,终于落下帷幕。大比武的主要内容包括军队中医药“国医名师”、“技术能手”评选,中医药知识竞赛,中医药技能演示与比试等,分初赛、复赛和决赛三个阶段进行。半年多时间,广大中医药人员积极参与,层层选拔,在全军掀起了“比学赶超”的中医药技术大练兵热潮。  相似文献   
74.
注射风疹疫苗引起过敏性紫癜一例报告成树人,钟明礼,王三湛江市卫生防疫站524037患儿赖莹文、女、5岁,于1993年1月6日下午毛时左上冒三角肌注射抗风疹减毒活疫苗0.5ml(RUDIVAX、批号:HO319,有效期05—94,法国里昂市MERIFJ...  相似文献   
75.
老年患者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术式选择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4  
目的探讨不同的内固定方式在老年患者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参照Evans分型,85例老年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不稳定性77例,稳定性8例,分别应用不同内固定治疗,其中Gamma钉20例、重建钉25例、动力髋部螺钉(DHS)和动力髁部螺钉(DCS)40例。结果术后随访79例,均获得骨折愈合,愈合时间4~7个月,平均5.2个月,其中大于5°髋内翻者有12例。根据患者骨折愈合、关节活动、主观感觉与生活能力恢复等因素制定疗效评定标准,优良率为84.8%(67例)。未发生因本手术所致内科合并症加重或患者死亡。结论髋内翻是老年患者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术后的主要并发症。Evans分型对选择内固定具有指导意义。结合老年患者骨质疏松情况,针对不同骨折类型选用适当的内固定器械,可以提高不稳定性转子间骨折的疗效。  相似文献   
76.
残杀威为世界卫生组织 (WHO)公认作为室内、户外卫生害虫及牲畜卫生害虫防治中最好的杀虫药剂之一 ,广泛用作卫生、农业杀虫剂。在农业上主要用于水稻田防治稻纵卷叶螟、稻飞虱、叶蝉。在卫生上该药具有击倒快、残效期长的特点 ,能有效杀灭家庭及公共场所中的各种卫生害虫 ,如 :蟑螂、蚊子、蚂蚁、德国小蠊、美洲大蠊等 ,尤其对蟑螂具有十分优异的防治效果 ,广泛用于商业和工业建筑物、食品加工处理场所、办公室和公共建筑、仓库、医院、学校、家庭、旅馆、畜圈等场所。使用方法简单 ,只需将2 0 %残杀威乳油喷洒在所有蟑螂隐蔽场所 (如墙…  相似文献   
77.
目的 :探讨天鹅记忆接骨器 (SMC)固定下持续加压应力对骨折局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IGF- )和骨钙素含量的影响。 方法 :30只新西兰大白兔两侧肱骨行中段断骨处理 ,建立肱骨骨折模型 ,随机选择一侧肱骨用 SMC固定 ,对侧用 4孔加压钢板 (DCP)固定 ,分别于术后第 2、3、4、6、8和 12周各处死 5只兔取材 ,标本按内固定物分为 SMC组和 DCP组 (n=5 )。用放射免疫技术测定骨折局部 IGF- 和骨钙素的含量。 结果 :SMC组和 DCP组 IGF- 和骨钙素的含量随时间延长均呈增高趋势。术后 3、4和 6周 ,SMC组 IGF- 含量分别为 (2 .98± 0 .32 )、(3.36± 0 .18)和 (3.4 7± 0 .17) ng/ mg,DCP组 IGF- 含量分别为 (2 .5 4± 0 .2 1)、(2 .78± 0 .4 3)和 (3.0 6± 0 .6 2 ) ng/ mg,SMC组明显高于 DCP组 (P<0 .0 5 ) ;术后 4、6和 8周 ,SMC组骨钙素含量分别为 (387± 2 3)、(395± 31)和 (4 16± 37) ng/ mg,DCP组骨钙素含量分别为 (32 3± 16 )、(35 6± 5 1)和 (378±2 6 ) ng/ mg,SMC组明显高于 DCP组 (P<0 .0 5 )。结论 :SMC固定后所产生的持续稳定的记忆加压应力有利于促进兔骨折端IGF- 和骨钙素的分泌。  相似文献   
78.
<正> 脂代谢受年龄、性别、生活习惯等因素影响,为了解本区域脂代谢状况,对705例体检者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测定,现将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9.
目的研究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MARS)对冠心病并发重度脓毒症患者心率和动脉压的影响.方法对2002年11月至2004年2月在ICU治疗的冠心病并发重度脓毒症患者所进行的12次床边MARS治疗有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探讨.结果MARS治疗4 h后患者心率显著减慢,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动脉压明显升高.结论MARS可改善MODS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  相似文献   
80.
目的探讨原发性眼眶静脉曲张(POV)的CT及MRI表现。方法临床诊断的30例原发性眼眶静脉曲张患者,9例行CT横断位和冠状位扫描,21例行MR扫描,4例行CT和MR检查。结果30例中30只患眼,左眼18例,右眼12例,均为单侧发病。病变部位眼睑3例,眼眶前部1例,眼眶后部(球后)17例,眼睑和眼眶前部5例,眼睑、眼眶前部和眼眶后部2例,眼眶前部和眼眶后部2例。形态17例为不规则块状,4例为卵圆形,9例为不规则条状。CT冠状位,病变均显示为软组织密度,有明显强化;静脉石2例;眶骨受压变薄、眶腔扩大3例。MR扫描,颈部加压后25例均显示病变,11例呈等T1长T2信号,7例呈长T1长T2信号,1例呈等T1等T2信号,6例呈长T1长T2为主的混杂信号,增强的22例中,14例呈明显均匀强化,8例呈不均匀强化。结论CT横断位和冠状位及颈部加压或俯卧位MRI在原发性眼眶静脉曲张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方面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