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87篇
  免费   115篇
  国内免费   47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17篇
妇产科学   19篇
基础医学   69篇
口腔科学   21篇
临床医学   346篇
内科学   189篇
皮肤病学   9篇
神经病学   29篇
特种医学   68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53篇
综合类   486篇
预防医学   231篇
眼科学   22篇
药学   213篇
  7篇
中国医学   158篇
肿瘤学   104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64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58篇
  2014年   101篇
  2013年   94篇
  2012年   133篇
  2011年   168篇
  2010年   124篇
  2009年   118篇
  2008年   112篇
  2007年   101篇
  2006年   87篇
  2005年   95篇
  2004年   77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66篇
  2001年   60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0 毫秒
71.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住院患者的分布特征、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及活动指标,为临床诊断提供更多的参考.方法 收集2006年1月至2010年6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1037例SLE住院患者的病案资料.采用t检验和x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5年住院病例呈逐年上升趋势;发病特点以20~40岁女性最为常见,占67.5%,男女比例为1∶8.26.关节痛是最常见的首发症状,占54.3%,其次是皮疹,占48.2%;补体C3下降、蛋白尿、血小板降低和抗dsDNA阳性可以作为SLE早期诊断的指标.综合分析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 )>9的患者占26.0%,影响SLEDAI活动指数评分的主要指标是:发热、关节痛、皮疹、蛋白尿、补体降低、抗dsDNA抗体滴度升高、胸膜炎、脱发、口腔溃疡、心包炎、活动性神经精神症状、血小板降低;活动组在发热、关节痛、皮疹、面部红斑、肺脏损害、脱发、口腔溃疡、心脏损害、神经精神症状和肾脏损害等的发生率均高于非活动组.抗dsDNA抗体滴度、红细胞沉降率和C3、C4水平异常发生率等指标在活动组均高于非活动组.结论 SLE是多系统、多脏器受累的疾病,在临床症状和免疫学指标上有其特征性改变,因而重视早期诊断,掌握疾病的发病特征和规律,正确判断病情的活动,对采取合理有效的治疗,延缓SLE患者病情发展,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2.
目的:探讨辅助生殖技术(ART)能够降低异位妊娠风险的预防、治疗措施。方法:报道2例国内外少见的不同步异位妊娠病例,并结合近年来相关的5个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不同步异位妊娠成因复杂,自然受孕及ART助孕都可发生,最迟可发生在初次异位妊娠后1个月左右,且往往需要2次手术治疗。结论:对有相应适应证的患者,输卵管抽芯切除作为预处理或冻融单囊胚移植可降低不同步异位妊娠的发生率;异位妊娠手术处理后1个月左右均需密切监测患者情况,尽早发现不同步异位妊娠病灶并给予及时处理。  相似文献   
73.
王雪  张志茹  杨霞 《吉林医学》2016,(4):1001-100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中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选择142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各71例,观察组用护理干预方式,对照组用常规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9.72%,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9.44%;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1.55%,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0.42%。结果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行护理干预,可以减少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74.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及卵巢癌患者血清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水平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2014年5月至2017年8月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心医院收治的EMs患者82例(内异症组)和卵巢癌患者96例(卵巢癌组),以及同期来院体检的健康女性50例(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方法检测患者血清中BDNF的表达水平,比较3组间的差异。比较按照美国生育学会(American Fertility Society,AFS)不同分期的EMs患者血清BDNF水平的表达差异,并分析卵巢癌患者血清BDNF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术前内异症组与卵巢癌组的血清BDNF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卵巢癌患者的血清BDNF水平又明显高于内异症组;术后内异症组与卵巢癌组的血清BDNF水平均较术前明显降低,但仍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卵巢癌患者的血清BDNF水平与内异症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AFS分期的内异症患者的血清BDNF水平比较,Ⅰ~Ⅱ期患者明显低于Ⅲ~Ⅳ期(P0.05);出现淋巴结转移的卵巢癌患者血清BDNF水平与无转移患者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浆液型肿瘤患者血清BDNF水平明显高于黏液型肿瘤、透明细胞癌和子宫内膜样腺癌(P0.05),但黏液型肿瘤、透明细胞癌和子宫内膜样腺癌的血清BDN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分期Ⅰ~Ⅱ期患者的血清BDNF水平明显低于Ⅲ~Ⅳ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DNF在卵巢癌与EMs患者的血清中均呈高表达,但卵巢癌患者的表达更高。血清BDNF水平在不同AFS分期的EMs患者间存在差异,也与卵巢癌患者的组织学类型和临床分期有关。血清BNDF蛋白在卵巢癌与EMs的鉴别方面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75.
正绝经后子宫出血(PMB)是多种疾病出现的早期信号,常见病因包括子宫内膜炎、宫颈息肉、宫内绝育器久置不取等,其中子宫内膜癌等恶性疾患的发病率也不容忽视[1-2]。故早期明确病因并采取积极措施,可提高治疗结局、提升患者生活质量。超声及宫内诊刮是明确PMB病因的传统方式,但其漏诊率、误诊率均较高。随着内窥镜技术的不断发展,较多学者推荐宫腔镜检查可作为PMB早期病因检查及后续治疗的首选方式[3-4]。本文对宫腔镜用于  相似文献   
76.
结直肠癌病人术后辅助化疗不良反应的观察和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结直肠癌病人术后XELOX和FOLFOX6辅助化疗的不良反应情况并予以相关护理干预。[方法]对比Dukes’B或C期的结直肠癌病人术后使用XELOX和FOLFOX6方案化疗的不良反应,采取相应治疗和护理。[结果]XELOX组较FOL-FOX6组出现较多的手足综合征和神经毒性(P<0.05);而FOLFOX6组出现较多的恶心、脱发和外周静脉炎(P<0.05),其余不良反应在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直肠癌病人术后辅助化疗不良反应结果为临床选择高效低毒的化疗方案提供了治疗依据,以进一步预防和减轻化疗药物给病人造成的痛苦。  相似文献   
77.
杨霞 《妇幼护理》2023,3(17):4133-4135
目的 观察在小儿手足口病感染防控中采用个性化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 2021 年 10 月至 2022 年 10 月期间本院收 治的小儿 HFMD 患儿 60 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 30 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 观察组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分析比较两组的康复相关指标、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以及感染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的疾病痊 愈时间、咽喉红肿消退时间、溃疡愈合时间、皮疹消退时间、住院时间、口腔疱疹愈合时间、退热时间均比对照组显著缩短 (P<0.05)。护理前,两组的躯体功能、物质生活、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 观察组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感染发生 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小儿手足口病患儿实行个性化护理干预,能促进患者康复,提高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降低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78.
目的探讨超声乳腺影像学报告及数据系统(BI-RADS)标准化描述术语鉴别诊断乳腺小肿块(最大直径均≤1.5cm)的价值。方法利用BI-RADS超声术语对159例患者共186个乳腺小肿块进行描述,并对这些超声征象进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良性肿块123个(123/186,66.13%),恶性肿块63个(63/186,33.87%)。超声对恶性肿块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71.43%(45/63)、87.80%(108/123)、82.26%(153/186)。单因素分析显示乳腺良恶性小肿块的形态、边缘、生长方向、后方回声、内部微钙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边缘毛刺和内部微钙化进入回归模型(P0.05)。结论边缘毛刺及肿块内部微钙化对鉴别乳腺良恶性小肿块最具价值。  相似文献   
79.
杨霞 《中国医药》2014,(6):787-787
神经外科开颅手术多,术后常规放置创腔引流管外接一次性引流袋,在患者留置引流袋的过程中往往会因病情需要多次复查CT或行其他检查,为防止在搬运途中引流袋内的血液反流,常需将引流管夹闭。  相似文献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