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8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13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32篇
预防医学   16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8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目的:系统评价口服硝苯地平与静脉注射拉贝洛尔治疗重度妊娠期高血压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SinoMed、CNKI、VIP、万方,均从建库日期检索至2017年12月,纳入口服硝苯地平与静脉注射拉贝洛尔治疗重度妊娠期高血压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由2名评价员独立提取资料,并对其方法学质量进行评价。对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9个研究,共737名孕妇,根据给药剂量的不同进行亚组分析,Meta分析结果显示:口服硝苯地平较静脉注射拉贝洛尔达到目标血压所需时间(WMD=-10.45,95% CI:-10.45~-4.06,P=0.001)更短,但二者达到目标血压所用最大剂量与初始剂量的比值(WMD=-0.57,95% CI:-1.16~0.03,P=0.06)无统计学意义。安全性方面,孕妇不良反应的发生率(RR=0.92,95% CI:0.54~1.58,P=0.77)及5 min新生儿Apgar评分<7(RR=0.67,95% CI:0.39~1.17,P=0.16)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现有研究显示口服硝苯地平与静脉注射拉贝洛尔治疗重度妊娠期高血压作用显著,且安全性较好。硝苯地平组达到目标血压的时间更少,但仍需要更多高质量、多中心的随机对照研究,提供更真实、可靠的证据。  相似文献   
82.
胎盘功能受损可导致母婴不良结局。早期诊断胎盘功能不全对预防疾病发生及改善胎儿预后有重要意义。通过定量测量胎盘弹性,剪切波弹性成像(SWE)有望成为评价和预估胎盘功能的新方法。本文对SWE评价胎盘功能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3.
目的:了解孕期体力活动现状,探讨运动自我效能、领悟社会支持对孕期体力活动的影响,为临床制定针对性、个性化的孕期体力活动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便利抽取蚌埠市两所医院496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孕妇体力活动问卷、孕妇运动自我效能量表及领悟社会支持量表进行调查。结果:仅有25.2%(125/496)的孕妇达到孕期体力活动指南推荐的标准,孕妇运动自我效能与体力活动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0.217,P<0.01),领悟社会支持与运动自我效能呈正相关关系(r=0.294,P<0.01),领悟社会支持与体力活动水平的关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0.065,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受教育水平及运动自我效能是孕期体力活动的影响因素(P<0.05),年龄越大达标率越低,受教育水平高和自我效能高者达标率高。结论:孕期体力活动水平表现不足,卫生保健者应制定和实施具体、个性化的孕期体力活动指导,以增强孕妇运动自我效能,提高孕妇体力活动水平。  相似文献   
84.
目的 观察虫草补肾胶囊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肝肾阴虚型患者骨密度(BMD)和骨转换指标的影响。方法 将82例PMOP肝肾阴虚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1例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41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虫草补肾胶囊治疗,2组均治疗3个月。比较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变化;比较2组治疗前后不同部位BMD值变化;比较2组治疗前后骨转移指标及骨吸收标志物变化;比较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腰膝痠软、下肢痿弱、下肢疼痛、腰背疼痛、步履艰难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5)。2组治疗后大转子、股骨颈、ward三角区、第1~4腰椎(L1~4)的BMD值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升高更明显(P<0.05)。2组治疗后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Ⅰ型原胶原N-端前肽(PIN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CP)-5b、Ⅰ型胶原C-末端肽交联(CTX)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5)。2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  相似文献   
85.
86.
目的 观察缺血后处理( IPO)对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IRI)期间血红素加氧酶-1( HO-1)表达的影响,探讨其保护机制.方法 48只成年SD大鼠,随机(随机数字法)分成6组(n=8),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夹闭左肺门缺血45 min,再灌注105min;缺血后处理组(IPO.组):缺血后再灌注30 s,停灌30 s,反复3次,再恢复灌注102 min;氯化高铁血红素(Hemin)+缺血-再灌注组(HM+ I/R组):术前连续2d腹腔注射Hemin 40 μmol/(kg·d),余同I/R组;锌原卟啉Ⅸ+缺血后处理组(ZnPPⅨ+IPO组):术前24 h腹腔注射ZnPP Ⅸ20 mg/(kg·d),余同IPO组;氯化高铁血红素+假手术组(HM +S组).测定各组肺组织HO-1蛋白表达水平、动脉血氧分压(PaO2)、肺组织湿/干质量比(W/D)和血清丙二醛(MDA)含量,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 I/R组肺组织HO-1蛋白表达(0.177 ±0.015)与S组和HM+S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但与IPO组(0.194 ±0.017)及HM+ I/R组(0.209±0.013)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P<0.01).各实验组PaO2均显著低于S组(90 ±11) mm Hg,IPO组和HM + I/R组PaO2与I/R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I/R组较S组肺组织W/D、血清MDA含量升高,肺组织病理损伤严重,而IPO组和HM+ I/R组上述改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短时程缺血后处理能明显减轻在体大鼠肺IRI,其作用机制与其上调HO-1蛋白表达及抑制脂质过氧化的损伤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87.
目的:应用卫生经济学指标评价基层医院卒中单元的价值。方法:将238例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卒中单元治疗组(治疗组)和普通病房组(普通组)。治疗组按照自行设计的卒中单元病房管理模式并参照《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实行规范化治疗,普通组按照传统方法进行治疗,分别于入院时、出院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生活自理能力评定Barthel指数(BI指数)评分,并进行成本-效益分析。结果:治疗组NIHSS评分改善明显高于普通组(P〈0.05),BI指数积分升高明显高于普通组(P〈0.05),成本-效益分析显示治疗组优于普通组。结论:在基层医院实施卒中单元管理模式,卒中患者病情改善优于传统治疗,卫生经济学分析显示成本-效益比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8.
<正>1病例资料患儿男,出生6小时,因"下肢皮肤缺损、口腔糜烂6小时"入院。患儿系第2胎第2产,足月顺产,出生体重3100g。无宫内窘迫及窒息史。患儿出生后出现下肢皮肤大面积缺损,右足趾甲缺失,口腔黏膜糜烂、结痂(图1、2)。拒奶,无发热,抽搐。遂收入院。父母体格健康,母亲孕期体健。2年前其母亲曾顺产一男婴,有类似皮肤表现,1岁时死亡。体格检查:一般情况欠佳,T 37.1℃,P 126次/min,R 44次/min,全身皮肤无黄染,口唇周围皮肤水疱、血疱,糜烂,血痂,尼氏征  相似文献   
89.
目的探讨新生儿急性生理学评分(SNAP)与危重病例评分在新生儿疾病诊治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07年入住我科的新生儿,于住院24h内同时应用两种评分系统进行评分,对不同疾病患儿根据得分情况分为非危重、危重、极危重,比较两种评分结果中危重与极危重所占比例,分析两种评分方法在判断住院新生儿不同疾病的危重程度是否存在差异。结果研究期间共收治3768例新生儿。SNAP评出危重患儿1960例,极危重患儿414例,共58.1%;危重评分评出危重患儿1978例,极危重患儿406例,共58.3%,两种方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对各器官系统功能判定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两种评分系统均能准确判断新生儿疾病的危重程度。  相似文献   
90.
高瑾 《西南军医》2007,9(6):141-142
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内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1]。护理安全是护理质量的基础,是优质服务的关键,也是防范和减少医疗事故及纠纷的重要环节。血液净化室是接受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场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