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篇
  免费   1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外科学   73篇
综合类   54篇
药学   10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91.
目的 研究保护性肺通气(PLV)对电视胸腔镜外科手术(VATS)患者术后谵妄(POD)及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择期VATS下肺癌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保护性肺通气组(PPV组)52例和传统肺通气组(CPV组)48例。PPV组双肺通气设置:潮气量(VT)8?ml/kg+呼吸末正压(PEEP)5?cmH2O,吸入氧浓度(FIO2)0.7;单肺通气(OLV)设置:VT 6 mg/kg+PEEP 5?cmH2O+肺复张[持续肺充气法:3~5?s内将气道峰压(Ppeak)升到30?cmH2O,持续30?s恢复原状,重复3次],FIO2 0.7。CPV组双肺通气设置:VT 10?ml/kg,FIO2 1.0;OLV设置:VT 8?ml/kg,FIO2 1.0。两组吸呼比=1∶2,调整呼吸频率维持呼吸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35~45?mmHg。通过脑氧饱和度(rSO2)监测脑氧合情况,同时监测术中氧分压(PaO2)和氧合指数(OI);术后每天随访,采用意识错乱评估法(CAM)判定是否发生POD,并记录术后肺部并发症(PPCs)和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PPV组术中PaO2、OI高于CPV组(P?<0.05);rSO2发生率低于CPV组(P?<0.05);POD和PPCs发生率低于CPV组(P?<0.05);且PPV组术后气管导管拔出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引流管拔出时间缩短(P?<0.05)。结论 PLV提高VATS患者机械通气时血氧饱和度和rSO2,降低POD发生率;并且降低PPCs发生率,加速患者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92.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在全麻患者气管插管时有效性和安全性及对丙泊酚效应室靶浓度(Ce)的影响。方法 60例全麻下行择期上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四组:D1、D2、D3、C组,分别在麻醉诱导前10min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0.25μg/kg(D1组)、0.5μg/kg(D2组)和1.0μg/kg(D3组)及10ml生理盐水(C组)。麻醉诱导采用靶控输注丙泊酚,以BIS为靶控目标。丙泊酚初始Ce设为1.5μg/ml,递增梯度为0.5μg/ml,同时泵注瑞芬太尼0.2μg·kg-1·min-1。BIS≤60时推注罗库溴铵0.9mg/kg,BIS≤50并维持5s行气管插管。于输注右美托咪定前(T0)、诱导前(T1)、气管插管前(T2)、气管插管后1min(T3)、3min(T4)、5min(T5)、10min(T6)时记录SBP、DBP、HR、BIS、丙泊酚Ce。结果与T0时比较,T1时D2、D3组HR减慢、D3组SBP、DBP升高(P<0.05);与T1时比较,T2时D1组和C组SBP、DBP下降,HR减慢(P<0.05);与T2时比较,T3~T5时D1组和C组SBP、DBP升高,HR增快,T3时C组BIS升高(P<0.05)。T2~T6时丙泊酚CeD1、D2、D3组明显低于C组(P<0.05)。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各时点对丙泊酚Ce存在明显负相关关系。结论麻醉诱导前静脉输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丙泊酚诱导效应室浓度存在负相关关系。麻醉诱导前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0.5μg/kg心血管反应平稳并能显著减少诱导时所需丙泊酚Ce。  相似文献   
93.
目的研究瑞芬太尼后处理对心肺转流(CPB)犬缺血-再灌注心肌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18只成年雄性犬,随机均分为缺血-再灌注组(C组)、缺血后处理组(I组)和瑞芬太尼后处理组(R组)。建立犬CPB模型,阻断升主动脉血流60min。主动脉阻断55min时自主动脉根部进行温血再灌注;I组在开放主动脉之前给予开放30s/再阻断30s三个循环;R组随温血输注瑞芬太尼4μg·kg-1·min-1,持续5min。测定CPB前5min(T0)、开放升主动脉5min(T1)、停CPB30min(T2)和120min(T3)时血浆肌钙蛋白I(cTnI)、丙二醛(MDA)浓度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停CPB120min后测定心肌含水率并观察心肌组织超微结构改变。结果与T0时比较,T1~T3时三组血浆cTnI和MDA浓度均明显升高(P<0.01),而SOD活性明显降低(P<0.01)。T1~T3时I组和R组cTnI和MDA浓度均低于C组(P<0.01),SOD活性高于C组(P<0.01)。I组和R组心肌含水率和超微结构改变均低于或轻于C组(P<0.01),I组和R组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瑞芬太尼后处理减轻犬CPB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机制可能与减少活性氧生成并增加SOD活性进而减轻氧化应激有关。  相似文献   
94.
背景 采用经斑点追踪食道超声(speckle tracking 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STTE)记录左心室长轴平均收缩峰值应变(averaged global longitudinal peak systolic strain,aGLPS)值、观察舒芬太尼后处理对2型糖尿病-心血管病共病患者与单纯心血管病患者行非体外循环冠脉旁路移植(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OPCABG)术后早期左心室功能失调的影响.方法 择期单纯心血管病患者(CVD组)与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共病患者(T2DM-CVD组)各20例,择期施行OPCABG手术,术中经冠脉内灌注舒芬太尼(0.2 μg/kg)行缺血心肌后处理(Suf-PostC);经二维食道超声采集STTE/aGLPS,采用FloTrac/Vigileo及Philips M6多功能监测仪行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心脏指数(CI)、每搏量(S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观察并测算给药后各时间点aGLPS(T0,Suf-PoC0 min;T1,Suf-PoC30 min;T2,Suf-PoC2 h;T3,SufPoC4 h;T4,Suf-PoC6 h).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除血糖外一般情况均无统计学差异;但在Suf-PoC2 h以后(冠脉全部复通后,T2-T4期),两组患者LVEF值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T2DM-CVD组[aGLPST0:(-13.4±2.2)%,aGLPST1:(-17.0±2.4)%,aGLPST2:( -17.3±3.1)%,aGLPST3:(-14.6±2.6)%,aGLPST4:( -14.7±1.7)%],CVD组[aGLPST0:(-13.1±2.4)%,aGLPST1:(-16.4±3.1)%,aGLPST2:( -19.6±3.4)%,aGLPST3:( -20.3±2.6)%,aGLPST4:(-20.4±1.9)%],两组患者aGLPS值在(T2~T4)期行同一时间点下的各组绝对数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采用STTE记录aGLPS能够定量监测OPCABG患者术中左心室收缩功能;2型糖尿病削弱舒芬太尼后处理对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所起保护效应的临床研究仍需进一步积累资料.  相似文献   
95.
瑞芬太尼对电刺激诱导大鼠心室肌细胞钙瞬变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瑞芬太尼对电刺激诱导的大鼠心室肌细胞钙瞬变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体重190—210g,分离单个心室肌细胞,在细胞逐步复钙后行细胞指标剂的负载,采用钙敏感荧光探针Fluo-2/AM结合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测定胞浆游离钙浓度([Ca^2+]i),分别用含0.1、0.3、1、3、10、30、100、300、1000ng/ml瑞芬太尼的Kreb’8液灌流细胞,每个浓度8个细胞,以波长340/380nm时荧光比值反映[Ca^2+]i),用0.2Hz的电流刺激细胞,产生的[Ca^2+]i峰值即为电刺激激发的瞬时[Ca^2+]i,给予瑞芬太尼后瞬时[Ca^2+]i与基础值的比值表示钙瞬变振幅,绘出量.效关系曲线和100ng/ml瑞芬太尼的时.效关系曲线。结果瑞芬太尼剂量依赖性抑制钙瞬变,Sigmoidal方程为Y=78.49+25.31/[1+10^(-6.41-x)](P〈0.01),半数有效浓度为0.4ng/ml,R^2为0.9833;100ng/ml瑞芬太尼时间依赖性抑制钙瞬变,Sigmoidal方程为Y=68.5+45.7/[1+10^(-0.358-x)](P〈0.01),达半数最大效应的时间为2.3min,R^2为0.937。结论瑞芬太尼对电刺激诱发的大鼠心室细胞钙瞬变产生剂量和时间依赖性抑制。  相似文献   
96.
单肺通气期间体位对血液氧合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单肺通气(OLV)期间不同体位对血液氧合及肺内分流的影响。方法15例择期开胸食管癌根治术病人,ASAⅠ~Ⅱ级,于仰卧位双肺通气(TLV)(T1)、仰卧位OLV 30 min(T2),侧卧位开胸前OLV 30 min(T3)分别进行动静脉血气分析,并计算肺内分流率(Qs/Qt)。结果T2与T1比较,动脉血氧分压(PaO2)、混合静脉血氧分压(P-V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和静脉血氧饱和度(CvO2)明显下降,Qs/Qt明显升高(P<0.01),动脉血氧含量(CaO2)明显下降(P<0.05)。T2与T1相比,PaO2明显下降,Qs/Qt明显升高(P<0.01),SaO2明显下降(P<0.05),P-VO2、S-VO2、CaO2和CvO2无明显变化。T2与T3比较,PaO2和S-VO2明显下降,Qs/Qt明显升高(P<0.01)。P-VO2、SaO2和CvO2明显降低(P<0.05)。结论T3较T2能明显改善血液氧合,减少肺内分流。  相似文献   
97.
目的 观察异氟醚与咪唑安定或丙泊酚联合应用对心肺转流 (CPB)心内直视手术心肌缺血 /再灌注期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 (cTnⅠ )的影响。方法  5 0例先心、房或室间隔缺损择期行心内直视手术患者 ,随机分为五组 ,每组 10例。Ⅰ组泵注咪唑安定 2 0~ 4 0mg·kg-1·h-1维持麻醉 ;Ⅱ组丙泊酚 0 2~ 0 4mg·kg-1·h-1;Ⅲ组转流前、主动脉开放后持续吸入 0 8~ 1 3MAC异氟醚 ;Ⅳ组转流前吸入异氟醚同Ⅲ组 ,主动脉阻断后泵注咪唑安定同Ⅰ组 ;Ⅴ组转流前同Ⅲ组 ,主动脉阻断后微泵静注丙泊酚同Ⅱ组。分别在术前、停CPB后 30分钟、2小时和术后 2 4小时取中心静脉血 ,测定血清cTnⅠ水平 ,并观察开放主动脉后心脏复跳情况。结果 与术前比较 ,五组患者停CPB后各时点cTnⅠ明显升高 (P <0 0 1)。各组术后 2 4小时值与停CPB 2小时值比较已显著下降 (P <0 0 1) ,Ⅰ组与其他各组比较升高更为显著 (P <0 0 1)。异氟醚与咪唑安定或丙泊酚联合应用 ,与异氟醚组各时点值比较 ,血清cTnⅠ未见明显降低。Ⅳ组与Ⅴ组间相比也无显著差异。各组心脏自动复跳率无差异。结论 丙泊酚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明显强于等效剂量的咪唑安定 ;异氟醚具有明显的心肌保护作用 ;异氟醚和丙泊酚或咪唑安定合用 ,cTnⅠ水平接近异氟  相似文献   
98.
我院于1985年对1例患左房粘液瘤伴全心衰病人,进行了急诊体外循环下肿瘤切除手术。患者女,36岁,入院后确诊为左房粘液瘤。当时体检:体重32kg,端坐呼吸血压低落。末梢紫绀冷厥,经处理病情无改善,乃急诊进行体外循环下心内  相似文献   
99.
100.
可乐定对颅脑手术中呼气末氨氟醚浓度、芬太尼用量的观察李元海,顾尔伟,张健,吴蓉蓉术前口服可乐定作为术前用药,早在80年代初国外就有报道,近年来国内王鹏等[1]对此也有研究。本文就术前口服可乐定5μg·kg-1对颅脑手术病人呼气末氨氟醚浓度,术中芬太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