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3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16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1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66篇
内科学   25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7篇
外科学   45篇
综合类   117篇
预防医学   44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54篇
中国医学   71篇
肿瘤学   2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8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 毫秒
61.
陶娅  唐珍珍  陈鸿 《现代医药卫生》2013,(15):2251-225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对骨密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3月至2012年12月在绵阳404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男性糖尿病患者60例(2型糖尿病组)和骨科门诊就诊的男性非糖尿病患者60例(非糖尿病组),采用美国HOLOGIC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测量骨密度,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2型糖尿病组患者骨密度下降、骨质疏松发生率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需养成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饮食中适当补充蛋白质,及时补充钙及维生素D,合理运动,保持充足的阳光照射,严格控制血糖水平,及时给予胰岛素治疗,对预防或延缓糖尿病骨质疏松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2.
目的观察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核素全身骨显像的特点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经骨髓穿刺或手术病理证实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治疗前的骨显像表现,并与对应的X线、CT和MRI影像学检查的阳性率进行比较。结果核素全身骨显像阳性率为91.1%(82/90)。多发病灶者占93.9%,主要分布于肋骨、胸骨、脊柱和盆骨,其中热区(浓聚区)病灶占87.0%,热区与冷区(减低区)共存病灶占13.0%;单发病灶者占6.1%,分布于肋骨、颅骨、髂骨、股骨。X线、CT诊断阳性率分别为64.1%(25/39)、94.9%(37/39)、97.4(38/39)。X线与CT和MRI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全身骨显像诊断阳性率与CT和MR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身骨显像、CT和MRI联合诊断阳性率为100%(39/39)。结论多发性骨髓瘤全身骨显像阳性率高,结合MRI或CT检查可进一步提高其诊断阳性率。  相似文献   
63.
医学模式的转变,高校的扩招,医疗资源的相对匮乏,医学实习中的问诊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困难,我校应用于标准化病人于神经内科问诊的考核,探索较为理想的神经内科实习中问诊的考核模式。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早期实施运动再学习配合头针对脑卒中偏瘫患者3个月后日常生活能力影响。方法:4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进行临床对照性研究,两组均接受常规的临床药物治疗,治疗组加入运动再学习配合头针治疗,Fugl-M eyer评分法、Barthel指数进行治疗前后评定。结果:学习组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明显提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运动再学习配合头针留针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偏瘫肢体的综合能力,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65.
近年来,应用低频电刺激治疗吞咽障碍取得一定进展,但是目前临床多采用单纯的吞咽功能训练,尚无系统规范的治疗方案。本综述结合国内外报道的治疗措施,探讨低频电刺激联合常规康复疗法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康复疗效,以期建立更安全有效可行的康复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66.
目的 研究白细胞介素-6(IL-6)-634C/G基因多态性在中国汉族儿童中的分布及与体重指数(BMI)和血糖、血脂及25-羟维生素D代谢的相关性,探索基因多态性与儿童营养状况、糖尿病及维生素D缺乏所致疾病的关系.方法 测量214名8~12岁山西籍汉族学龄儿童的体重、身高,计算BMI.采集晨起空腹静脉血,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基因分析方法,检测214名儿童的IL-6基因634C/G多态性,测定其血糖、血脂、25-羟维生素D水平.比较不同性别基因型和等位基因的分布及不同基因型血糖、血脂、25-羟维生素D的差异.结果 汉族儿童人群中IL-6基因634位点存在CC、CG、GG 3种基因型,其中GG占15%、GC占40%、CC占45%;C和G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65%、35%.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性别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儿童与超重及肥胖儿童比较,基因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超重及肥胖儿童GG基因型频率(38.3%)高于正常(7.3%)及消瘦儿童(10.9%)基因型(x2=36.596,P=0.000).多因素分析显示,血三酰甘油浓度与儿童超重和单纯肥胖的发生有相关性,GG基因型是儿童超重和单纯肥胖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25-羟维生素D与BMI(r=0.075,P=0.528)、血糖(r=0.018,P=0.880)、三酰甘油(r=-0.097,P=0.417)、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r=0.038,P=0.75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r=-0.028,P=0.817)均无相关性,25-羟维生素D在正常儿童和超重及肥胖儿童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5-羟维生素D缺乏者与合适水平者3种基因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622,P=0.733).结论 IL-6-634C/G位点在山西籍汉族儿童中存在着多态性,且分布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L-6-634基因多态性是导致儿童期超重及单纯性肥胖的一个遗传因素,与人体脂代谢相关,与糖代谢无直接关联.IL-6-634C/G位点基因多态性与血25-羟维生素D无关,与维生素D缺乏性疾病无关,可能与骨代谢无关.25-羟维生素D与血糖、血脂均无关,与儿童超重及肥胖无关.  相似文献   
67.
目的通过对攀枝花市5个建成区(东区、西区、仁和区、米易县、盐边县)的鼠、蚊、蝇、蟑螂预防控制效果进行评估,为巩固国家卫生城市成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防治采用以环境治理为基础的综合预防控制措施;密度调查鼠类采用鼠迹法,蚊虫采用路径法、勺捕法、人诱停落法,蝇类、蟑螂均采用目测法;评估标准按《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水平鼠类蚊虫蝇类蜚蠊》(GB/T 27770~27773-2011)。结果鼠类:建成区室内鼠迹平均阳性率为2.14%,外环境平均路径指数为0.39处/km;蚊虫:小型积水的平均路径指数为0.72处/km,大中型水体的平均采样勺指数为0,外环境的平均成蚊停落指数为0.81只/人次;蝇类:生产销售直接入口食品的场所未发现有蝇和蝇类孳生地,室内有蝇房间平均阳性率为3.03%、阳性间蝇密度为1.64只/间,室外蝇类孳生地平均阳性率为4.46%;蟑螂:蟑迹平均查获率为4.37%,成若虫平均侵害率为2.40%,卵鞘平均查获率为2.01%。结论通过集中统一开展病媒生物预防控制活动,使攀枝花市建成区鼠、蚊、蝇、蟑螂的密度均达到国家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水平标准C级的要求,但个别场所仍存在有超过国家病媒生物控制水平标准的现象,主要表现在餐饮业和农贸市场以及超市等,因此,应进一步强化和细化对重点行业病媒生物的预防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68.
帕金森病的临床特征主要表现为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抑郁症状是帕金森病常见的非运动症状之一,其高发病率及致残率的特点不仅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精神及经济上的痛苦,而且因为抑郁症导致患者自杀的恶果也给社会和国家造成一定负担,而帕金森病抑郁的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明确。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是一类机体内分泌的广泛存在于中枢及周围神经系统内的蛋白质,在神经系统神经元的整个生命过程中支持和保障胚胎神经元的生长及良好发育,调节和控制各种成年期神经元的功能及效能通路,是成熟的中枢及周围神经系统神经元维持生存及正常功能特性表达的必需。本文就帕金森病抑郁的流行病学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在帕金森病抑郁发病机制及治疗影响上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9.
背景 既往研究认为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性病变(CTO)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可以改善临床症状,而临床症状的改善与哪种心电复极指标改变相关,目前研究较少,且对其的认识处于初级阶段。目的 本研究旨在了解单支及多支血管CTO患者CTO-PCI后心电复极指标变化情况,从而为不同类型CTO患者进行CTO-PCI提供更多电生理方面的客观证据。方法 选取2017年5月-2019年5月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住院并成功行PCI(PCI成功的标准:CTO-PCI后血管残余狭窄<30%,前向血流TIMI>3级)的CTO患者249例。按照主要冠状动脉(前降支、回旋支、右冠状动脉)CTO的血管支数分为单支CTO组(n=192例);多支(两支或三支)CTO组(n=57例)。比较两组患者心率、侧支循环Rentrop分级、校正QT间期(QTc)、QT离散度(QTd)、T波尖峰-T波末尾时限(Tp-Te)、T波改善比例以及所有患者随访6个月,比较纽约心功能分级及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 单支CTO组和多支CTO组的侧支循环Rentrop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多支CTO组QTc小于单支CTO组,T波改善比例高于单支CTO组(P<0.05)。术后随访6个月,单支CTO组MACE发生率高于多支CTO组(P<0.05)。结论 CTO患者血运重建后,复极指标均有改善,多支CTO患者复极指标改善更为明显,临床受益可能来自于细胞活力增强和复极离散指标的双重改善。  相似文献   
70.
试谈双向转诊信息管理系统的功能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鸿  汤仕忠 《实用全科医学》2008,6(11):1177-1178
利用远程医疗和网络技术构建双向转诊信息管理系统,将社区医疗机构与医院连接在一起,使双向转诊工作得以有效实施,提高了卫生资源的利用率,更好地解决看病难、看病烦。同时提出了双向转诊系统可拓展的功能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