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20篇
综合类   7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已成为老年人的常见病,可造成严重和持续的疼痛,严重影响日常生活。目前国内大部分地区经皮椎体成形术已逐渐成为一线治疗方案。标准的双椎弓根入路是经皮椎体成形术中最常用的入路。单侧穿刺因能缩短手术时间,更适用于年老体弱的患者,逐渐被临床医生关注和采用。我院自2004年12月~2007年10月,采用单侧经椎弓根外上方入路法治疗老年人椎体压缩性骨折31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2.
目的 观察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脊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4年12月以来,应用椎体成形术治疗51例64个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并观察疗效。结果术后所有患者疼痛均明显改善或者消失,1-7d内下床活动,随访5~16个月,所有患者疼痛无反复,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椎体成形术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脊椎压缩性骨折的一种简单有效安全的方法,并应注意手术操作。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经皮内镜椎板间入路椎间盘切除术(PEID)治疗游离脱垂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5-06—2016-07采用PEID治疗的38例游离脱垂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比较术前、术后1周、术后10个月的腰痛VAS评分、腿痛VAS评分、ODI指数。结果 38例均获得10个月随访,无硬脊膜损伤、切口感染、症状复发。5例术后下肢皮肤麻木,术后10个月均恢复正常。2例出现踝关节、足趾背伸肌力下降至3+级,末次随访时1例恢复正常,1例恢复至4级。术后1周、10个月腰痛VAS评分、腿痛VAS评分、ODI指数均较术前明显改善,且术后10个月各观察指标较术后1周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EID微创治疗游离脱垂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有效,但是要求术者有较高的脊柱内镜操作技术和经验。  相似文献   
24.
目的评价加巴喷丁胶囊在治疗颈椎术后轴性症状(AS)的临床疗效。方法颈椎术后出现轴性症状的100例患者,随机分组,A组(50例)口服加巴喷丁胶囊;B组(50例)口服塞来昔布胶囊,随访8周,用视觉模拟评分方法(VAS)观察治疗轴性症状的临床疗效。结果患者治疗后1,4,8周与治疗前VAS评分比较,2组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4周VAS评分,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愈时间与不良反应上,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巴喷丁胶囊在治疗颈椎术后轴状症状中具有良好的效果,并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25.
肱骨髁间骨折是一种常见的关节内骨折,常见于青壮年,处理相对困难。过去主张保守治疗但疗效欠理想,尤以C型骨折因移位明显及粉碎严重而疗效差。近年来随着内固定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治疗经验的积累,手术已成为治疗的趋势。2000年3月至2002年5月,本科手术治疗11例,肘关节功能恢复理想。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1例中男9例,女2例;年龄18~46岁,平均30.4岁。致伤原因:车祸8例,摔伤3例。开放骨折2例,闭合骨折9例。合并尺神经损伤3例。全部为新鲜骨折。按AO/ASIF分类C1型2例,C2型7例,C3型2例。1.2手术方法:取内外侧切口,外侧入路从肱三头肌与…  相似文献   
26.
目的:建立下颈椎(C3-C7)两节段椎体次全切后的前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anterior cervical transpedicular system,ACTPS)的固定模型,为下颈椎前路重建提供一种内固定手术的有限元建模方法.方法:采集1名30岁成年健康男性志愿者颈段(C1-T1)的CT数据,应用Mimics 1...  相似文献   
27.
下颈椎前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anterior cervical transpedicular screw,ATPS)技术,可实现前路的直接减压和椎弓根螺钉坚强固定的优点。但也存在操作风险高,置钉难度大等缺点。因此,为了提高ATPS置钉的安全性,本研究拟利用个体化3D导板辅助下植入ATPS螺钉,并分析置钉前后的偏差,为后...  相似文献   
28.
目的 用正交设计及BP神经网络-遗传算法对茶叶提取工艺进行多指标综合优化。方法 以咖啡因、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catechin gallate,ECG)为考察指标,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设计及BP神经网络-遗传算法优选超声辅助提取茶叶中有效成分的工艺,并对2种方法优选所得的工艺进行验证。结果 正交设计得到的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浓度85%、浸提温度80℃、超声时间10 min。工艺验证评分为99.050。BP神经网络-遗传算法得到的最优提取方案为乙醇浓度89%、浸提温度88℃、超声时间13 min,网络预测评分为100.758,工艺验证评分为99.651,相对误差为1.099%。结论 BP神经网络-遗传算法数学模型可用于茶叶中有效成分提取工艺预测和优选,且略优于正交设计。  相似文献   
29.
目的分析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n-HA/PA66)复合材料融合器在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中的作用及效果。方法应用n-HA/PA66复合材料融合器对20例腰椎退行性疾病行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TLIF),通过测量术前、术后1周、术后2个月腰椎曲线指数、相对椎间隙高度、Tailard指数、节段前凸角、全腰椎前凸角等影像学检查指标及Gree-nough临床疗效标准等,评价手术疗效。结果除了Tailard指数,其余影像学观察指标术后1周、术后2个月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667)。在腰痛、腿痛,术前、术后1周、术后2个月三者之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667)。根据Greenough临床疗效标准评估临床效果,疗效优良率达95%,术后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n-HA/PA66复合材料融合器可有效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可防止椎间高度塌陷下沉、解除神经根受压,是一种疗效理想的椎间融合器材料。  相似文献   
30.
靶向成形椎间孔镜技术治疗游离脱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评价靶向成形椎间孔镜技术治疗游离脱垂型腰椎间盘突出临床疗效。方法:2015年6月至2016年1月,采用靶向成形椎间孔镜技术治疗游离脱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25例,其中男14例,女11例;年龄23~52岁,平均37.6岁;L_(2,3)1例,L_(3,4)3例,L_(4,5)12例,L_5S_19例。术前、术后1周、1年进行采用视觉摸拟(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对患者的腰痛、腿痛进行评分,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对腰椎功能进行评定。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12~19个月,平均15.2个月。25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108.6 min。术后无硬脊膜和神经根损伤、切口感染、复发病例。术前、术后1周、1年腰痛VAS评分分别为5.8±0.5、2.5±0.4、0.9±0.2;腿痛VAS评分分别为7.1±0.6、1.5±0.4、0.7±0.6;腰椎ODI评分分别为69.2±1.8、22.5±4.7、10.2±2.4,各项目三者之间两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靶向成形椎间孔镜技术治疗游离脱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不仅具有创伤小、出血量及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而且疗效确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