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9篇
内科学   1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4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3篇
  1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91.
目的 构建军校护理本科专业课课程思政教学评价指标体系,为评价课程思政教学效果提供工具。方法 以CIPP模型为理论框架,通过文献研究和专家会议初拟评价指标,选取16名军医大学教育领域专家进行3轮专家函询,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指标权重。结果 第3轮函询专家积极性为93.8%,专家权威系数为0.89,3个子系统的肯德尔协调系数分别为0.189、0.336、0.157(均P<0.01),指标的重要性赋值为4.13~5.00。评价指标体系由同行专家评教、学生评教和教师自评3个子系统组成,共12个一级指标、35个二级指标。结论 军校护理本科专业课课程思政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科学、指标可靠、权重合理,可以为军校护理专业课课程思政教学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2.
目的 观察Bcl-2家族蛋白在Ad.mda-7介导HepG2细胞凋亡中的变化,初步探讨Ad.mda-7介导肝癌细胞的凋亡机制。方法将携带人MDA-7/IL-24基因的腺病毒转染HepG2和ID2,通过四甲基偶氮哩蓝染色法(MTr)及Hoechst染色观察MDA-7/IL-24对肝癌细胞HepG2和正常肝胚细胞ID2的生长抑制和杀伤作用。AnnexinV和PI双染后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凋亡。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Bcl-2家族蛋白的变化。结果Ad.mda-7能明显抑制肝癌细胞HepG2的生长,但对正常肝胚细胞ID2没有明显抑制增殖作用。Hoechst染色和流式细胞仪提示Ad.mda-7能明显诱导肝癌细胞HepG2细胞的凋亡,但对正常肝胚细胞ID2没有明显毒副作用。Westernblot说明抑制凋亡的蛋白Bcl-2和Bcl-xl的表达在HepG2明显下降,在ID2中则没有变化;而促凋亡蛋白Bax在HepG2和ID2都升高。结论Ad.mda-7转染HepG2后,促凋亡(Bax)与抑凋亡蛋白(Bcl-2和Bcl-xl)的比率发生改变,进而发生凋亡。  相似文献   
93.
目的比较神经刺激器(PNS)定位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和硬膜外麻醉用于老年患者单侧膝关节部位手术的麻醉效果及对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行单侧膝关节部位手术的老年患者,ASAⅡ~Ⅲ级,分为A组(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组)、B组(硬膜外麻醉组)各20例,观察并纪录两组麻醉前及麻醉后5、10、20、30、60分钟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感觉运动神经阻滞的起效、完善及维持时间,以及局麻药和辅助药物用量、术中输液量、术中及术后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术中所有患者都获得满意的麻醉效果,A组患者的感觉及运动神经阻滞起效时间均快于B组(P0.05),维持时间也长于B组(P0.05),整个麻醉过程中的MAP、HR均无显著性变化(P0.05);B组患者注药后5分钟的MAP与麻醉前比较无显著性变化(P0.05),而20、30、60分钟的MAP较麻醉前及注药后5分钟均显著降低(P0.05),整个麻醉过程中HR均无显著性变化(P0.05),B组术中输液量、术后尿潴留发生率及血管活性药使用率均显著高于A组(P0.05)。结论与硬膜外麻醉相比较,PNS定位下行单侧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安全有效,对血液动力学影响小,术后不良反应少,镇痛时间长,有利于术后早期恢复,更适用于老年患者的单侧膝关节部位手术。  相似文献   
94.
目的:观察北美Draeger GS麻醉机吸气流速装置对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100例静吸复合全麻下的手术患者,其中,男性51例,女性49例;年龄为17~85岁;体质量为46~95 kg;甲状腺、乳腺手术29例,泌尿外科手术71例.应用北美GS麻醉机机械通气,吸气流速可变装置先后在Low挡、Med挡位各机械通气30 min后,分别行动脉血气分析,观察通气参数(Vt)、气道阻力(Peak).比较吸气流速Low、Med挡位时机械通气动脉血气、Vt、Peak的差异.结果:100例临床观察结果显示,吸气流速调至Med挡后,较Low挡时PaCO2、PetCO2有显著下降(P<0.05),同时Vt、Peak则有显著上升(P<0.05),但pH、p(O2)变化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气是呼吸功能的最终标志.在保持机械通气参数不变的情况下,增加呼吸器吸气流速,有利于吸入气在不同肺泡区间的均匀分布,改善通气效果,但胸内压的相应增加,导致的Peak增高,应予注意.  相似文献   
95.
喉罩在神经介入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喉罩(laryngeal mask airway,LMA)在全麻下神经介入手术中对呼吸循环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择期行神经介入手术患者,ASAⅡ~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喉罩组(L组)和气管插管组(T组)各20例,两组均采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比较两组置罩(管)和拔罩(管)前后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的变化情况,并记录两组麻醉药用量以及拔管(罩)期各种并发症的情况。结果 L组置罩后和拔罩前后HR、MAP无明显变化(P〉0.05);T组插管后及拔管前后的HR、MAP均较插管前明显升高(P〈0.05);L组麻醉药用量少,停药后苏醒快,并发症明显少于T组。结论 LMA用于全麻下神经介入手术通气效果好、安全可靠,且有血流动力学平稳、苏醒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96.
目的 探讨黑色紊瘤分化相关基因-7/白细胞介素-24(MDA-7/IL-24)基因促进阿霉素(ADM)杀伤肝癌细胞,逆转肝癌细胞多药耐药(MDR)的机制.方法 以人肝癌细胞株MHCC-97L为实验对象,使用噻唑蓝(MTT)比色法和流式细胞仪比较Ad. MDA-7联合ADM处理组与ADM组、Ad. MDA-7组对肝癌细胞MHCC-97L和正常肝细胞L02的作用差异.观察MDA-7/IL-24对多药耐药的逆转作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MDR-1、STAT-3、bcl-2、bax mRNA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gp-170、STAT-3、bcl-2、bax蛋白的表达的变化.结果 MTT表明Ad. MDA-7对正常肝细胞LO2无生长抑制作用(P>0.05).LO2细胞Ad. MDA-7联合ADM组与ADM组细胞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浓度(100 VP/cell)的Ad. MDA-7联合正常肝细胞的IC50浓度的ADM(1.5 mg/L)使得细胞抑制率从ADM组的17.46%上升到79.50%,生长抑制逆转4.55倍(P<0.05).MDR-1mRNA相对表达量从(16.49±0.11)下降至(5.48±0.05).STAT-3 mRNA相对表达量从(13.17±0.08)上升至(21.57±0.11).bcl-2及BAX表达与其他实验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实验组P-170蛋白的表达量较其他组明显降低,而磷酸化STAT-3蛋白的表达量亦增加.结论 Ad. MDA-7具有逆转肝癌细胞MHCC-97L多药耐药的作用,其下调MDR-1 mRNA的表达的同时,并通过活化STAT-3信号通路的表达促进肝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97.
目的 探讨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HPT)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00年至2009年间收治的73例PHPT 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全组血钙均升高,均值(3.05±0.49)mmol/L,最高血钙值均值(3.28±0.62)mmol/L.69例测定甲状旁腺激素(PTH),全部增高(119.46~5000.00pg/ml).联合B超、99mTc-MIBI、CT、MIR定位准确率达91.78%.73例均行手术治疗,病理证实甲状旁腺腺瘤72例,甲状旁腺增生1例,部分患者合并甲状腺疾病.术后患者症状改善,血清钙、PTH恢复正常或明显下降.结论 应提高对PHPT的认识,确诊者应尽早手术.  相似文献   
98.
目的 观察携带人mda-7/IL-24的溶瘤腺病毒SG600-IL24对各种不同转移潜能肝癌细胞HepG2、SMMC7721、MHCC97L和正常肝细胞LO2的作用.方法将携带人mda-7/IL-24的溶瘤腺病毒SG600-IL24分别感染人肝癌细胞系HepG2、SMMC7721、MHCC97L和正常肝细胞LO2,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Western blot检测mda-7/IL-24基因和蛋白的表达,MTT观察肝癌细胞的生长抑制,Hoechst33258和流式细胞仪(FCM)检测细胞的凋亡,流式细胞仪(FCM)检测细胞周期.结果 RT-PCR和Western blot显示mda-7/IL-24在肝癌细胞和正常肝细胞中高表达,ELISA提示细胞培养上清液中mda-7/IL-24蛋白也明显增加.MTT和流式细胞仪提示mda-7/IL-24能明显抑制肝癌细胞的生长(生长抑制率分别为75%±2.5%,86%±3.5%,72%±1.8%,HepG2∶F=5.86,SMMC7721∶F=7.98,MHCC97L∶F=5.13,均P<0.01),促进肝癌细胞的凋亡(凋亡抑制率分别为56.5%±4.0%,34.4%±2.0%,43.3%±2.5%,HepG2∶F=203.4,SMMC7721∶F=130.5,MHCC97L∶F=160.6,均P<0.01),阻滞肝癌细胞在G2/M期(G2/M期阻滞分别为35.4%±4.2%,40.5%±5.0%,42.0%±5.0%,HepG2∶F=112.5,SMMC7721∶F=133.2,MHCC97L∶F=145.5,均P<0.01),而对正常肝细胞没有明显的促进凋亡和增殖阻滞作用.结论 溶瘤腺病毒SG600-IL24能特异性杀伤不同转移潜能人肝癌细胞和诱导凋亡,促进肝癌细胞增殖阻滞,而对正常肝细胞无明显促进凋亡和增殖阻滞作用.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oncolytic adenovirus vector SG600-IL24expressing human melanoma differentiation associated gene-7 (mda-7/IL-24) o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cell lines with different metastatic potential of HepG2, SMMC7721, MHCC97L and normal liver cell line LO2. Methods The oncolytic adenovirus SG600-IL24 which carrying mda-7/IL-24 gene was transfected into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cell lines and normal liver cell line. The mRNA and protein expression of mda7/IL-24 in HepG2, SMMC7721, MHCC97L and LO2 cell lines was confirmed by RT-PCR,ELISA assay and Western blot respectively. MTT assay and flow cytometry were used to study tumor cell proliferation and cell cycle in vitro. Hoechst33258 and flow cytometry were studied to indicate the apoptosis effects. Results It was confirmed by RT-PCR, ELISA assay and Western-blot that the exogenous mda-7/IL-24 gene was highly expressed in HepG2, SMMC7721, MHCC97L and LO2 cell lines. MTT and apoptosis detection indicated that MDA-7/IL-24 can induce the growth suppression (the inhibition rate was 75% ±2. 5% ,86% ±3. 5% ,and promotes apoptosis ( the apoptosis rate was 56. 5% ± 4. 0% , 34. 4% ± 2. 0% , 43. 3% ± 2. 5%cell lines at G2/M phase ( the blocking rate was 35. 4% ± 4. 2% , 40. 5% ± 5. 0% , 42. 0% ± 5. 0%metastatic potential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cell lines but not in normal liver cell line.Conclusions Oncolytic adenovirus vector SG600-IL24 can selectively induce growth suppression, promote apoptosis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lines in vitro but not in normal liver cell LO2.  相似文献   
99.
目的:分析慢性胃炎患者粪便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抗原检测诊断效能及不同病理特征Hp感染率,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便利抽样法,抽取2020年8月—2022年2月广州中医药大学顺德医院收治的200例慢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胃镜检查、14C呼气试验及粪便Hp抗原检测,以14C呼气试验结果作为Hp阳性的金标准,分析胃炎病理特征与Hp感染的关系,并分析微生物检验的诊断效果。结果:200例慢性胃炎患者中,87例存在Hp感染,Hp感染率为43.50%。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Hp感染率高于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P<0.05)。粪便Hp抗原检测检出63例;粪便Hp抗原诊断Hp感染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2.41%(63/87)、84.07%(95/113)、79.00%(158/200)、77.78%(63/81)、79.83%(95/119)。结论:粪便Hp抗原检测在慢性胃炎Hp感染诊断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且Hp感染与慢性胃炎患者病情类型有一定关系,值得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100.
目的:了解福建省青少年结核病防治核心知识掌握情况,并探索其对发生就诊延迟风险的影响。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于2021年10月至2021年12月选取福建省厦门、漳州、泉州、三明、莆田、南平、龙岩、宁德8个设区市和平潭综合实验区38所学校的8624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根据《中国结核病防治工作技术指南(2021版)》及专家讨论制定调查问卷,内容涉及结核病防治核心知识和就诊延迟风险。共发放问卷8624份,回收有效问卷8557份,问卷有效率为99.22%。统计结核病防治核心知识知晓率、知晓得分和就诊延迟风险存在情况,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发生就诊延迟风险的影响因素。结果:8557名调查对象结核病防治核心知识总知晓率为77.94%(46 684/59 899),其中,“肺结核是慢性传染病”的知晓率最高,为89.55%(7663/8557),“有肺结核疑似症状或确诊肺结核应主动报告,不带病上课”的知晓率最低,为65.57%(5611/8557)。题目“如果出现咳嗽咳痰、夜间盗汗、发烧、体质量减轻,多久后会去医疗机构就诊”答案选择“14天以上”者有533名(6.23%),即存在就诊延迟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