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0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6篇
内科学   10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3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脊髓损伤后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尽管治疗血栓有许多有效方法,但我们认为预防才是减少患者病死率和后遗症的关键。2001年11月—2004年10月我们对收治的185例脊髓损伤患者采用不同方法防治DVT,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2.
目的分析为股骨远端骨折专门设计的翼状解剖钢板生物力学的可靠性,探讨治疗股骨远端粉碎骨折的新方法。方法取10具新鲜成人股骨标本,按统一标准(AO/ASIF系统中33C3.3型骨折)用锯将股骨远端制成干骺端-关节严重粉碎骨折模型。随机选取5具用外侧支持钢板固定作为对照,另外5具用翼状解剖钢板固定,对试件上机分别进行压缩、旋转、三点弯曲的生物力学测试。结果翼状解剖钢板组生物力学性能明显比外侧支持钢板稳定(P<0.01)。结论翼状解剖钢板固定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稳定性高,有利于早期功能锻炼,并能防止晚期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3.
锚定法改良单开门颈椎管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锚定法改良单开门颈椎管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应用锚定法改良单开门颈椎管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15例。结果15例均获得随访,时间5~18个月。采用JOA进行评分,术后改善率为78.6%。影像学检查15例,颈椎生理曲度基本正常,未见再关门现象。2例颈部轻度僵硬和活动受限。结论锚定法改良单开门颈椎管成形术可避免再关门,减少术后颈部僵硬、疼痛。可早期进行功能练习。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胫骨远端外侧L形解剖锁定钢板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2015年5月~2016年4月收治胫骨Pilon骨折患者7例,均行切开复位胫骨远端外侧L形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左侧4例,右侧3例。按Rüedi-Allgower分型:Ⅰ型1例,Ⅱ型4例,Ⅲ型2例。合并腓骨下段骨折4例,跖骨骨折1例。结果本组7例患者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0.5(4~16)个月。7例患者均获得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9.6(4~15)个月。6例患者伤口一期愈合,1例伤口延迟愈合,经换药处理后愈合良好。踝关节功能采用Mazur评分[2]进行评估:优4例,良2例,可1例,优良率为85.7%。本组均未出现伤口感染、骨髓炎、骨折不愈合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应用胫骨远端外侧L形解剖锁定钢板治疗胫骨Pilon骨折临床效果满意,但术前应仔细评估,选择恰当手术时机,制定详细手术计划。  相似文献   
45.
目的:嗅鞘细胞具有强大的修复脊髓损伤的潜能,文章就嗅鞘细胞的特性、培养及纯化方法、移植时机选择、应用前景等内容予以综述。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 1994-01/2007-03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为“olfactory ensheathing cells,spinal cordinjury”,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4-01/2007-03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为“嗅鞘细胞,脊髓损伤”,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并查看每篇文献后的引文。纳入标准:文章所述内容应与嗅鞘细胞的特性、培养、移植、应用等研究相关。排除标准:重复研究。资料提炼:共收集到47篇相关文献,35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排除的12篇文献为内容陈旧或重复。符合纳入标准的35篇文献中,分别涉及嗅鞘细胞的特性、培养及纯化方法、移植时机选择、应用前景等内容。资料综合:脊髓损伤后脊髓神经元死亡,神经营养因子缺乏,且存在抑制修复分子以及胶质瘢痕、空洞阻碍轴突生长。脊髓损伤修复的策略就是针对这些因素加以干预,但完全恢复脊髓功能非常困难且并非必要,治疗目的是恢复对生活质量有重要作用的那一部分功能,优先考虑的重点是髓鞘形成和轴突再生。嗅鞘细胞能分泌多种神经营养因子,并抑制星形胶质细胞反应,具有明显的神经保护作用,加之其强大的增殖能力,在细胞移植和基因治疗等研究领域存在许多优势。嗅鞘细胞取材方便、易于扩增,可作为脊髓损伤细胞治疗的一个备选来源。结论: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及神经保护作用的嗅鞘细胞,随着转基因治疗和联合细胞移植的深入研究,将为脊髓损伤的修复带来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的临床疗效及早期康复效果。方法28例患者分为手术组16例和保守治疗组12例,前者行"锚定法"改良单开门颈椎管成型术,并进行早期康复训练,后者入院后即行康复训练。于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JOA评分,计算改善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JOA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01),但手术组疗效显著优于保守治疗组(P〈0.001)。结论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早期施行减压手术可取得比保守治疗更好的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47.
导尿致包皮嵌顿4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导尿术在临床应用十分广泛,偶有尿道损伤、感染的报道,但是导尿术后包皮嵌顿少见.我科2001-11~2005-02因导尿术而致包皮嵌顿水肿4例,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8.
蔡燕  陈先卓  彭乙华  唐中  刘青松  蒋红  杨明辉 《重庆医学》2012,41(5):432-434,412
目的通过比较食管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存活蛋白的表达情况,探讨凋亡抑制因子存活蛋白与食管癌之间的关系。方法 T-A克隆制备存活蛋白定量PCR标准品pTA/存活蛋白;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33例经病理证实的食管癌组织(实验组)及其相应的癌旁组织(对照组)中存活蛋白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并分析存活蛋白表达与食管癌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结果 FQ-PCR结果显示,实验组中存活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81.82%(27/33),对照组中阳性表达率为39.40(14/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织化学结果在实验组和对照组中的阳性率与FQ-PCR结果一致,但对照组中的阳性细胞多为炎症细胞(非上皮细胞);存活蛋白的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及肿瘤分化程度无关(P>0.05),与肿瘤分期和淋巴结转移高度相关(P<0.05)。结论存活蛋白在食管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可能与肿瘤发生、浸润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9.
功能性便秘是指大便秘结不通,排便周期延长,或周期不长,但粪质干结,排出艰难,或粪质不硬,虽有便意,但便而不畅,甚至需要其他辅助或泻剂维持排便的病证.便秘的病因包括功能性和器质性两种,如能排除器质性的病因,如结肠癌、肠梗阻等,而是由胃肠道疾病或累及消化道的系统性疾病如糖尿病、神经系统疾病等引起,即可诊断为功能性便秘.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颈椎骨折脱位并发脊髓损伤患者综合康复治疗策略。方法选2002年8月至2009年3月间以颈椎骨折前脱位并发脊髓损伤入院并经颈椎前路手术治疗的患者126例,选择22例未进行术后康复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再从剩余的104例术后接受康复治疗患者中随机选取22例作为康复组,分析预后情况,通过JOA评分总结康复治疗效果。结果获得平均18个月(8~32个月)随访。康复组所有患者肢体功能均获得明显改善。JOA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提高。结论系统的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颈椎骨折脱位并发脊髓损伤患者可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