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64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18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22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91.
目的检索和总结膝关节骨关节炎非药物干预疼痛管理的最佳证据。方法系统检索UpToDate、BMJ Best Practice、澳大利亚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循证卫生保健中心数据库、Cochrane Library、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国际指南协作网、医脉通、Medline、PubMed、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膝关节骨关节炎非药物干预疼痛管理的相关文献, 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后提取证据。结果共纳入文献11篇, 其中指南6篇, 专家共识2篇, 系统评价2篇, 随机对照试验1篇。最终从健康教育、疼痛评估、转诊、心理干预、运动干预、理疗6个方面总结了22条最佳证据。结论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非药物干预疼痛的最佳证据总结可为临床医护人员及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进行非药物疼痛干预提供循证依据。  相似文献   
92.
93.
94.
李欢  宁宁  马莉  陈佳丽 《护理研究》2012,26(32):3040-3041
[目的]调查护理人员对实施医护一体化工作模式的认同程度。[方法]对全院42个临床科室实施医护一体化工作模式,采用问卷形式调查护理人员对该工作模式的认同程度。[结果]97.4%的护理人员知道所在科室开展了医护一体化工作模式;护理人员对医护一体化工作模式具体措施的知晓度为96.0%;93.0%的护理人员能积极参与医护一体化工作模式实践;92.5%的护理人员支持所在科室实施医护一体化工作工作模式;90.6%的护理人员在参与医护一体化模式创新的过程中认为医护合作好;87.8%的护理人员认为医护一体化对临床工作是有利的;护理人员对开展医护一体化工作模式的认同度达96.7%,总满意度为90.0%。[结论]护理人员对实施医护一体化工作模式持肯定态度。  相似文献   
95.
目的 探讨多学科合作模式在治疗创伤疑难伤口中的作用.方法 组成以创伤外科、疼痛科、介入科、营养科等专业医护人员为主的多学科合作小组,对2009年5月~2010年6月创伤外科收治的132例创伤疑难伤口采用多学科合作的模式进行综合治疗,并评价其治疗效果.结果 132例创伤疑难伤口患者经多学科协作、联合治疗,其治疗效果显著,无一例伤员死亡.98例患者的创伤疑难伤口完全愈合;32例创面感染者,经扩创后植皮愈合;4例创面发生难以控制的动脉性出血,通过栓塞主干血管止血,其创面基本愈合;14例患者因创面严重感染并伴有肢体坏死而截肢.结论 采用多学科合作模式综合治疗创伤疑难伤口是行之有效的,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6.
目的:了解患者对医护一体化伤口治疗模式效果的评价。方法:采用配额抽样法抽取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实施医护一体化伤口治疗模式的19个科室共147名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了解患者在舒适度、认可度和满意度三个维度对医护一体化伤口治疗模式的评价。结果:在舒适度维度,94.55%的患者认为治疗中的疼痛感可接受,97.28%的患者表示治疗过程中治疗人员非常关爱或较关爱;在认可度维度,90.48%的患者支持医护一体化伤口治疗模式,94.56%的患者认为治疗时间长短适宜;在满意度维度,治疗后患者的总体满意度达到94.56%。结论:患者对医护一体化伤口治疗模式的舒适度、认可度及满意度评价均较高,该模式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97.
王雅琴  宁宁  陈佳丽  廖灯彬 《护理研究》2013,27(16):1545-1546
介绍了伤口护士的发展及定义,综述了伤口护士的角色功能与伤口护士发展中面对的困难和挑战。  相似文献   
98.
陈佳丽  宁宁  吕娟  何凌霄  廖灯彬 《骨科》2015,6(1):49-52
目的调查分析骨科创伤患者伤口感染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方法通过横断面调查研究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2012年7月~10月入住我院骨科的348例骨科创伤患者,观察患者的伤口感染情况,分析创伤类型、首次处理时间等因素对伤口感染率的影响。结果开放性创伤192例,其中创面感染57例,创面感染率达29.7%;闭合性创伤156例,经过手术治疗形成手术切口后发生感染8例,伤口感染率为5.1%。开放性创伤患者伤口的平均首次处理时间是在受伤后(4.3±2.4)h。开放性创伤患者的伤口感染率高于闭合性创伤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4.177,P=0.000);多发伤患者的伤口感染率高于非多发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693,P=0.006);休克患者的伤口感染率高于非休克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6.020,P=0.000);开放性创伤患者中,比较感染组与非感染组的平均创面首次处理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2.84,P=0.000)。2012年11月至2014年11月围绕筛选得出的危险因素进行验证,进一步证实该危险因素与伤口感染的相关性。结论开放性创伤、多发伤、休克、创面首次处理时间均为骨科创伤患者伤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因此针对具备上述特点的患者应该给予高度的关注,同时缩短创面首次处理时间以提高伤口治疗的质量,降低患者伤口感染率,促进伤口愈合,提供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99.
摘要:通过综述国内外关于早期运动对危重症患者康复的文献,探讨在重症监护病房开展早期活动的现状和障碍,为进一步开展课题支持依据。  相似文献   
100.
目的了解在快速康复流程(FT)模式下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患者延迟出院的现状,探讨其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10月收治的采用FT模式进行围手术期管理的患者152例,并记录术后72 h未出院的情况,分析其延迟出院的原因。结果 152例患者中,119例患者术后72 h未出院,延迟出院率为78.2%。疼痛(32.8%)、膝关节活动度不达标(31.9%)及患者不愿意出院(27.7%)是延迟出院的主要原因。结论通过FT模式在TKA中的应用可缩短住院时间,节约患者住院费用,加快患者术后康复,但要达到国外术后72 h出院标准仍有很大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