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6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32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14篇
临床医学   63篇
内科学   17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33篇
外科学   31篇
综合类   131篇
预防医学   49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74篇
中国医学   102篇
肿瘤学   2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0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01.
夏娟  朱垚  陆明 《江苏中医药》2016,48(5):14-16,18
目的:基于中医本体特色,引入文本挖掘法并改进研究模式,结合原始医案数据挖掘分析,形成医案解构,从中分析周仲瑛教授临床运用交泰丸的经验。方法:对周仲瑛教授临证运用交泰丸的医案进行解构分析,并结合数据挖掘分析运用规律。结果:本次研究涉及病例154人,158诊次,病种69种,涉及病机138条,治法10条,药物234种,药物种类覆盖十九大类。结论:周仲瑛教授临证使用交泰丸的主治范围以"失眠"、"胃炎"等病为主,使用特异证为"失眠"、"怕冷",可见症为"口干"、"便溏",相关舌脉为"舌质暗"、"苔薄黄腻"、"脉细",核心病机为"心肾不交",常用复法配伍为"养心安神,温通泄浊",常用复合配方为"酸枣仁汤、半夏泻心汤",常用组合药物为"黄连、肉桂、法半夏、熟枣仁"。  相似文献   
102.
目的:分析水果致接触性皮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03例水果致接触性皮炎的病史、进食水果史、临床表现、检查和治疗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致敏水果有芒果、菠萝、猕猴桃和苹果,多发于女性(69.9%),以青少年为主,皮疹主要呈急性皮炎样,伴有不同程度的口周麻木、瘙痒、灼热感或刺痛等症状。结论:有过敏体质者和幼儿尽量不食用芒果和菠萝,曾发生水果皮炎的患者禁食致敏水果。  相似文献   
103.
目的观察并分析对于输尿管结石患者,后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总结其治疗优势。方法对比该院在2010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49例经后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的患者(观察组)和34例经传统开放取石术治疗的患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主要比较这二组患者的治愈状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1次结石清除率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二组患者治愈率和结石1次清除率均为100%。但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81.43±4.86)min、(34.94±4.42)ml和4.08%,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传统开放取石术相比,经后腹腔镜下输尿管取石术治疗的患者有手术创伤小、时间短、出血量小、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比较伊布利特与胺碘酮转复心房扑动(AFL)或心房颤动(AF)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27例AFL或AF患者随机分为伊布利特组14例,给予伊布利特注射液1 mg于10 min内静脉注射(静注);如无效10 min后再给予1 mg静注。胺碘酮组13例,给予胺碘酮注射液150 mg于15 min内静注;如无效10 min后再给予75 mg静注。观察转复为窦性心律的例数及时间。结果:伊布利特组转复为窦性心律的时间短于胺碘酮组(P0.05);伊布利特组与胺碘酮组分别有11例与6例在给药后0~30 min内转复为窦性心律;分别有3例与2例在给药后30~90 min内转复为窦性心律,总转复率分别为100.0%和61.54%。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67)。结论:伊布利特是一种快速、安全、有效的新型抗心律失常药物,为AFL或AF转复为窦性心律提供了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讨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中岩静脉及其分支的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187例三叉神经痛患者行微血管减压术,显微镜下观察岩静脉的位置、分支情况,术中避免损伤岩静脉主干以及较粗大分支,对阻碍三叉神经暴露以及作为压迫血管的细小分支可予以切断。结果术中均发现岩静脉,根据岩静脉主干的数量分为:单干型17例(9.1%)、双干型102例(54.5%)、三干型68例(36.4%),术中发现岩静脉及分支为责任血管18例,其中动静脉混合压迫13例,单纯静脉压迫5例,术后15例治愈,2例好转,1例无效。结论岩静脉的正确处理是减少术后严重并发症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06.
目的 探讨心室率控制对冠心病伴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以下简称房颤)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160例冠心病伴心力衰竭合并房颤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即高心室率组和低心室率组,两组患者均经美托洛尔缓释片单药或联合胺碘酮控制心室率,治疗目标:高心室率组为80次/分≤心室率<100次/分,低心室率组为60次/分≤心室率<80次/分。根据心室率达目标值后开始进入观察期2年。观察2年内患者临床心力衰竭症状变化、心绞痛发作情况、血清N端脑钠素前体(NT-proBNP)浓度、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变化。结果 治疗前两组各项数据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高心室率组临床心功能不全情况优于低心室率组,两组心绞痛发作情况无明显差别。NT-proBNP、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在治疗后两组均有下降,但高心室率组下降更显著(P<0.01)。结论 冠心病伴心力衰竭合并慢性房颤患者的心室率控制在80~100次/分相对优于60~80次/分。  相似文献   
107.
选择5例骨盆骨折、尿道炎等病因引起的男性长段前尿道狭窄患者,应用舌黏膜瓣移植修复治疗.在狭窄段尿道的背侧剖开,取舌侧面黏膜条吻合于尿道断端.移植后随访6个月~2年,无尿道狭窄复发,无需尿道扩张,无尿道憩室形成.提示舌黏膜瓣移植修复长段前尿道狭窄成功率较高,创伤小,并发症少,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评价以奥沙利铂(OXA)为基础的化疗方案治疗晚期胃癌和胃食管结合部腺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180例符合条件的以OXA为基础的化疗方案治疗的晚期胃癌或胃食管结合部腺癌患者,化疗方案为mFOLFOX(OXA+5-氟尿嘧啶+甲酰四氢叶酸);mEOF(OXA+表阿霉素+5-氟尿嘧啶)和CapOX(OXA+卡培他滨),按实体瘤的疗效评价标准(RECIST)评价客观疗效,按美国癌症研究所常见毒性判定标准(NCI-CTC)3.0版评价不良反应.结果 180例患者总治疗周期数为717个,中位治疗3个周期.有150例可评价疗效,有效率为30.0%,疾病控制率(DCR)为74.0%.初治的124例中,103例可评价疗效,有效率为34.0%,DCR为74.8%,中位总生存期(OS)为11.3个月.复治的56例中,47例可评价疗效,有效率为21.3%,DCR为72.3%.无化疗相关性死亡,常见Ⅲ、Ⅳ级不良反应为粒细胞减少(17.8%)、白细胞减少(14.4%)和恶心呕吐(8.9%).结论 以OXA为基础的化疗方案治疗晚期胃癌和胃食管结合部腺癌有效,且不良反应可耐受.  相似文献   
109.
免迷你型腹腔镜行微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不使用迷你型腹腔镜行微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方法和应用价值。方法:1999年5月-2000年9月,选择胆囊炎、胆囊结石、胆囊隆起样良性病变76例,在改良法微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基础上经过改良、演变。术中不使用迷你型腹腔镜,而通过脐部操作孔处导入-70cm的7号丝线,在切除的胆囊颈部通过腔内打结结扎后,从脐部操作孔取出标本。结果:76例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腹,无术中损伤,取胆囊标本时,未出现胆囊破溃,胆汗污染腹腔的情况。手术时间21-62min,平均33min。术后2-3d均痊愈出院。结论:该方法行微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避免使用迷你型腹腔镜,仅有2个2mm穿刺器和2把2mm胆囊抓钳,即可完成手术,既减少了设备的投资,避免了过多地更换器械,又弥补了迷你型腹腔镜清晰度欠佳的不足。同时应严格选择病例,掌握适应证,该操作方法既安全可靠,又能降低成本,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探讨药学干预对门诊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2月~2022年4月蚌埠市第二人民医院门诊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200例,其中男109例、女81例,年龄39~80(58.9±5.0)岁。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医疗服务进行用药指导。干预组在常规医疗服务进行用药指导的基础上实行药学干预,包括宣讲疾病知识、用药指导和定期随访等措施。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2型糖尿病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收缩压、舒张压、BMI等主要指标控制情况。评估两组对相关知识的了解及用药依从性的改善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个月,两组FPG、2h PG、HbAlc、收缩压、舒张压、BMI均低于开始治疗前。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糖尿病认知问卷及用药依从性评分均提高,但干预组与干预前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与干预前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