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3篇
外科学   26篇
综合类   2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Osteoset-T治疗良性骨肿瘤的临床疗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医用硫酸钙(Osteoset-T)在治疗四肢良性骨肿瘤中的临床效用。方法自2002年6月起,采用Wright公司的Osteoset-T治疗四肢良性骨肿瘤28例,肿瘤大小3×6cm~4×18cm,术后定期随访,复查X线片。结果随访6个月~4年,28例良性骨肿瘤残留的骨缺损均得到修复。结论应用Osteoset-T能修复良性骨肿瘤残留空腔,具有良好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索利用截瘫平面以上正常的体反射重建膀胱反射弧,恢复脊髓损伤后弛缓性膀胱排尿功能的可行性。方法:将Beagle犬L6前根近端与S2前根远端在硬膜内显微吻合,经一段时间的轴突再生后,建立"膝腱-脊髓中枢-膀胱"人工反射弧,术后8个月,在破坏S1~S4脊髓节段前后分别进行神经电生理、膀胱肌电图及尿流动力学和辣根过氧化物酶(HRP)逆行示踪等检查:对1例L1压缩性骨折伴截瘫患者行右侧T11与S2前根经腓肠神经移植硬膜内吻合术。结果:2只犬在术后8个月时电刺激截瘫前和截瘫后左侧L6后根、神经吻合口近端均可在吻合口远端记录到运动诱发电位,其波形和波幅相似;尿流动力学检查,当刺激开始时逼尿肌压力和膀胱内压均迅速上升,而腹内压增加幅度较小,刺激中止后膀胱内压迅速下降;膀胱注射HRP后48h实验侧L6脊髓节段前角中发现HRP标记的大神经元细胞。临床1例患者术后55个月时随访,膀胱充盈后可产生自控性排尿,尿流动力学显示排尿完全是由膀胱逼尿肌的收缩引发。结论:利用截瘫平面以上正常的体反射建立人工反射弧通路是成功和有效的,可恢复脊髓损伤后弛缓性膀胱自控性排尿。  相似文献   
43.
目的通过对上海市小儿麻痹后遗症患者健康状况的调查,了解后小儿麻痹症候群(postpolio syn- drome,PPS)的发生率及其防治情况。方法运用现场流行病学的调查方法,随机抽样调查上海市共121例小儿麻痹后遗症患者肌力下降、疲劳程度、疼痛、呼吸障碍、睡眠障碍等症状的发生情况,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21例被调查者中,新出现症状者88例,其中出现2种以上症状者37例,即PPS患者,占总数的30.6%。PPS患者中,36例出现疲劳症状,占97.3%;37例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肌力下降,占100.0%;22例出现不同程度的关节和肌肉疼痛,占59.5%;3例出现不同程度的胸闷、气急等症状,但无严重的呼吸功能障碍,占8.1%;29例出现睡眠障碍,占78.4%;20例对寒冷耐受不良,占54.1%;12例表现出不同的心理障碍,占32.4%;5例出现不同程度的性功能不全,占13.5%;仅6例患者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功能锻炼,占16.2%。结论需重视小儿麻痹后遗症患者中PPS的发病,从医疗、康复、教育等方面给予特殊的帮助和治疗,使他们重新树立起对生活的信心,克服身体功能上残疾,保持健康身心,重返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44.
目的评估后路经椎弓根截骨矫形部分半椎体保留治疗先天性半椎体所致脊柱侧凸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共18例先天性半椎体合并脊柱侧凸患者纳入随访研究,平均年龄16.17岁(14~21岁),术前测量半椎体所致脊柱畸形的节段性主弯Cobb角45.39°±6.81°,头侧代偿弯Cobb角27.5°±2.71°,尾侧代偿弯Cobb角为26.44°±6.85°,顶椎偏距为4.28±0.58cm,节段性后/前凸角度为14.11°±18.07°。所有病例均采用后路一期经半椎体椎弓根截骨,双侧固定矫正侧凸畸形。随访时间为14.17±6.56个月。综合评估影像学、临床疗效以及并发症的情况。结果手术时间为2.82±0.74h,术中失血量317.22±65.15ml。术后节段性主弯Cobb角为11.33°±4.68°,矫正34.06°±7.88°,末次随访14.61°±4.96°;头侧代偿弯Cobb角为8.72°±1.44°,矫正18.78°±3.17°,末次随访18.78°±3.17°;尾侧代偿弯Cobb角为7.98°±1.82°,矫正18.47°±5.83°,末次随访18.47°±5.83°;节段性后/前凸角为-1.94°±12.35°,矫正14.94°±10.18°,末次随访-1.5°±12.67°。顶椎偏距的矫正为2.31±0.52cm,末次随访2.1±0.24cm。术中没有血管、神经损伤、骨折等重大并发症发生,术后没有发生冠状面和矢状面的失代偿。结论后路半椎体经椎弓根截骨矫形能有效矫正轻、中度先天性半椎体所致脊柱侧凸畸形,缩短手术时间,创伤小,减少术中失血量,矫形效果满意,所选病例骨骼发育相对成熟者,避免矫形丢失。  相似文献   
45.
目的 为从腰神经根途径开展脊髓损伤后肢体运动功能重建的研究提供解剖依据。 方法 对10只SD大鼠灌注后进行显微解剖研究,并对30只SD大鼠进行手术中观察和测量,观察腰神经根的解剖特点。 结果 SD大鼠腰神经根共有6对,其中L2~4组成股神经支配股四头肌,L5~6组成坐骨神经支配股后肌群,腰髓约平对T12,13及L1、2水平。腰神经前根1束较细,后根2束较粗,腰神经前、后根出硬膜后,有各自独立的硬膜囊包绕后直至后根神经节处。 结论 SD大鼠腰神经根解剖特征与人类不同。  相似文献   
46.
自 1997年 5月~ 2 0 0 0年 5月采用上海其胜生物制剂实业公司生产的医用几丁糖涂布入手术切口内 ,预防椎管内手术后粘连 ,经临床观察 ,效果满意。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12 0例。男 96例 ,女 2 4例。年龄 18~68岁 ,平均 43岁。手术种类 :胸腰椎骨折椎板减压内固定术12例 ,胸腰段椎管肿瘤 6例 ,腰椎滑脱减压内固定术 8例 ,腰椎间盘突出症髓核摘除术 94例。其中全椎板切除 18例 ,扩大开窗和半椎板切除术 64例 ,双间隙突出手术 12例。1.2 操作方法 椎管手术完毕后 ,彻底止血反复冲洗切口。查无异物 ,硬膜囊无损伤或修复后无脑脊液…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利用脊髓损伤平面以上健存的体反射重建人工膀胱反射弧,恢复脊髓损伤(spinalcordinjury,SCI)后膀胱排尿功能。方法1岁龄雄性Beegle犬8只,体重9.5±2.0kg。取后正中切口暴露L4~S3的棘突和椎板,全椎板切除后暴露硬膜和脊神经根,在硬膜外初步分离和确认L6和S2前根。确定犬左侧为实验侧,将左侧L6与S2前根分别在穿神经根管处切断,切开硬膜囊,从硬膜外L6和S2前根追溯硬膜内神经根,在显微镜下将L6和S2前根在硬膜内吻合。经一段时间轴突再生后,建立“膝腱-脊髓中枢-膀胱”人工反射弧。神经缝合术后8个月,在破坏S1~S4脊髓节段前后,分别进行神经电生理、膀胱肌电图及尿流动力学等远期功能观察。结果术后8个月,3只犬死亡,3只犬未能分离出吻合的神经,无实验结果。余2只犬均获得满意结果,定为1号和2号犬,进行观察。刺激(连续刺激强度200μV,刺激间隔为5ms)截瘫前和截瘫后2只犬左侧L6后根、神经吻合口,均可在吻合口远端记录到运动诱发电位,其波形和波幅相似;尿流动力学检查可见,当刺激开始时膀胱内压迅速上升,而腹内压增加幅度较小,刺激中止后膀胱内压迅速下降,证实膀胱内压升高主要是由逼尿肌收缩产生,电刺激左侧L6后根和吻合口膀胱内压升高值均可达到正常的60%左右。结论利用脊髓损伤平面以上健存的体反射重建膀胱反射通路是成功和有效的,体神经的运动支通过轴突再生能够长入自主神经的副交感神经纤维,并具有良好的传导运动兴奋的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