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77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50篇
耳鼻咽喉   13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13篇
基础医学   82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207篇
内科学   231篇
皮肤病学   40篇
神经病学   26篇
特种医学   47篇
外科学   121篇
综合类   634篇
预防医学   189篇
眼科学   21篇
药学   171篇
中国医学   222篇
肿瘤学   57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87篇
  2013年   75篇
  2012年   89篇
  2011年   116篇
  2010年   106篇
  2009年   79篇
  2008年   99篇
  2007年   76篇
  2006年   118篇
  2005年   75篇
  2004年   67篇
  2003年   79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66篇
  1997年   59篇
  1996年   47篇
  1995年   48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4篇
  1966年   5篇
  1964年   2篇
  1962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屈光不正性弱视治愈后立体视觉训练疗效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屈光不正性弱视治愈后立体视觉训练疗效进行观察。方法应用国家医疗保健器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制的增视能视觉训练系统软件对30例屈光不正性弱视矫正视力达0.9以上、立体视功能异常患儿行20天立体视功能训练。采用颜少明《随机立体检查图》、随机点同视机立体图和同视机检测其训练前后近零视差、交叉视差及非交叉视差和远立体视锐度。结果训练前近零视差达60″2例,占6.67%;交叉视差达100′2例占6.67%;非交叉视差及远立体视锐度均无正常者。训练后近零视差达60″10例,占33.34%;交叉视差达100′10例,占33.34%;非交叉视差达100′5例,占16.67%;远立体视锐度达60″14例,占46.67%。治疗前后立体视功能有不同程度改善,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结论(1)屈光不正性弱视治愈后远近立体视功能均有程度不同损害;(2)应用增视能软件进行立体视觉训练显著改善了远、近立体视觉;(3)改善敏感的顺序依次为远立体视锐度、近零视差、交叉视差、非交叉视差。  相似文献   
102.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由EB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或亚急性感染性网状内皮增生性疾病,临床表现有发热,咽峡炎,淋巴结肿大,周围血中淋巴细胞增多.异型淋巴细胞占10%。肺炎支原体(MP)是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一种病原体,MP感染患者临床症状多种多样.病情程度轻重不一.多有发热、畏寒、咳嗽、头痛、全身不适、疲乏、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腹泻等症状,胸部X线检查显示呈点片状阴影及间质性肺炎.可作为诊断MP感染的重要依据。本文对我院2001年1月~2004年9月收治的42例MP感染并发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3.
上消化道异物77例内镜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ETMPVG28电子胃镜、OLYMPUS XQ20(XQ40)纤维胃镜及其取异物配件治疗上消化道异物77例。结果:异物位于食管53例,(其中7例存在食管基础疾病),胃23例,十二指肠1例。异物种类主要为鱼骨、硬币、骨、假牙等。2例胃内假牙内镜治疗失败,后经消化道自然排出;1例食管异物内镜治疗失败,改手术治疗:其余患者内镜治疗均获成功。认为上消化道异物为常见内镜急诊,内镜治疗对大多数患者均能成功,无明显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4.
氧化苦参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观察氧化苦参碱对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8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50例,予氧化苦参碱加常规护肝治疗,对照组30例,仅予常规护肝治疗。结果 治疗24周后,治疗组较对照组血清总胆红素、丙氨酸转氨酶、门冬氨酸转氨酶下降明显(P〈0.01)。治疗组HBeAg与HBV DNA阴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氧化苦参碱对慢性乙型肝炎的具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05.
幽门螺旋杆菌的球形变异及其中医药治疗对策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现代医学认为抗Hp治疗根治率降低易复发,除与抗生素的长期限大量运用造成Hp菌株的基因突变有关外,Hp球形变异也是其复发的一个重要原因.就球形Hp的生物学特征、在Hp的流行病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以及中医药对幽门螺旋杆菌的球形变异的认识和治疗对策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6.
老年低血糖昏迷是临床上常见的,临床表现酷似脑血管意外,特别是脑溢血。极易误诊,及时发现和处理,预后良好;但及时诊断,处理不当,可有生命危险或遗留不同程度的脑损害,而出现严重的后果或致残。  相似文献   
107.
目的研究痛风速效宁对高尿酸血症并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大鼠不同时相的影响,探讨其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作用机制。方法将雄性SD大鼠96只随机分为3组,模型对照组(A)、秋水仙碱组(B)、痛风速效宁组(C),用氧嗪酸钾和尿酸钠分别行腹腔和踝关节腔内注射制造高尿酸血症并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各组于造模前3 h和造模后3 h分别予灌胃生理盐水、秋水仙碱和痛风速效宁干预,并于造模后6、12、24、36 h 4个时相各取8只大鼠,采血、取关节液和滑膜,比较3组在血尿酸、关节液白细胞和尿酸盐晶体方面的变化。结果①痛风速效宁可降低实验大鼠的血尿酸水平,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0.01;②痛风速效宁可加速致炎大鼠的关节液中尿酸盐晶体的清除,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0.01;③痛风速效宁可抑制致炎大鼠的关节液中WBC渗出、抑制和改善致炎大鼠的关节滑膜炎症反应程度,与秋水仙碱组比较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0.05。结论痛风速效宁对高尿酸血症并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大鼠具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08.
电针与百优解对照治疗抑郁症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据WHO相关资料显示,在现代社会,精神疾患的发病率和致死、致残率逐渐占据了首要地位,当前全球范围内有4%~5%的抑郁症患,并且抑郁症大规模爆发的危险率为15%~20%。西药治疗抑郁症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在治疗的同时又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严重的副作用,且所需费用相当昂贵。针灸治疗抑郁症已取得了肯定的效果,至今未见有关副作用的报道。本试对电针与西药治疗本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109.
震颤麻痹综合征的辨证施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震颤麻痹综合征属于祖国医学“震掉”证、“痉病”范畴。在老年人中,其发病率似有增加,影响了患者的自主活动,部分患者生活不能自理,增加了家庭和社会负担。根据中医基本理论辨证施治,结合自己临床所见,将本病归纳为5个证型进行治疗,收到满意疗效。体会如下。1辨证施治1·1气血两虚病机:肝肾阴血亏虚,失于调治,日久损气耗血,致气血两虚,血虚风动。主证:面色晦暗,神呆懒言,腿软无力,颈项拘强,肢体颤掉日久,震颤较重,行走慌张,头晕眼花,自汗动则尤甚,舌体胖边有齿印、舌质暗、有瘀点,脉细无力。治则:益气养血,活血熄风。方药:黄芪、党参、当归…  相似文献   
110.
1200次移植肾穿刺的并发症及临床意义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分析移植肾穿刺术的临床意义及并发症 ,以促进移植肾活检术在肾移植患者中的广泛应用。方法  1 994年 1月至 2 0 0 1年 1月行肾移植术的 590例患者 ,术后常规行移植肾活检术 ,肾功能短期内急剧恶化者急诊行肾穿刺活检术。采用斜角进针负压吸引法 ,对其并发症及肾活检组织病理学改变进行了分析。结果  590例患者共行 1 2 0 0次肾穿刺术 ,穿刺成功率为 99.8% ,组织质量较好的占 81 .3 % ,光镜标本平均每份包含肾小球 (1 9.0± 9.0 )个。肾穿刺后肉眼血尿的发生率为1 .6 % ,肾周血肿的发生率为 0 .3 % ,经对症处理后缓解。出现出血并发症的患者肾组织病理学检查均有异常改变 ,包括急性肾小管坏死 (ATN) ,急性排斥反应 ,慢性排斥反应等。病情稳定患者的血清肌酐水平在肾活检后无明显的变化 .肾功能正常患者的肾活检组织病理检查发现异常的有 2 7.8% ,其中临界改变占 1 1 .9% ,动脉内膜炎占 4 .0 % ,急性排斥占 1 .4 % ,此外尚有少量的慢性排斥及间质非特异性细胞浸润。肾功能异常的患者中有 34 .9%肾组织病理表现为正常移植肾改变 ,30 .2 %的患者诊断为急性排斥 ,1 7.4 %患者诊断为临界改变 ,动脉内膜炎及ATN各占有 0 .3 %。结论 斜角进针负压吸引肾活检术在肾脏移植患者中应用成功率高 ,且较为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