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16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10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评价药师会诊前后癌痛病例的疼痛控制及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的改善情况。方法对24例癌痛会诊患者在会诊前和会诊后1周内对过去24 h疼痛评分、24 h内爆发痛次数和评分,以及便秘、恶心呕吐、尿潴留等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的转归情况进行评估和对比分析。结果与会诊前相比,会诊后1周疼痛控制总体情况显著改善:24 h疼痛评分显著降低[(5.87±0.46)vs(3.17±0.33),P<0.05)],24 h内爆发痛次数和评分显著降低[(3.09±0.27)vs(0.94±0.21),P<0.05;(7.01±0.51)vs(2.63±0.57),P<0.05]。阿片类镇痛药物相关的便秘和恶心呕吐显著好转(P<0.05)。结论临床药师会诊有助于改善难治性癌痛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2.
目的 通过评估术前、术后治疗计划的物理剂量学参数,阐明利用3D打印非共面模板(3D-PNCT)辅助CT引导125Ⅰ粒子植入治疗盆腔复发子宫颈癌的精确性。方法 盆腔复发宫颈癌患者9例,术前均行CT模拟机扫描定位图像传送粒子治疗计划系统(B-TPS)行术前计划,打印3D-PNCT,模板复位,插植粒子针并植入粒子,记录术前计划和术中实际植入针数和粒子数,比较计划靶区剂量学参数适形指数(CI)、均匀性指数(HI)和靶区外体积指数(EI);90%靶区体积剂量(D90)、匹配周边剂量(mPD,即D100),100%、150%和200%处方剂量体积百分比V100V150V200结果 患者GTV术前、术后平均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粒子总数675颗,术后669颗。术前粒子针总数138根,术后132根。针道角度偏差平均1.99°±2.94°(0°~13°)。术前和术后CI、EI和HI、靶区D90、MPD、V100V150V200剂量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D-PNCT辅助CT引导125Ⅰ粒子植入治疗盆腔复发宫颈癌可获得较好的术前、术后治疗计划匹配和植入精确性。  相似文献   
33.
目的 建立计算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生物有效剂量(BED)和2 Gy分割生物等效剂量(EQD2)的模型。方法 引入根据L-Q模型建立的外照射BED计算公式和持续低剂量照射BED计算公式。结合BED公式,根据EQD2的定义,建立持续低剂量率照射(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的EQD2计算公式。总结常见组织的α/β值和见于文献报道正常组织的Tr1/2值,利用实际值,进一步简化EDQ2计算公式,提出早反应组织和晚反应组织的EDQ2计算经验公式,并命名为王-彭经验公式。对于早反应组织,EQD2≈10D/12(王-彭公式 1);对于晚反应组织,EQD2≈D/2(王-彭公式 2)。进一步举例说明本文所建立公式在临床上的应用,包括原发性肺癌、食管癌锁骨上淋巴结转移和宫颈癌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结果 根据王-彭经验公式,肿瘤临近的晚反应组织的EQD2仅约为肿瘤组织受量的一半,故而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天然地"从生物等效剂量上对晚反应的组织进行了保护。通过实际计算,发现早反应组织的经验公式较为精确,而晚反应组织的经验公式精确度略差,只能做粗略估计。结论 本研究引入的BED计算公式和据此建立的一系列EQD2计算公式以及王-彭经验公式,在理论上可行,可用于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的物理剂量与外照射剂量之间的换算和叠加。但是使用公式时应谨慎,注意预设条件,慎重解读计算得出的结果。  相似文献   
34.
目的 对比CT引导辅助3D打印模板指导125I粒子植入治疗盆腔复发肿瘤的术前计划与术后验证的剂量学结果,在计划层面探讨该技术的治疗精确性。方法 2015-2016年于我院接受3D打印模板辅助CT引导125I粒子植入的盆腔复发肿瘤患者共12例,植入病灶15个,处方剂量110~150 Gy。设计并制作3D打印模板12块,共15个治疗区。术后验证的剂量学参数与术前计划的比较行配对t检验。结果 术后验证靶区的D90、mPD、V100、V150、V200、CI、EI平均值分别为137.4 Gy、74.4 Gy、90.1%、58.7%、34.4%、0.68、34.2%,术前则分别为140.2 Gy、61.1 Gy、91.8%、64.3%、36.7%、0.69、30.5%(P=0.153、0.024、0.028、0.003、0.302、0.437、0.530)。结论 针对盆腔复发肿瘤,3D打印模板定位、定向准确,术后验证实际剂量分布主要指标均较好达到了术前预计划的设计要求,有良好的治疗精确性。  相似文献   
35.
目的 统计射波刀治疗中CT引导3D打印共面模板辅助植入金标的利用率,并分析金标弃用的原因,为射波刀治疗金标植入、放射治疗计划设计和放射治疗操作提供参考数据。方法 2017年3月至12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CT引导3D打印共面模板辅助植入金标52例,其中肺22例、肝12例、纵隔淋巴结5例、腹膜后淋巴结8例、胰腺3例、腹腔淋巴结1例、盆腔淋巴结1例。射波刀共治疗45例肿瘤患者,42例使用金标联合呼吸追踪进行治疗,3例因不能使用金标改为脊柱追踪。植入金标52例中,有7例未行射波刀放疗。统计患者在射波刀治疗时使用金标和弃用金标的数量,得到金标利用率和弃用率。对弃用金标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 42例使用金标联合呼吸追踪患者植入131颗金标有85颗使用,利用率为64.89%;弃用46颗,弃用率为35.11%。造成金标弃用的主要因素有刚性误差大12颗(26.08%),植入金标不符合要求有19颗(41.31%),其中45°共线的有2颗(4.35%)、金标间距小于阈值的有4颗(8.70%)、连线角度<15°的有5颗(10.87%),其他因素有15颗(32.61%),其中无法正确识别的5颗(10.87%)、物体遮挡的有4颗(8.70%)、移位的有6颗(13.04%)。植入后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有气胸4例,血胸1例,疼痛2例,未出现感染等其他并发症。结论 与既往单纯CT引导徒手植入和超声引导下金标植入文献比较,CT引导3D打印共面模板辅助金标植入,可减少穿刺针数目,降低患者穿刺造成的风险和创伤,降低金标植入手术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但植入的金标会因各种原因造成弃用。因此,在金标植入等环节中需考虑此情况。  相似文献   
36.
37.
冠心病弦脉与血流动力学及甲皱微循环相关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38.
<正> 陈克忠教授多年来致力于老年医学的研究,他认为,衰老过程的基本规律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所谓本虚,主要为肾虚。衰老虽然多脏器虚损,但肾虚是关键。至于标实,是指脏器虚损,代谢异常产生的病理产物——痰浊、血瘀。痰浊、血瘀反过来又加速了衰老的过程。  相似文献   
39.
40.
目的了解农村已婚育龄妇女对健康信息的知晓情况和获取途径,为今后更好地开展农村妇女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典型调查方法,对北京市顺义区高丽营镇和河南省濮阳市文留镇各100名已婚育龄妇女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两地农村已婚育龄妇女对健康核心信息知晓率较好,但了解不够全面。两地农村妇女获知健康信息的途径最多的是电视,其次为医生,而网络、黑板报两种途径较少。结论今后应大力加强对农村育龄妇女的健康宣传活动,建议采用多种途径、多种方式的宣传活动,尤其要重视医生和电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