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26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5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 探讨健康行为认知管理与早期功能训练对椎管狭窄术后患者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0月在我院手术的70例椎管狭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接受早期功能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健康行为认知管理.比较两组的掌握康复护理知识得分、健康行为评分及腰椎功能.结果 术后3 d、7 ...  相似文献   
72.
Objective To explore clinlical outcomes of using improved computer-assisted fluoroscopic navi-gation to guide the 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 to treat multiple osteoporotic spinal compression fractures. Methods Twenty-eight multiple osteoporotic spinal compression fractures patients with 73 painful vertebral body were got an-terio posterior,lateral and oblique radiographic imaging by using computer-assisted fluoroscopic navigation to imitate anterior- posterior. Lateral spinal and axial pedicle virtual image was obtained to guide the percutaneous kyphoplas-ty. Results All painful vertebral body were one-sided punctured,all percutaneous kyphoplasties were succeed by guiding with computer-assisted fluoroscopic navigation. Navigation virtual puncture needle image basically matched with reality view. PMMA dosage was 2.5 ~ 4 ml. Postioporational CT showed that the PMMA filled spinal focus very well. 11 cases completely relieved and 17 cases partially relieved. Conclusion Using improved computer-assisted fluoroscopic navigation to guide the PKP to treatment multiple osteoporotic spinal compression fractures decreases op-erative time and radiation injury. It is a safe,precise,minimally invasive method.  相似文献   
73.
撑开型椎间融合器在腰椎不稳症治疗中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撑开型椎间融合器在腰椎不稳症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04年1月至2006年9月,对52例腰椎不稳症患者单纯性应用撑开型椎间融合器进行治疗,测量患者手术前后椎间隙前凸角度以及应力位片椎体间角度活动域,临床疗效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对患者术前、术后的症状进行评定,同时观察融合率和并发症。结果 患者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9—24个月,平均18个月。融合率100%,融合节段椎间隙前凸角度5.3±1.2°,动力位片术前椎间活动域:19.2°±1.4°,术后椎间活动域:4.3°±0.5°(P〈0.01)。全部患者未发生融合器脱出、塌陷、移位等并发症,按照ODI评分疗效判定法,术后优良率及末次随访优良率分别为90.1%及93.5%。结论 使用撑开型椎间融合器治疗腰椎不稳症,具有手术简单、创伤小、疗效好、且无须辅助后路椎弓钉固定即可达到即时的腰椎稳定性。重建了椎间隙的前凸,保持了椎间隙高度,腰椎生物力学功能恢复好,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4.
目的观察单节段颈椎病患者行颈椎前路减压+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手术治疗的近期随访效果。方法对26例单节段颈椎病患者采用前路颈椎间盘切除减压+颈椎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通过JOA评分法观察术前及术后神经功能的情况,通过随访X线照片观察手术节段的融合时间和椎间高度改变,对随访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所有病例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2年,患者症状均得明显改善,神经功能恢复良好,无椎间高度丢失,无症状再发,无融合器移位,术后平均3.6个月获得骨性融合。结论该椎间融合器减压融合技术可在术后获得即时稳定,有效重建病变节段椎间高度,避免了传统颈前路椎体开槽减压+植骨融合术的多种并发症,操作简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5.
目的探讨小切口TLIF技术结合半坚强内固定系统治疗腰椎椎间盘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3月-2011年3月对21例腰椎椎间盘退行性疾病患者行后路小切口TLIF结合半坚强内固定系统,全部患者使用后正中切口.经肌间隙入路显露、单侧单节段BIOFIX内固定、单枚椎间CAGE(peek材料)植入,行椎管减压、椎间融合治疗腰椎椎间盘退行性疾病。记录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及融合情况。结果21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12-28个月,平均随访15.6个月。术后即时及末次随访时VAS及ODI评分明显改善,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融合率为100%。结论使用后路小切口TLIF技术结合半坚强内固定系统治疗腰椎椎间盘退行性疾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它能够在提供稳定的力学环境保证椎间融合的同时,减少患者的手术创伤,促进康复,并可能避免刚性内固定引起的邻近椎间盘退变。  相似文献   
76.
目的评估计算机虚拟X线影像导航在引导颈椎内固定手术的作用。方法对18例颈椎内固定手术,采用虚拟X线导航引导的内固定植入方式。其中,齿状突螺钉3例;颈1~2关节突螺钉(双侧)3例;颈3~6侧块螺钉6例(双侧);颈前三节段以上钢板6例。内植完成后即做X线正侧位摄片;术后作CT扫描。结果X线正侧位显示内植物与虚拟路径吻合,颈前钢板位于颈椎中线;CT显示齿状突、颈1~2关节突螺钉位置理想;侧块螺钉与正中矢状面向外成角平均28°。结论计算机虚拟X线影像导航引导颈椎内植物,只需一次X线成像就能做出虚拟的手术环境和路径,过程无X线辐射;内植物达到精确制导,操作方便,是一种理想内植物引导模式。  相似文献   
77.
目的探讨新型撑开型融合器治疗腰椎疾病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要点。方法回顾65例腰椎疾病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过程,内容涉及心理护理、术前宣教、术后护理、并发症观察及功能锻炼等方面。结果本组65例患者术后平均卧床3.5d。术前腰痛评分平均6.5分,术后随访4~15个月,腰痛评分升至14.0分。优良率92.9%,围手术期未发生与护理相关的并发症。结论新型撑开型融合器治疗腰椎疾患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并发症少,效果好。辅助加强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特别是加强对患者术中心理耐受力的训练,可以保证患者平稳度过围手术期。  相似文献   
78.
目的探讨新型撑开型融合器治疗腰椎疾病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要点。方法回顾65例腰椎疾病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过程,内容涉及心理护理、术前宣教、术后护理、并发症观察及功能锻炼等方面。结果本组65例患者术后平均卧床3.5d。术前腰痛评分平均6.5分,术后随访4~15个月,腰痛评分升至14.0分。优良率92.9%,围手术期未发生与护理相关的并发症。结论新型撑开型融合器治疗腰椎疾患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并发症少,效果好。辅助加强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特别是加强对患者术中心理耐受力的训练,可以保证患者平稳度过围手术期。  相似文献   
79.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联合射频消融术(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治疗脊柱转移肿瘤的安全性与临床疗效.方法 2011年1月~2012年3月,对21例脊柱转移瘤28个椎体行PKP联合RFA治疗,采用术前、术后当天、1周视觉疼痛评分(VAS)和患者术前后服用止痛药的剂量对临床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术后疼痛均缓解,术前VAS评分(7.5±0.5)分,术后当天VAS评分(3.0±0.5)分,术后1周VAS评分(4.0±0.5)分,术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F=446.67,P=0.000).术中每个椎体填充骨水泥3.0~7.5 ml,平均4.5 ml.术后无皮肤灼伤、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1例术后并发肺部感染死亡,余20例均入住肿瘤科行放疗及化疗.20例术后3个月VAS评分(4.5±0.5)分,15例术后6个月VAS评分(5.0±0.5)分.结论 PKP联合RFA对脊柱转移瘤具有良好的止痛效果,增强脊柱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80.
目的探讨缓释PDGF—BB的纳米珍珠层/聚乳酸,纤维蛋白胶复合支架的生物安全性,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支架材料浸取液进行急性毒性试验、皮内刺激试验以及热原实验。根据实验数据评价其安全性;同时采用皮下置入试验,观察其对周围组织的反应,对复合材料组织相容性进行评价。结果该支架材料无毒性作用,不引起皮内刺激反应。不具有致热原作用;皮下置人试验术后病理组织学切片证实该材料置入兔体内后炎性细胞反应逐渐减轻,材料周围组织纤维囊壁逐渐变薄。结论缓释PDGF—BB的纳米珍珠层,聚乳酸,纤维蛋白胶复合支架具备良好的生物安全性和组织相容性.符合作为骨组织工程材料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