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9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44篇
外科学   27篇
综合类   41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28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8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1.
目的探讨单肺移植术后对患者长期生存的影响因素,可能的干预措施。方法2004年7月我院对1例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施行右肺移植,并同期行左肺减容术;随访观察3年来的肺功能、肝功能、免疫抑制剂血浓度、胸部CT以及治疗情况等。结果患者行肺移植术后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0)实测值占预计值的59.0%(1.97/3.34),最大通气量(MVV)实测值占预计值的64.2%(79.24/123.36),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FEV1.0实测值占预计值的14.2%(0.47/3.30),MVV实测值占预计值的11.4%(13.98/122.23)];因使用免疫抑制剂而反复出现肺结核菌等感染,抗结核等治疗加重肝损害;血液环孢素浓度波动不大;CT检查示移植肺情况较稳定而左肺气肿呈现加重趋势。结论单肺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肺部疾病的有效方法,但术后并发症较多,积极有效地预防和治疗有助于其长期生存。  相似文献   
12.
带蒂的心室假性室壁瘤相当罕见,我院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患者男性,31岁。入院前一月因发作性上腹疼痛在当地医院就诊,胸透时发现“左胸内6×8cm肿块”,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拟诊为“胸内肿块性质待查、心肌病”,来本院就诊。患者以往身体健康,无心悸、胸痛史,能参加重体力劳动,无外伤史。入院体检:脉搏54次/分。心前区无隆起,无震颤,心律规则,无杂音。两肺呼吸音清晰。x线示心脏左缘不规则块影,边缘光整,无明显分叶及毛刺,部分与心影重叠。胸透肿块与心影不能分开。心电图示窦性心  相似文献   
13.
曾达才  张陵武  邹卫  钟宏 《广西医学》2002,24(1):135-135
一百多年来 ,传统采用麦氏切口行阑尾切除术 ,麦氏切口因其位置较高、切口较大 (6~ 8cm) ,不符合当今人民对美的追求。而现在一些改良切口也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缺点。为解决这一难题 ,1999年 6月~ 2 0 0 1年 3月 ,我们设计了“三个一”切口 ,行阑尾切除 2 0例 ,取得良好疗效 ,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2 0例中 ,男 12例 ,女 8例 ,年龄 3~4 1岁。其中单纯性阑尾炎 5例 ,化脓性阑尾炎 6例 ,坏死性阑尾炎 4例 ,慢性阑尾炎 5例。1 2 手术方法 :“三个一”切口就是取麦氏点垂直下移 1cm为中心 ,“一字”切开皮肤及腱膜约 3…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探讨普胸外科手术中误缝各类导管的原因及处理对策。方法:小结3例食管手术误缝胃管,2例肺切除手术误缝双腔支气管导管(Carlen’s管)及1例肺切除手术误缝中心静脉导管病例。结果:3例误缝胃管及1例误缝中心静脉导管病例均采用非手术方法拔除,其中1例食管手术患者出现吻合口瘘经换药治愈;2例肺切除手术结束麻醉医师拔管时发现误缝Carlen’s管即时在手术室原切口进胸拔除。结论:普胸外科手术中误缝各类管道的处理方法略有不同。充分重视、仔细操作是防止发生误缝各种管道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普胸外科手术切口对肩部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普胸外科手术术后因各种因素可影响肩部功能,进而影响日常生活及功能的恢复。改善病人手术体位、采用不切断肌纤维分离技术、减少术中神经损伤及肋骨撑开的程度从而进一步改善术后疼痛对病人可有所减轻对肩部功能的影响。为了减少创伤的影响及术后并发症,各种手术切口试图逐步取代后外侧切口,包括不切断肌纤维分离及电视胸腔镜技术,但使用标准问卷调查、客观评价及前瞻性评估的资料并不足够。术后的有效护理、早期功能锻炼、胸部理疗均是术后病人成功的恢复肩部功能及回到正常生活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犬左肺移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犬左肺移植的经验。方法 14例犬分供、受体,进行了7次动物实验。吻合顺序先左房袖,后肺动脉,最后左主支气管,移植后同时采集肺动脉、肺静脉血行血气分析了解移植肺功能。结果 所有移植肺早期肺功能均币常.术后1例存活8天.余6例均在24h内死亡。结论 缺血再灌注损伤是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我院胸外科1984年~1993年收治胸腺瘤34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般资料:34例中,男ZI例,女13例。年龄12~75岁,平均43.5岁。无临床症状4例。有临床症状者30例,其中以胸闷胸痛,气短,咳嗽及重症肌无力较常见。本组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8例(23.5%),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1例,肺部感染2例,胸水2例,肺结核1例。32例X线胸片检查显示前上纵隔、左或右侧肺门肿块,或左、右上纵隔肿块。2例表现为颈部肿块,经CT扫描和经皮病灶穿刺术证实为胸腺瘤。手术采取后外侧切口19例,胸骨正中切口10例,前外侧切口3例,颈部切口加正中切…  相似文献   
18.
报告以同侧余肺切除完成全肺切除病例22例,占我院肺手术的0.36%(22/6094)。距第一次肺手术时间1个月至26年。主要手术适应证:(1)肺结核复发;(2)支气管扩张症残留症状;(3)肺癌复发;(4)治疗肺切除术后余肺严重并发症。术后主要并发症是支气管胸膜瘘。我们认为,严格手术指征、了解第一次肺手术的全过程、提高手术技巧是余肺切除术取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原发性自发性气胸是一个病因不明、易复发难治的外科急症。该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不清,因此,在预防、治疗和预后方面可采用的措施不多甚至无从下手。目前已知的与原发性自发性气胸相关的遗传性疾病有Marfan综合征、高胱氨酸尿症、Ehlers-Danlos综合征、α-抗胰蛋白酶缺乏、Birt-Hogg-Dublos综合征等。大量实验证明:FLCN基因与原发性自发性气胸的发生相关;当此基因发生突变时,通过巨噬细胞和纤维原细胞分泌大量的炎性因子,诱发炎症,最终造成肺内弹性纤维的破坏而导致气胸。作者对FLCN基因与原发性自发性气胸的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2003年至2010年我们应用发射单光子计算机断层扫描(ECT)诊断肺癌合并肥大性肺性骨关节病(hypertrophic pulmonary osteoarthropathy,HPO)6例,现总结报道如下.资料和方法 本组均为男性,年龄37 ~ 73岁,平均66岁.3例四肢关节酸痛1~4个月,平均2个月,对症治疗无好转,胸部CT检查发现肺部肿块,1例合并明显双手肿胀,1例合并咳嗽;另3例咳嗽、咳痰、胸痛,同时合并有不同程度的关节酸痛不适.查体3例有杵状指,其中1例有双于背肿胀.全组均经ECT扫描证实有HPO.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