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34篇
  免费   667篇
  国内免费   354篇
耳鼻咽喉   45篇
儿科学   138篇
妇产科学   74篇
基础医学   516篇
口腔科学   249篇
临床医学   1597篇
内科学   805篇
皮肤病学   48篇
神经病学   264篇
特种医学   361篇
外国民族医学   46篇
外科学   1071篇
综合类   3096篇
预防医学   1433篇
眼科学   151篇
药学   1253篇
  22篇
中国医学   1136篇
肿瘤学   250篇
  2024年   98篇
  2023年   334篇
  2022年   316篇
  2021年   255篇
  2020年   296篇
  2019年   330篇
  2018年   336篇
  2017年   228篇
  2016年   270篇
  2015年   310篇
  2014年   611篇
  2013年   536篇
  2012年   671篇
  2011年   715篇
  2010年   692篇
  2009年   584篇
  2008年   630篇
  2007年   585篇
  2006年   544篇
  2005年   485篇
  2004年   458篇
  2003年   426篇
  2002年   325篇
  2001年   320篇
  2000年   301篇
  1999年   252篇
  1998年   174篇
  1997年   187篇
  1996年   148篇
  1995年   125篇
  1994年   135篇
  1993年   98篇
  1992年   104篇
  1991年   106篇
  1990年   69篇
  1989年   64篇
  1988年   83篇
  1987年   50篇
  1986年   62篇
  1985年   36篇
  1984年   38篇
  1983年   33篇
  1982年   32篇
  1981年   25篇
  1980年   19篇
  1979年   10篇
  1965年   8篇
  1963年   4篇
  1960年   4篇
  1957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991.
目的探究Annexin II、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uPA)在甲状腺癌发生发展和淋巴结转移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AnnexinII、uPA蛋白在35例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10例甲状腺腺瘤组织、16例结节性甲状腺肿组织、7例甲状腺正常组织中的表达。结果Annexin II、uPA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表达较正常、结节性甲状腺肿和腺瘤组织中的表达显著增高(P〈0.05),且2者在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Annexin II蛋白的表达与肿瘤大小和淋巴结转移有关,uPA蛋白的表达只与淋巴结转移有关。结论Annexin II、uPA蛋白参与了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生发展;并在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中发挥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92.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运用泪道探通术治疗婴幼儿泪囊炎的最佳时机及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2001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眼科门诊确诊为婴幼儿泪囊炎患儿共496例为对照组.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院眼科门诊确诊为婴幼儿泪囊炎患儿512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泪道探通术,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泪道探通术治疗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泪囊炎患儿的治疗最佳时机、疗效.结果 一次探通术后两组治愈效果差异P值 <0.05,无统计学意义;需要二次探通治愈效果差异P值<0.05有统计学意义.三次探通术治愈效果差异P值<0.01,有显著统计学意义.4个月以下月龄两组患儿,比较一次、二次探通术治愈效果差异P值 <0.05均无统计学意义; 三次探通术治愈效果差异P值<0.01,有显著统计学意义.4个以上月龄二组泪道探通术的疗效比较:1次治愈效果差异P值 <0.05,无统计学意义.2次治愈和3次治愈效果差异P值>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婴幼儿泪囊炎泪道探通术的最佳时机是出生后3~4个月,实施护理干预的措施是行之有效的措施,可指引家长把握好婴幼儿泪囊炎治疗的最佳时机、提高手术的一次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探讨波动性高糖引起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人肾小管上皮细胞 (HK-2),给予稳定高糖或波动高糖干预,并使用抗氧化剂和P53特异性抑制剂验证氧化应激和P53在波动高糖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此外,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糖尿病稳定高血糖组(B)和糖尿病波动高血糖组(C)。采用链脲佐菌素(STZ)65 mg/kg腹腔注射诱发糖尿病,血糖波动组每天定时腹腔注射速效胰岛素,并错时给予葡萄糖,造成一天中血糖浓度大幅波动模型。采用比色法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NADPH氧化酶4(Nox4)和P53蛋白表达,流式细胞术和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肾脏细胞凋亡。结果: (1)与稳定高糖比较,波动高糖引起更加明显的HK-2细胞凋亡,P53蛋白表达明显上调,同时培养上清液中MDA含量增加和SOD活性下降,抗氧化剂和P53抑制剂可明显抑制磷酸化P53蛋白表达和细胞凋亡。(2)在体动物实验制模12周后,与B组比较,C组肾组织Nox4表达明显增加,肾小管磷酸化P53蛋白表达上调,细胞凋亡数增加。结论: 氧化应激和P53参与波动性高糖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994.
目的 探讨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HAML)的临床病理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 对1998年10月至2007年10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肝脏外科收治的51例HAML患者的临床表现、病理特点、诊治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男性10例,女性41例,平均年龄44岁,症状以腹部肿块(33例)和腹部疼痛不适(15例)为主,少数表现为发热(2例).肿瘤由血管、平滑肌和脂肪细胞组成,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HMB-45(50/51)、SMA(47/49)和S-100(39/42)的阳性率较高.51例HAML均手术切除,平均住院时间13.8 d,术中平均出血263 ml,平均随访时间为55.4个月,无一例出现复发或转移.结论 HAML为肝脏少见良性间质瘤,确诊依赖于病理学及组织化学检查,HBM-45阳性肌细胞是重要的诊断标志.手术切除是最佳治疗手段,预后好.  相似文献   
995.
目的:观察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患者软骨细胞中褪黑素受体含量的变化,并探讨其与AIS病因学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2007年1月~2007年12月在我院手术治疗的22例AIS患者及8例非脊柱侧凸(肿瘤、外伤等)患者(对照组).AIS组患者年龄10~16岁,平均12.7岁,平均Cobb角60.1°,其中10例在术中取髂软骨,12例取棘突软骨.对照组患者年龄10~15岁,平均12.9岁,其中7例在术中取髂软骨,1例取棘突软骨.对髂软骨和棘突软骨标本进行细胞培养至二代,取二代细胞用Ⅱ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方法进行软骨细胞表型鉴定,并抽提总RNA,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软骨细胞中褪黑素受体两种亚型MTNR1A、MTNR1B的mRNA表达量.结果:两组患者软骨细胞Ⅱ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均为阳性表达.AIS组软骨细胞中MTNR1A、MTNR1B 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44±0.29和0.54±0.31,对照组分别为0.69±0.18和0.83±0.30,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AIS患者软骨细胞中MTNR1A、MTNR1B的mRNA表达均减少,这可能与AIS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996.
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发作即时镇痛效应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委中放血加针刺腰部夹脊穴与委中放血治疗急性腰痛即时镇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2例门诊病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放血组和放血夹脊组,每组51例.各组选取相应的治疗方法 ,并于治疗前后分别记录视觉模拟评分(VAS),统计各组即时镇痛的总有效率.结果 放血组及放血夹脊组治疗前后.VAS评分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组间比较,放血夹脊组较放血组更能降低疼痛评分(P<0.05).另外,放血组即时镇痛的总有效率为74.5%,放血夹脊组为92.2%,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委中放血加针刺腰部夹脊穴具有较好的镇痛作用,使用综合疗法能提高镇痛效应.  相似文献   
997.
目的 探讨经内镜胆管内支架置入术对各种恶性胆管梗阻的治疗效果.方法 66例恶性胆管梗阻病人先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检查,确定胆管梗阻病变部位和性质后,再决定使用内镜下塑料胆道支架引流(ERBD)和内镜下金属胆道支架引流(EMBE).结果 66例患者中64例插管成功,成功率96.97%(64/66).行ERBD 44例,行EMBE 20例,主要见于胰头癌、胆管癌、壶腹癌、原发性肝癌及肝门及肝内转移压迫胆管,所有病例均在引流后总胆红素及直接胆红素明显下降.结论 经内镜下胆管内支架引流术的应用愈来愈广泛,其操作安全而有效,特别是对各种恶性病变引起的胆管梗阻起了关键性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应用高分辨率CT(Micro-CT)定量研究APP/PS1转基因鼠(老年痴呆鼠模型)胫骨近端骨微结构及骨密度的变化.方法 3月龄雌性APP/PS1转基因鼠(n=6)和野生型小鼠(n=6)自由摄食和饮水,分别于12月龄时处死,取其胫骨,应用Micro-CT进行骨微结构及骨密度分析.结果 APP/PS1转基因组小鼠胫骨近端骨微结构、骨密度参数明显小于野生型小鼠(P<0.05);Micro-CT扫描图像显示APP/PS1转基因小鼠的骨小梁数目、骨小梁厚度,骨皮质厚度明显小于野生型小鼠.结论 APP/PS1转基因组小鼠胫骨近端骨微结构、骨密度参数与野生型小鼠相比存在明显的差异, APP/PS1转基因组小鼠更易患骨质疏松.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探讨甲状腺手术中如何识别和避免误伤喉不返神经.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至2008年12月3078例甲状腺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078例患者接受了显露喉返神经的甲状腺手术,共解剖喉返神经4241根.发现喉不返神经12根(0.28%,12/4241),全部位于右侧;其中男性1例,女性11例.12根中Ⅰ型有2根(16.67%,2/12),Ⅱ型有6根(50%,6/12),Ⅲ型有4根(33.33%,4/12).有1根Ⅰ型喉不返神经术中被误伤(8.33%,1/12).结论 甲状腺手术中只要采取正确的解剖方法常规全程显露喉返神经,就可以尽可能的识别和避免误伤喉不返神经.  相似文献   
1000.
生物型髋关节假体涂层脱落的临床分期和预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于生物型髋关节长期的生物学效应是未知的.探讨生物型髋关节假体涂层脱落的原因和提出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方法:自2002年10月至2009年2月,对5例生物型髋关节假体涂层脱落进行分析,采用全髋关节翻修术治疗.男3例,女2例;年龄55~68岁.术中取出假体进行分析,探讨涂层脱落发生的原因.对照组为翻修术取下的正常假体(10例).使用组织形态学观察断面的表面形态和微结构,并用电子数显外径千分尺测量碎片厚度,维式硬度计测量涂层的维式硬度(HV),以及Push-out试验测量界面抗剪切强度.对髋关节功能进行Harris评分.结果:对照组和试验组组织形态学观察有区别.2例HA涂层脱落患者涂层厚度分别为112、138μm;维氏硬度分别为5 843、4 524 Hv;抗剪切强度分别为12.4、11.6 MPa.3例钛珠涂层脱落患者术后Harris评分分别为82、88及87分.结论:多种原因可同时导致假体涂层脱落,但临床上碰到的涂层脱落的病例多与假体质量有关,现有各种方法可以明显提高涂层与假体之间的结合强度,从而预防涂层的早期脱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